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小缺陷回波信号的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沙正骁
刘元钰
梁菁
曾甘露
何方成
陆铭慧
-
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材料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0-645,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GJJ190513)。
-
文摘
针对金属中微小缺陷在超声检测时回波信号较弱,利用时域回波信号对微小缺陷试块进行C扫描成像时图像噪声较大且信噪比较低的问题,借鉴医学超声影像领域中的背散射积分诊断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缺陷回波信号的功率谱(PSD)和频域背散射积分(IBS)来表征微小缺陷的方法。在使用IBS对试块进行成像后发现成像的信噪比较时域成像有显著的提高,但图像出现了明显的网格化。对此提出了使用频域背散射补偿积分(IBSC)和频域背散射全宽带积分(IBSF)成像的两种改进降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改进的成像方法均能在保持成像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条件下抑制图像的网格化,但IBSC的计算量远小于IBSF,更适用于金属中微小缺陷的成像检测。
-
关键词
微小缺陷
C扫描成像
功率谱
背散射积分
信噪比
-
Keywords
micro defects
C-scan imaging
power spectrum
integrated backscattering
signal to noise ratio
-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应用超声干涉特征识别微小缺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沙正骁
曾甘露
梁菁
陆铭慧
何方成
陆传雨
-
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材料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31,共8页
-
文摘
航空用金属材料中允许存在的缺陷越来越小,有时需要识别几十微米的夹渣缺陷。由于微小缺陷对声波的反射能力弱,常用的超声脉冲反射法的识别能力遇到瓶颈。该文利用超声干涉原理对微小缺陷进行识别。首先,理论分析入射波与微缺陷散射波的干涉机理;其次,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入射波经过微小缺陷后的波形变化,归纳出入射波与微缺陷散射波干涉规律。最后,以底波尾部干涉波列幅值作为成像参量对微小缺陷试样进行了成像检测,得到微小缺陷灰度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埋深5∼80 mm、孔径为ϕ0.1 mm的微小缺陷,当缺陷埋深小于5 mm时,能够有效区分横向间距1 mm、ϕ0.2 mm的相邻微缺陷。
-
关键词
微小缺陷
散射波
超声干涉
有限元仿真
-
Keywords
Micro defects
Scattered waves
Ultrasonic interferenc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应用混频超声检测微小缺陷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沙正骁
曾甘露
梁菁
陆铭慧
何方成
陆传雨
-
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材料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6-963,共8页
-
文摘
高端飞行器的可靠性往往受限于其发动机内部盘、板等构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对这类部件的无损检测在制造业上具有巨大需求。超声检测作为一种应用广泛、高效、环保的检测方法,常常被应用于这类构件的检测中。但是,大厚度盘、板类构件内的微小缺陷反射能力弱,常规超声脉冲反射法无法进行有效检测。为实现大厚度盘、板类构件内部微小缺陷的识别和定位,采用共线异侧纵波混频法,通过和差频信号特征识别微小缺陷;研究缺陷埋深变化对混频效果的影响,通过测量和差频信号幅值变化,实现微小缺陷的深度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7075铝合金中埋深80 mm的ϕ0:2 mm横孔微缺陷,且可实现微小缺陷的深度定位。
-
关键词
共线异侧混频
和差频信号
微小缺陷定位
-
Keywords
Collinear opposite side mixing
Sum difference frequency signal
Minor defect location
-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