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性土地基中水平条形锚板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胡伟 曾攀煜 +3 位作者 王辉 刘顺凯 陈秋南 PUIG DAMIANS I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1744,共14页
当前水平锚板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仅限于砂土地基和饱和软黏土地基,且存在需要人为区分浅埋、深埋类型的问题,尚无既适用于不同埋深,又适用于黏性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黏性土地基中... 当前水平锚板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仅限于砂土地基和饱和软黏土地基,且存在需要人为区分浅埋、深埋类型的问题,尚无既适用于不同埋深,又适用于黏性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黏性土地基中水平条形锚板上拔极限承载时滑动面的刻画表征、力学模型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埋深比一定时,随着黏聚力的增大,滑动面趋于外扩;黏聚力一定时,随着埋深比的增大,滑动面则趋于内收;对于每一个埋深比(黏聚力),都存在一个相应的黏聚力(埋深比),滑动面在其两侧发生形态上的转化。(2)滑动面的演化可用一长短轴比随埋深比、土体力学参数变化的椭圆圆弧来刻画。长短轴比k随埋深比的增大而减小,随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几乎不受内摩擦角的影响,内摩擦角只决定滑动面起始处的初始角度,据此规律提出了长短轴比k和初始角度的计算公式。(3)结合滑动面形态倾向,根据埋深、椭圆顶点(或椭圆位置最高点)与锚板的位置关系分5种工况构建了黏性土地基中水平锚板的上拔极限承载力学模型,基于极限平衡分析推导建立了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无需人为引入临界埋深比区分浅埋与深埋,同时可考虑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两个指标的变化。(4)在与其他4种方法对3个试验案例的计算对比中,所提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均取得了最好的计算效果,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锚板 黏性土 滑动面 力学模型 上拔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