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CS的VR虚拟感知质量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彬君 郑耀凯 +3 位作者 曾昭龙 程必武 徐茂林 赵吕 《汽车工艺师》 2025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于3DE强大的渲染功能,仿真实车真实的环境(场景、光源强度等),通过3DCS技术,在造型设计阶段,仿真模拟实车下线的DTS状态,将3DE与3DCS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车状态,通过VR技术可视化呈现仿真渲染结果,提前识别实车制造阶段可能出现的感知... 基于3DE强大的渲染功能,仿真实车真实的环境(场景、光源强度等),通过3DCS技术,在造型设计阶段,仿真模拟实车下线的DTS状态,将3DE与3DCS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车状态,通过VR技术可视化呈现仿真渲染结果,提前识别实车制造阶段可能出现的感知质量问题,即时对造型、DTS等进行优化验证,规避感知质量问题流入制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S技术 3DE VR 感知质量 造型 D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特种起重机轨迹跟踪吊重防摆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曾昭龙 田凯 李文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61,共5页
针对舰载特种起重机系统轨迹跟踪吊重防摆控制问题,基于起重机系统串级形式的动力学模型,推广了李亚谱诺夫后推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李亚谱诺夫后推法的轨迹跟踪吊重防摆控制算法.该方法基于反馈控制原理,利用起重机关节间的耦... 针对舰载特种起重机系统轨迹跟踪吊重防摆控制问题,基于起重机系统串级形式的动力学模型,推广了李亚谱诺夫后推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李亚谱诺夫后推法的轨迹跟踪吊重防摆控制算法.该方法基于反馈控制原理,利用起重机关节间的耦合作用,将吊重摆角和关节运动变量作为反馈量进行控制器的综合设计,以实现减小吊重摆角.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控制起重机机械臂各关节平稳的跟踪给定轨迹的同时,能够实现吊重在三维空间的防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觇载特种起重机 轨迹跟踪 防摆控制 李亚谱诺夫后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特种起重机吊重防摆神经网络PID柔顺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昭龙 田凯 李文秀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7期243-246,共4页
针对舰载特种起重机系统的吊重防摆控制问题,利用柔顺性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设计了舰载特种起重机神经网络PID力和位置混合控制器。控制起重机机械臂各关节平稳的跟踪给定轨迹,实现了起重机吊重在三维空间... 针对舰载特种起重机系统的吊重防摆控制问题,利用柔顺性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设计了舰载特种起重机神经网络PID力和位置混合控制器。控制起重机机械臂各关节平稳的跟踪给定轨迹,实现了起重机吊重在三维空间防摆的目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特种起重机 神经网络 防摆控制 柔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手时间-能量综合最优轨迹规划 被引量:4
4
作者 邹继刚 曾昭龙 +2 位作者 张锐 刘合 李文秀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利用 B样条函数逼近机械手运动轨线 ,并通过引入样条曲线的伪距离和伪速度参量化解轨迹 ,进一步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二维动态寻优 ,最终获得机械手时间能量综合最优轨迹 .
关键词 机械手 时间-能量综合最优 B样条函数 轨迹规划 动态规划 伪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肩HOG特征的快速行人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景阳 刘琳 +1 位作者 黄鸿志 曾昭龙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27-2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头肩模型的快速人体检测算法,在当前方向梯度直方图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人体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以头肩模型代替整个人体进行人体识别,并且采用混合高斯目标提取技术减小搜索范围,通过降低方向梯度直方图的维数提高识别速... 提出了一种基于头肩模型的快速人体检测算法,在当前方向梯度直方图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人体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以头肩模型代替整个人体进行人体识别,并且采用混合高斯目标提取技术减小搜索范围,通过降低方向梯度直方图的维数提高识别速率。首先结合混合高斯目标提取技术与Sobel边缘检测技术获取运动目标轮廓,并计算头肩模型范围。计算头肩模型的HOG描述子并通过SVM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对分类为非人体的目标进行二次识别,克服混叠等因素造成的错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率和识别速率上都有所提高,并且在骑车等特殊行人检测中也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提取 头肩模型 人体识别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D技术在汽车尺寸工程数字化虚拟匹配中的运用
6
作者 曾昭龙 郑耀凯 张毅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11期12-17,共6页
介绍了MBD技术在汽车尺寸工程专业数字化虚拟匹配中的运用,通过MBD技术搭建整车数据模型,并在工业化阶段,将整车零部件制造数据导入到数字模型中,进行尺寸链装配分析,提前预测零部件制造公差给整车DTS带来的缺陷,对零部件进行入厂拦截... 介绍了MBD技术在汽车尺寸工程专业数字化虚拟匹配中的运用,通过MBD技术搭建整车数据模型,并在工业化阶段,将整车零部件制造数据导入到数字模型中,进行尺寸链装配分析,提前预测零部件制造公差给整车DTS带来的缺陷,对零部件进行入厂拦截或提前制定厂内临时措施,保证厂内整车DTS的快速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尺寸工程 数字化虚拟匹配 D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视觉测量技术在风窗玻璃智能装配中的应用案例
7
作者 曾昭龙 郑耀凯 邹利 《汽车制造业》 2024年第5期20-21,共2页
本文介绍了3D视觉测量技术的参数,并通过其在汽车前风窗玻璃智能装配上的应用案例,说明了3D视觉测量技术在提升汽车智能装配工艺水平上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3D视觉测量技术 风窗玻璃 智能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
8
作者 景阳 曾昭龙 《消费电子》 2013年第24期11-12,共2页
摄像机标定是获得世界坐标系中三维点坐标与其摄像机坐标下二维点坐标对应关系的过程,是三维视频监控重建系统的重要环节。传统标定方法,针对一台摄像机,没有考虑多摄像机的应用情况。本文利用传统单摄像机标定方法以及多摄像机具有... 摄像机标定是获得世界坐标系中三维点坐标与其摄像机坐标下二维点坐标对应关系的过程,是三维视频监控重建系统的重要环节。传统标定方法,针对一台摄像机,没有考虑多摄像机的应用情况。本文利用传统单摄像机标定方法以及多摄像机具有公共可视平面进行多摄像机标定,使多摄像机标定不再是独立的完成,提高了标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实验中,利用摄像机公共可视平面的标定板进行标定,通过像素误差来验证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摄像机标定 三维视频监控 公共可视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15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 曾昭龙 +1 位作者 高伟 孙尔雅 《国医论坛》 1994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肾移植 高胆红素血症 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头痛的临床体会
10
作者 曾昭龙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川芎茶调散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运新 潘梦秋 +1 位作者 曾昭龙 王展航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小血管病(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SVD伴发VCIND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 目的通过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小血管病(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SVD伴发VCIND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每次0.2 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Mo CA、MMSE、EEG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后Mo CA、MMSE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o CA、MMSE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对照组Mo CA、MMSE、EEG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SVD伴发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损害 丁苯酞软胶囊 脑电图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包泽岩 唐霞 +1 位作者 郑文华 曾昭龙 《现代医院》 2021年第4期640-641,652,共3页
目的研究MSA-C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出该类患者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168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Berg平衡量表(BBS)、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 目的研究MSA-C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出该类患者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168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Berg平衡量表(BBS)、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症状群分量表(PHQ-9)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跌倒效能得分为(42.23±14.32)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BS得分、UMSARS得分、年龄、一年内跌倒次数为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MSA-C型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的平衡能力、疾病的程度、一年内跌倒次数与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A-C 跌倒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水生 胡琼力 +8 位作者 李志刚 杨慧 包泽岩 廖硕希 唐晓梅 廖华印 曾昭龙 吴明秀 向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脑脊液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脑脊液、血清抗NMDA受... 目的: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脑脊液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脑脊液、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定量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0%、64%,95%以上呈阳性时间分别为11.78~33.83d、12.25~35.11d,脑脊液、血清抗体阳性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0例均行脑脊液及血清抗NMDAR抗体检测,其中9例(30%)脑脊液与血清滴度匹配,4例(13%)脑脊液滴度高,17例(57%)血清抗体滴度高。12例跟踪随访患者中,7例(14%)复查脑脊液或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转阴,另外5例血清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动态观察在逐渐转弱。结论:脑脊液、血清中抗NMDA受体抗体检查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清抗体滴度的检查较脑脊液抗体滴度更敏感。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下降速度较血清快,血清抗NMDAR抗体滴度持续时间较脑脊液长,脑脊液抗NMDA受体特异常性更高,对诊断及判断预后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抗NMDA受体 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