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春蓉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180-182,共3页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之后学生的设计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难以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该文作者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之后学生的设计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难以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该文作者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分析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得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改实效结论,并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今后的教学作了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水王塘宋墓石刻艺术
2
作者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艺术水平,对于该地域此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 宋墓 墓室石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理智村宋墓石刻艺术初探
3
作者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许多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遵义理智村宋墓即为其中之一。理智村宋墓为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的田通庵夫妇合葬墓。墓室石刻内容丰富,工艺精美,对研究宋代遵义,乃至宋代贵州...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许多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遵义理智村宋墓即为其中之一。理智村宋墓为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的田通庵夫妇合葬墓。墓室石刻内容丰富,工艺精美,对研究宋代遵义,乃至宋代贵州的石刻艺术,以及民风、民俗等,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理智村 宋墓 墓室石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
作者 曾春蓉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24期104-104,共1页
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会忽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到其后的设计学习。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设计方向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其专... 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会忽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到其后的设计学习。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设计方向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其专业设计基础,是教师在史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论课 艺术设计 必要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黔北地域美术的保护与研究
5
作者 曾春蓉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3期81-82,共2页
黔北,今所指为贵州省遵义市所辖二区二市十县范围。今黔北地域范围变化较复杂,对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艺术相应的研究也较少,深入程度远远不够。该地区的美术具有少数民族地域特色,亦保留着中原文化传统,极具保护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 黔北 美术 保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美初探
6
作者 曾春蓉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4期55-58,共4页
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是手工艺时代实用艺术创作的辉煌成果,体现着创意构思、材料技术、结构造型、认知识别、功能实现、艺术表达等多方面的设计之美。该文试从设计美不同的构成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蕴含的设计美,探讨... 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是手工艺时代实用艺术创作的辉煌成果,体现着创意构思、材料技术、结构造型、认知识别、功能实现、艺术表达等多方面的设计之美。该文试从设计美不同的构成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蕴含的设计美,探讨传统对现代民族化设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艺美术 设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视觉符号的多维度解析——以苗族服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郭竞 曾春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随着符号学的不断革新,视觉符号的空间结构研究实现多维度的拓展与深化,苗族服饰作为民族内在逻辑的视觉符号化,其服饰要素、发展及演化过程形成于特定的符号意义生成规则。因此,借助符号学视角下的多维度解析,即从语境、作者、作品、... 随着符号学的不断革新,视觉符号的空间结构研究实现多维度的拓展与深化,苗族服饰作为民族内在逻辑的视觉符号化,其服饰要素、发展及演化过程形成于特定的符号意义生成规则。因此,借助符号学视角下的多维度解析,即从语境、作者、作品、读者、多维度之和这五个维度出发,全面阐述苗族服饰视觉符号特定的生成语境、内在逻辑以及审美风尚,总结出苗族服饰视觉符号的生成逻辑与精神象征的内在逻辑关系,包括纹样、色彩、结构等,最终实现视觉符号理论研究的立体结构与分析维度层次的丰富性,展现出苗族服饰独特的视觉美感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视觉符号 多维度解析 苗族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审美之维
8
作者 马顺生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3期80-83,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都市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就成了大众每天生活必须面对、长期接触的外部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引起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都市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就成了大众每天生活必须面对、长期接触的外部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引起人们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与城市大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与人的审美情趣相联系,从而突显出其美学价值。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文章提出相应对策,积极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建构促进大众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心理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