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血清PTH、血钙、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福强 瞿国萍 +2 位作者 邹斌 陈华彬 林勇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9-42,7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旁亢效果,分析对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钙及磷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难治性继发性甲旁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旁亢效果,分析对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钙及磷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难治性继发性甲旁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消融时间和完全消融坏死率,在术前、术后即时、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清PTH、血钙及血磷的浓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在平均消融时间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三项指标的时间效应、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上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PTH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血钙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SHPT效果相当,且皆对患者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难治性继发性甲旁亢 甲状旁腺素 血钙 血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概率有限元的薄壁高墩静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曾福强 朱燕军 +1 位作者 孙世伟 李亮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空心薄壁高墩本身结构刚度小,施工状态设计刚度尚未形成,对风荷载十分敏感,高墩的抗风可靠性应引起重视。多数情况下工程结构功能函数与很多随机参数有关,不能显式表达且具有高次非线性,JC法、中心点法等传统的可靠度计算方法不再适用,... 空心薄壁高墩本身结构刚度小,施工状态设计刚度尚未形成,对风荷载十分敏感,高墩的抗风可靠性应引起重视。多数情况下工程结构功能函数与很多随机参数有关,不能显式表达且具有高次非线性,JC法、中心点法等传统的可靠度计算方法不再适用,将Ansys有限元的分析功能与求解可靠度的Monte-Carlo法相结合,可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利用Ansys对某施工状态的空心薄壁高墩进行可靠性计算,并对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初步得到造成结构失效风险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高桥墩 抗风可靠性 功能函数 Monte--Carlo法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消融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曾福强 瞿国萍 +2 位作者 罗明 邹斌 陈华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消融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SHPT并发甲状旁腺腺体增生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不完全消融方法,观察组采用完全消... 目的探讨完全消融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SHPT并发甲状旁腺腺体增生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不完全消融方法,观察组采用完全消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消融术前、术后即刻(10 min内)、1天、1周、1月、3月、6月及1年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浓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消融病灶数量为100枚,对照组为84枚,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骨关节痛、瘙痒、肌无力改善情况相当(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血清PTH、血钙、血磷浓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血清PTH、血钙、血磷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完全消融方法治疗难治性SHPT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肾脏病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术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华彬 黄晓文 +5 位作者 曾福强 邹斌 林勇平 张路生 李程 陈文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964-196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178例PTC患者为模型组,比较发生与未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SWE参数差异,使用GE影像组学软件分析超声表现特征,建立预测PTC颈...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178例PTC患者为模型组,比较发生与未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SWE参数差异,使用GE影像组学软件分析超声表现特征,建立预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模型。另选取109例PTC患者为验证组,验证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和SWE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评估效能。结果模型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43.26%,验证组发生率39.45%。超声影像组学经LASSO回归最终筛选7项与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特征。以影像组学评分和Emax联合预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5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良好(P=0.811);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有效阈值概率区间为0~0.36,净获益值最大约0.082。结论基于影像组学建模联合SWE参数预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良好,且基于预测结果开展淋巴结清扫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剪切波弹性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华 陈湘 曾福强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超声、VTQ检测技术及病理活检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超声、VTQ检测技术及病理活检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并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40例疑似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1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余23例为恶性病变;常规超声在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中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8.2%,两者之和为1.8;Vs为2.358时,其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最可靠;以SWV为2.358时,常规超声联合VTQ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5.7%,特异度为94.1%,两者之和为1.9,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常规超声的诊断各指标(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VTQ检测技术可显著提高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望成为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颈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路生 陈湘 +3 位作者 罗明 曾福强 陈华彬 林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二维超声无法鉴别的GM及乳腺癌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SWE及"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以...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二维超声无法鉴别的GM及乳腺癌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SWE及"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分析SWE、"萤火虫"成像技术及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GM患者75例,乳腺癌患者48例。GM患者的平均弹性模量值为(38.2±13.8)kPa,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弹性模量值为(73.7±25.4)kPa, GM患者的平均弹性模量值低于乳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4,P=0.000<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平均弹性模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0.920,乳腺良恶性的诊断界值为52.6 kPa,当平均值<52.6 kPa时,诊断为良性;≥52.6 kPa时,诊断为恶性。SW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7.50%(42/48),特异度为81.33%(61/75),准确度为83.74%(103/123)。"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中良性60例,恶性11例,合计71例;乳腺恶性病变中良性15例,恶性37例,合计52例;"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7.08%(37/48),特异度为80.00%(60/75),准确度为78.86%(97/123)。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中良性66例,恶性3例,合计69例;乳腺恶性病变中良性9例,恶性45例,合计54例;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3.75%(45/48),特异度为88.00%(66/75),准确度为90.24%(111/123)。结论采用SW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可提高GM与乳腺癌的诊断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萤火虫”成像技术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梨状肌综合征-子宫左后斜位致坐骨神经受压1例
7
作者 韩小华 李吉友 +2 位作者 瞿国萍 曾福强 吴斌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049-2049,2053,共2页
患者女,34岁。分别于2015年及2018年行剖宫产术,二胎产后不久自觉臀部疼痛,疼痛向同侧下肢放射,有时有小腿外侧麻木、偶尔严重时不能行走、出现疼痛性跛行,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下肢活动幅度严重受限,大小便、咳嗽、偶尔打喷嚏时... 患者女,34岁。分别于2015年及2018年行剖宫产术,二胎产后不久自觉臀部疼痛,疼痛向同侧下肢放射,有时有小腿外侧麻木、偶尔严重时不能行走、出现疼痛性跛行,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下肢活动幅度严重受限,大小便、咳嗽、偶尔打喷嚏时疼痛加重,有向小腿放电感觉。临床医师考虑坐骨神经受压,但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在60°)及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于床上,将患肢伸直内收内旋再将患肢外展外旋)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子宫 坐骨神经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