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灰石型烧结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惠丹 邓再德 英廷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6-27,共2页
简要介绍了硅灰石型烧结微晶玻璃的工艺原理、生产工艺,分析和讨论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硅灰石 烧结 微晶玻璃 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基灌封材料助力SiC功率器件在300 ℃长期运行
2
作者 陈俊伟 曾惠丹 《电子与封装》 2025年第4期84-84,共1页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优势显著,但随着功率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及功率密度提升,热管理面临重大挑战。以环氧塑封料(EMC)和硅凝胶为代表的有机灌封材料将SiC器件结温限制在200℃以内,亟需更优灌封材料来缓解器件绝缘和散热压力,并提升器件可...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优势显著,但随着功率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及功率密度提升,热管理面临重大挑战。以环氧塑封料(EMC)和硅凝胶为代表的有机灌封材料将SiC器件结温限制在200℃以内,亟需更优灌封材料来缓解器件绝缘和散热压力,并提升器件可靠性。华东理工大学曾惠丹教授团队、复旦大学樊嘉杰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北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针对宽禁带功率器件灌封材料高绝缘性与耐高温的要求,对玻璃基灌封材料展开研究,发现低熔点玻璃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解决热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且玻璃基灌封材料可通过掺杂陶瓷填料优化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尤其是在强度、热膨胀系数(CTE)和热导率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热管理 玻璃基灌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基硫卤玻璃的形成与非线性光学性能
3
作者 曾惠丹 许银生 +3 位作者 范光华 杨永兴 曲士良 陈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Ge基硫卤玻璃。通过采用DSC、热膨胀、吸收光谱和Z-扫描等测试手段和技术,对该系统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玻璃具有良好的玻璃稳定性(ΔT>110℃)。根据Z-扫描测试原理用钛宝石飞秒激... 采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Ge基硫卤玻璃。通过采用DSC、热膨胀、吸收光谱和Z-扫描等测试手段和技术,对该系统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玻璃具有良好的玻璃稳定性(ΔT>110℃)。根据Z-扫描测试原理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测试Ge基硫卤玻璃样品在开孔条件下的透过率曲线,由实验结果拟合得出样品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吸收特性。该系列玻璃有可能成为全光学器件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卤玻璃 可见与红外透过性 Z-扫描技术 非线性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英文)
4
作者 邓再德 周曦亚 +1 位作者 英廷照 曾惠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65,共4页
用一种新思路设计一种非常规方法制备金属镍和氧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获得成功 .将分别含有氧化镍和氧化铝的先驱体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取均匀和超细的混合粉体 ,接着将其在 12 0 0℃还原氧化镍成金属镍 .将还原后的粉末半干压成型后在 1... 用一种新思路设计一种非常规方法制备金属镍和氧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获得成功 .将分别含有氧化镍和氧化铝的先驱体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取均匀和超细的混合粉体 ,接着将其在 12 0 0℃还原氧化镍成金属镍 .将还原后的粉末半干压成型后在 1460℃进行真空热压烧结 ,得到Ni/Al2 O3复合材料 .结果显示这种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断裂韧性明显提高 ,但硬度有所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溶胶-凝胶 结构 氧化铝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对Ge-As-Se硫系玻璃的辐照效应
5
作者 王华 夏方 +3 位作者 曾惠丹 章向华 顾真安 陈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对Ge-As-Se玻璃系统,进行了高能γ射线辐照试验。结果表明:辐照使样品的密度(ρ),热膨胀系数(α)和光学带隙(Eopt)等参数产生了变化,并与组成有关。样品的组成为化学计量比时,其辐照灵敏度与As2Se3含量具有线性规律,而非化学计量比组成... 对Ge-As-Se玻璃系统,进行了高能γ射线辐照试验。结果表明:辐照使样品的密度(ρ),热膨胀系数(α)和光学带隙(Eopt)等参数产生了变化,并与组成有关。样品的组成为化学计量比时,其辐照灵敏度与As2Se3含量具有线性规律,而非化学计量比组成的样品无明显规律性关系。这是γ射线引起玻璃化学键和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效应。硒化物硫系玻璃在作为剂量计材料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效应 硫系玻璃 剂量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2O4:Eu^2+,Dy^3+荧光粉复合硫磷酸盐玻璃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玄顺 曾惠丹 +3 位作者 袁双龙 杨一凡 任晶 陈国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3,8,共5页
用二次熔融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荧光粉掺杂低熔点硫磷酸盐的发光玻璃复合材料。采用DSC、透射光谱、XRD、发射光谱、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熔制温度、熔制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制温... 用二次熔融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荧光粉掺杂低熔点硫磷酸盐的发光玻璃复合材料。采用DSC、透射光谱、XRD、发射光谱、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熔制温度、熔制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制温度为700℃、熔制时间为30min的发光玻璃复合材料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峰值波长为514nm的黄绿光,保留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磷酸盐玻璃 低熔点 SrAl2O4:Eu2+ 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2O3对Yb3+掺杂磷酸盐玻璃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斌 曾惠丹 +3 位作者 蒋烨佳 陈春雨 李文婧 陈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6-401,共6页
采用传统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掺镱硼磷酸盐玻璃,研究了B2O3的引入对该玻璃系统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洛仑兹拟合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得到Yb^3+在硼磷酸盐玻璃中的能级分裂,计算了晶体场强参数和Yb^3+周边配位体结构的非对称性,结合玻璃的结... 采用传统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掺镱硼磷酸盐玻璃,研究了B2O3的引入对该玻璃系统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洛仑兹拟合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得到Yb^3+在硼磷酸盐玻璃中的能级分裂,计算了晶体场强参数和Yb^3+周边配位体结构的非对称性,结合玻璃的结构信息解释Yb^3+局域环境和荧光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B2O3的引入改变了Yb^3+晶体场强参数和周边配位体结构的非对称性,能有效增大Yb^3+的dStark能级分裂值。B2O3的引入能交联起磷酸盐长链,使玻璃由链状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络结构,增强了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改善了Yb^3+的发光环境。因此,硼磷酸盐玻璃有望作为高功率掺镱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 硼磷酸盐玻璃 Stark分裂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_(2)O_(5)对碲铋酸盐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佳航 俞佳 +2 位作者 胡美凤 曾惠丹 刘小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90-x)TeO_(2)-10Bi_(2)O_(3)-x Ta_(2)O_(5)(x=0%,2%,4%,6%,8%)TBT玻璃样品。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随着Ta_(2)O_(5)的加入,玻璃网络中的[TeO_(3)]与[TeO^(3+1)]向[TeO_(4)]转变,玻璃网络... 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90-x)TeO_(2)-10Bi_(2)O_(3)-x Ta_(2)O_(5)(x=0%,2%,4%,6%,8%)TBT玻璃样品。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随着Ta_(2)O_(5)的加入,玻璃网络中的[TeO_(3)]与[TeO^(3+1)]向[TeO_(4)]转变,玻璃网络结构更加致密。这解释了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中TBT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随Ta_(2)O_(5)的含量增加而增加的变化原因。当Ta_(2)O_(5)从0升高到8%,吸收光谱以及光学带隙方程计算表明,玻璃样品的光学带隙和乌尔巴赫能(Urbach)不断降低。使用Z扫描方法测试了各个TeO_(2)-Bi_(2)O_(3)-Ta_(2)O_(5)玻璃样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结果表明,TBT玻璃的三阶非线性与Ta_(2)O_(5)的加入量呈正相关。当Ta_(2)O_(5)的加入量为8%时,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3.30×10^(-20) m^(2)·V^(-2)(2.36×10^(-12) esu),这表明该组成的碲铋酸盐玻璃在非线性光学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氧化钽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r Infrared Broadband Emission from Bismuth-Dysprosium Codoped Chalcohalide Glasses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晶 陈丹平 +3 位作者 杨光 许银生 曾惠丹 陈国荣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958-1960,共3页
We investigate the broadband infrared emission of bismuth doped and bismuth/dysprosium codoped chalcohalide glasses. It is found that the bismuth/dysprosium codoping can drastically enhance the f/uorescence as compare... We investigate the broadband infrared emission of bismuth doped and bismuth/dysprosium codoped chalcohalide glasses. It is found that the bismuth/dysprosium codoping can drastically enhance the f/uorescence as compared with either bismuth or dysprosium doped glasses. Meanwhile,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bismuth/dysprosium codoped glasses is over 170 nm, which is the largest value among all the reported rare-earth doped chalcohalide g/asses. An ideal way for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bismuth and dysprosium ions is supposed. Such improved gain spectra of both bismuth and dysprosium ions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eveloping broadband fibre amplif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AMPLIFICATION ENERGY-TRANSFER LUMINESCENCE ST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in Pr^3+-doped ZnO-B2O3-SiO2 glass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雄伟 邱建荣 +1 位作者 曾惠丹 朱从善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86-1389,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