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留香
谢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顾炎武提出的"鉴往训今"的阐释方法,是宋明阐释学"心解""臆说"的一大反动。这种阐释以"明道救世"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
顾炎武提出的"鉴往训今"的阐释方法,是宋明阐释学"心解""臆说"的一大反动。这种阐释以"明道救世"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意图论阐释传统的回归。通过推源溯流、知音考文、综核名实和明义例等方法,阐释的有效性验证变得切实可行。因而宋明以来"心解""臆说"的阐释逐渐让位于对语言文字声音的严密考证,这标志着阐释学由明末借杯浇臆的主观性阐发转向了客观性的科学实证的方向。这种阐释方式后被乾嘉学者所继承,对清代的文学阐释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阐释学
“鉴往训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薛瑄诗歌的主体意识看明初理学对诗歌创作影响的复杂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留香
邹定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以往研究多强调明初理学“存理灭欲”对诗歌发展的消极影响,而理学关注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面被忽视。明代理学家薛瑄的诗歌重视自我表达、开拓个人精神世界、书写自我性情趣味,他将主体的审美意趣与客观的物象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有情、有...
以往研究多强调明初理学“存理灭欲”对诗歌发展的消极影响,而理学关注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面被忽视。明代理学家薛瑄的诗歌重视自我表达、开拓个人精神世界、书写自我性情趣味,他将主体的审美意趣与客观的物象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有情、有我、有悟的“曾点气象”,从而发扬了理学本身所倡导的主体意识和自得之趣,为诗歌创作找到一条兼容理学精神与文学趣味的路径。明代诗歌没有停滞于台阁体的呆板纤弱之途,走向了关注主体自我,重视个性表达的符合明代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主体意识
薛瑄
山林诗
台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留香
谢谦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61,共8页
文摘
顾炎武提出的"鉴往训今"的阐释方法,是宋明阐释学"心解""臆说"的一大反动。这种阐释以"明道救世"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意图论阐释传统的回归。通过推源溯流、知音考文、综核名实和明义例等方法,阐释的有效性验证变得切实可行。因而宋明以来"心解""臆说"的阐释逐渐让位于对语言文字声音的严密考证,这标志着阐释学由明末借杯浇臆的主观性阐发转向了客观性的科学实证的方向。这种阐释方式后被乾嘉学者所继承,对清代的文学阐释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顾炎武
阐释学
“鉴往训今”
Keywords
GU Yan-wu
Hermeneutics
"retrospect and guides toda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薛瑄诗歌的主体意识看明初理学对诗歌创作影响的复杂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留香
邹定霞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晚明游记研究”(16XJC751008)
成都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理学对诗歌创作影响的复杂性研究”(CS18SB08)。
文摘
以往研究多强调明初理学“存理灭欲”对诗歌发展的消极影响,而理学关注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面被忽视。明代理学家薛瑄的诗歌重视自我表达、开拓个人精神世界、书写自我性情趣味,他将主体的审美意趣与客观的物象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有情、有我、有悟的“曾点气象”,从而发扬了理学本身所倡导的主体意识和自得之趣,为诗歌创作找到一条兼容理学精神与文学趣味的路径。明代诗歌没有停滞于台阁体的呆板纤弱之途,走向了关注主体自我,重视个性表达的符合明代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
关键词
理学
主体意识
薛瑄
山林诗
台阁体
Keywords
Neo-Confucianism
Subject Consciousness
Xue Xuan
Mountain and Forest Poetry
Taige Styl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曾留香
谢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薛瑄诗歌的主体意识看明初理学对诗歌创作影响的复杂性
曾留香
邹定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