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癌防移片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柏荣 刘华 李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1-62,共2页
大肠癌(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近年有关防治研究已有长足的发展,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反应调节治疗等,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1]。进... 大肠癌(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近年有关防治研究已有长足的发展,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反应调节治疗等,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1]。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大多在1~3年内复发转移而死亡,而且患者多体质差,难以承受放、化疗之严重毒副反应。故开发有效的中成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术后 抗癌防移片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口服液对气阴两虚型Ⅲ-Ⅳ期肺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柏荣 王理槐 孙银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前,化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抑制瘤体生长、控制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严重的毒副反应用。随着WHO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研究在肿瘤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衡量和评价疗效的... 目前,化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抑制瘤体生长、控制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严重的毒副反应用。随着WHO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研究在肿瘤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衡量和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化疗药物具有易耗气伤阴的特性,扶正口服液主要由益气养阴类中药组成,与化疗协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口服液 肺癌 化疗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瘤升白超微饮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3
作者 曾柏荣 郭忠聪 +1 位作者 蔡光先 何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抗瘤升白超微饮片、传统汤剂及片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损伤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将9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抗瘤升白超微饮片组(超微组)、抗瘤升白片剂组(片剂组)和抗瘤升白汤剂组(汤剂组... 目的:对比观察抗瘤升白超微饮片、传统汤剂及片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损伤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将9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抗瘤升白超微饮片组(超微组)、抗瘤升白片剂组(片剂组)和抗瘤升白汤剂组(汤剂组)。其中片剂组和汤剂组药物剂量相等,超微组剂量为汤剂、片剂剂量的1/2,各组均口服给药,连续给药4周,观察3组白细胞逐周变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效时间、生存质量,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较各组药物经济学性能。结果:在进行4周治疗后,超微组与片剂组、汤剂组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白细胞逐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片剂组、汤剂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0.0%、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显效时间为(13.2±1.5)d,较片剂组、汤剂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片剂组、汤剂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5、4.62、4.37,3组比值接近。结论:抗瘤升白超微饮片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与抗瘤升白片及抗瘤升白传统汤药疗效相同,不增加治疗成本,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瘤升白片 超微饮片 白细胞减少症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咽解毒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红 王艳云 +2 位作者 何欣 曾柏荣 张志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利咽解毒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2组均行根治性放疗。治疗组予中药利咽解毒方含服,对照组予西药含漱,2组疗程均从放疗开始至... 目的观察利咽解毒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2组均行根治性放疗。治疗组予中药利咽解毒方含服,对照组予西药含漱,2组疗程均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黏膜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别为(21±4.2)、(16±3.6)d,放射剂量分别为(40.252±11.758)、(29.625±11.632)Gy,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放疗时间分别为(48.78±2.03)、(52.43±3.18)d,差异有显著性(P<0.01)。放疗结束时,治疗组及对照组鼻咽部病灶残留率分别为10.42%、14.58%,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残留率分别为34.29%、38.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咽解毒方能延迟鼻咽癌放疗患者黏膜反应发生的时间,提高其发生的剂量,降低反应级别,促进口腔黏膜反应愈合,对放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咽解毒方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加归七软坚散外敷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利纯 张红 曾柏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0-60,共1页
鼻咽痛常规放射野包括颞下极、垂体、脑干、颈髓、部分颅神经及耳、眼、鼻、口腔等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使用60Coy线,对颞颌关节和咀嚼肌损伤后致慢性炎症后的粘连、肌纤维化,造成张口困难,而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不良,甚致... 鼻咽痛常规放射野包括颞下极、垂体、脑干、颈髓、部分颅神经及耳、眼、鼻、口腔等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使用60Coy线,对颞颌关节和咀嚼肌损伤后致慢性炎症后的粘连、肌纤维化,造成张口困难,而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不良,甚致机体逐渐衰竭而亡。目前西医对此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采用血栓通加归七软坚散外敷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30例,并与抗炎、对症治疗的30例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血栓通注射液 中药外敷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解毒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华 何欣 曾柏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2-73,共2页
癌性发热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引起的发热。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自2002年起,笔者自拟化瘀解毒汤治疗癌性发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化瘀解毒汤 癌性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华 曾柏荣 许利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联合放疗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虎汤对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症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芳 张红 +2 位作者 许利纯 曾柏荣 罗成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7期64-66,72,共4页
目的:探讨芪虎汤对胸部恶性肿瘤放疗的影响。方法:纳入10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放疗加中药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l、2、3、6个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卡氏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结果均使用SPSSl3.... 目的:探讨芪虎汤对胸部恶性肿瘤放疗的影响。方法:纳入10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放疗加中药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l、2、3、6个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卡氏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结果均使用SPSSl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症状体征积分、卡氏评分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放疗后l、2、3、6个月,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增加(恶化)的例数与程度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后1、2、3、6个月,中药组卡氏评分以稳定或增加者居多,对照组以降低者居多,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虎汤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恶性肿瘤 中医药疗法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证论》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论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菲 曾柏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唐宗海为晚清著名医家,其著作《血证论》阐述了中医血证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治法方药,《血证论》中的第一卷六条总论就血证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阐述的水火为气血生化之源、去瘀生新法、调和五脏阴阳以生血、补血亦有宜有忌等理论对于... 唐宗海为晚清著名医家,其著作《血证论》阐述了中医血证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治法方药,《血证论》中的第一卷六条总论就血证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阐述的水火为气血生化之源、去瘀生新法、调和五脏阴阳以生血、补血亦有宜有忌等理论对于临床气血生化不足之证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在中医范畴内辩证属“血证”、“血虚病”、“虚劳病”[1],其中医证型多以气血阳虚证为主,且夹杂痰湿、火热、寒邪与瘀血等病邪[2],在临床上西医虽有一定疗效,但费用较昂贵,且毒副作用较多,该文从《血证论》入手,分析探讨其对现代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的认识并例举部分治法方药及思想特色,旨在为临床诊治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补血 补气 化瘀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昭文 李菁 曾柏荣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放射治疗,实验组加用犀黄丸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放射治疗,实验组加用犀黄丸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50.00%)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犀黄丸可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黄丸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少两感探讨阳和汤治疗乳腺癌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荡 曾柏荣 +3 位作者 段航 陈姣 郭忠聪 王理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该文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以太少两感证为切入点,根据乳腺癌病机、病位等特点,认为乳腺癌可归属于六经辨证太少两感证范畴。治疗太少两感证的代表处方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从阳和汤的组成来分析阳和汤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化裁而来,故阳和... 该文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以太少两感证为切入点,根据乳腺癌病机、病位等特点,认为乳腺癌可归属于六经辨证太少两感证范畴。治疗太少两感证的代表处方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从阳和汤的组成来分析阳和汤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化裁而来,故阳和汤为治疗太少两感证之处方。根据传统中医对乳腺癌的病机认识及治疗乳腺癌的用药原则,结合西医对于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通过分析阳和汤组方思路及相关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阳和汤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该文基于上述理论来探讨阳和汤治疗乳腺癌机制。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严重威胁,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较差。该文通过综合中医古籍及现代研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乳腺癌 太少两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防移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者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周杨青 曾柏荣 刘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9Z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抗癌防移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者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抗癌防移片加化疗(治疗组),与30例化疗(对照组)进行对照,经抗癌防移片口服治疗前后对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抗癌防移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者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抗癌防移片加化疗(治疗组),与30例化疗(对照组)进行对照,经抗癌防移片口服治疗前后对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1),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治疗组免疫功含量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抗癌防移片可协同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显著降低VEGF的表达,进而促使血管生成障碍,同时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抗癌防移片 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武东 张涛 +2 位作者 朱玉林 曾柏荣 翟振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惠州市 蔬菜 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体系 认证 执法监督 标准体系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茄子—梅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涛 温武东 +1 位作者 曾秀文 曾柏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水稻 茄子 梅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无公害茄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武东 曾秀文 +3 位作者 张涛 曾柏荣 翟振飞 王小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以产地环境条件选择、品种选择、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茄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茄子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茄子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惠州市 无公害 茄子 标准化生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6
作者 温武东 张涛 +3 位作者 曾秀文 王小彦 曾柏荣 温春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0,52,共3页
以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辣椒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 以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辣椒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无公害 辣椒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