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利用一维波动理论计算土层地震反映传递函数的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心传 龚平 王岚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对利用一维波动理论计算土层地震反应时,将基岩假定为具有自由边界的半无限空间,输入地震记录、计算传递函数,进而计算土层地表的地震反应这一方法步骤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理论推演表明,从基岩面输入地震记录和计算传递函数时,应... 对利用一维波动理论计算土层地震反应时,将基岩假定为具有自由边界的半无限空间,输入地震记录、计算传递函数,进而计算土层地表的地震反应这一方法步骤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理论推演表明,从基岩面输入地震记录和计算传递函数时,应当考虑基岩和上覆土层的相互作用影响。数值算例表明,考虑与不考虑基岩和上覆土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算得的土层地面地震反应,无论加速度时程、峰值和反应谱,均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土壤力学 传递函数 浓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对地震的随机反应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曾心传 秦小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9,共13页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本文研究了非均匀土层对地震的动力反应问题。假定土层的剪切模量随深度呈指数函数形式分布。关于基岩输入地震动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考虑了两种形式:白噪声谱和有色谱。为了比较起见,文中考虑了均匀土层的情...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本文研究了非均匀土层对地震的动力反应问题。假定土层的剪切模量随深度呈指数函数形式分布。关于基岩输入地震动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考虑了两种形式:白噪声谱和有色谱。为了比较起见,文中考虑了均匀土层的情形。数值计算表明:(1)在基岩输入地震动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为白谱的情况下,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相对位移、绝对加速度、剪应变)大于基岩输入地震动的功率谱为有色谱的情形;(2)在土层的上部,对于相对位移和绝对加速度,非均质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值大于均质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值,在土层下部,情形正好相反;对于剪应变,在整个土层深度内,非均质土层的最大期望值大于均质土层的最大期望值;(3)无论对于均质或非均质土层,基岩输入地震动和土层反应均为平稳过程时,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最大;而基岩输入地震动和土层反应均为非平稳过程时,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土层 随机振动 地震反应 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由瞬态源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心传 龚平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0年第2期35-48,共14页
本文以M.A.Biot关于二相介质的基本运动方程为基础,利用Laplace和Fourier变换方法;推导出了在瞬态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理论计算公式。瞬态源考虑了如下两种形式:(1)δ函数形式的脉冲源。(2)Heaviside... 本文以M.A.Biot关于二相介质的基本运动方程为基础,利用Laplace和Fourier变换方法;推导出了在瞬态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理论计算公式。瞬态源考虑了如下两种形式:(1)δ函数形式的脉冲源。(2)Heaviside函数形式的阶跃源。数值计算表明,在第二纵波到来之前,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位移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不饱水弹性空间中的复杂,在第二纵波到来以后则渐趋一致;无论对于饱水弹性空间或不饱水弹性空间,在Heaviside函数形式的阶跃源作用下,当时间趋于无限大的情况下,对于位移,存在着对数奇异性;对于动孔隙水压力,随着两种纵波的到达,均迅速衰减。这些结果表明,在研究水库地震和海底地震的震源机制肘,必须考虑孔隙水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水库地震和海底地震的地震记录时,不应忽视第二纵波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源 位移场 应力场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由运动源所产生的位移场
4
作者 曾心传 龚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96-104,共9页
基于Biot的饱和孔隙弹性介质的运动方程和利用复变函数方法,本文研究了无限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由常速运动源所产生的位移场。考虑了两种类型源:a.沿无限空间水平轴运动的斜向集中力源;b.运动双力偶源。关于力源的运动速度,... 基于Biot的饱和孔隙弹性介质的运动方程和利用复变函数方法,本文研究了无限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由常速运动源所产生的位移场。考虑了两种类型源:a.沿无限空间水平轴运动的斜向集中力源;b.运动双力偶源。关于力源的运动速度,考虑了4种情形:a.力源的运动速度U小于饱水孔隙弹性介质的三种体波速度一亚音速情形;b.速度U小于介质的第一纵波过度和横波速度,但大于第二纵波速度─—弱跨音速情形;c.速度U小于第一纵波速度,但大于横波速度和第二级波速度─—强跨音速情形;d.速度U大于介质的所有三种体波速度─—超音速情形。结果表明,在跨音达和超音速情形里,解呈现出与力源相联系的平面冲击波特征,位移出现了相应的跳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力偶源 弹性介质 地震波 速度 位移场 运动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作用下基础-土-基础的反平面动力相互作用
5
作者 曾心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7-81,共15页
本文研究了两个和多个长条形刚性基础在SH波作用下的反平面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于两个基础,利用Fourier变换,将问题化为求解对偶积分方程;对于多个基础,则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将问题化为求解对偶级数方程。借助于把基础底面上的应力... 本文研究了两个和多个长条形刚性基础在SH波作用下的反平面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于两个基础,利用Fourier变换,将问题化为求解对偶积分方程;对于多个基础,则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将问题化为求解对偶级数方程。借助于把基础底面上的应力分布展开为多项式(对于两个基础)和Jacobi多项式(对于多个基础)的无穷级数,对此两种方程分别进行求解。为了比较起见,同时研究了单个基础的情形。数值计算表明,三种基础之间,基础底面上的应力分布形状。作用于基础上的总剪力和基础位移均有很大差异,甚至在低频情况下亦是如此。另外,对于两个基础的情形,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再关于底面的中心线呈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 基础 房屋 反平面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中的应力场及一些诱震因素
6
作者 曾心传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1期18-27,共10页
把地球考虑为在径向上由n层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物质所组成的球体,由此出发,推导了计算地壳中由地球自重、匀速自转、天体引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公式。对由地壳和地幔以下物质所组成的二层体情形进行... 把地球考虑为在径向上由n层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物质所组成的球体,由此出发,推导了计算地壳中由地球自重、匀速自转、天体引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公式。对由地壳和地幔以下物质所组成的二层体情形进行了详细推演,数值计算表明:作为诱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应力场 诱震因素 地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城际铁路桥墩基础场地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水明 曾心传 +1 位作者 王岚 黄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为确定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地震仪的触动阀值,在高速列车通过时,对京津城际铁路桥墩基础场地进行了振动测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及频谱分析获得了桥墩附近场地的振动加速度衰减规律及其频率特性。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幅值在距离桥墩1... 为确定京津城际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地震仪的触动阀值,在高速列车通过时,对京津城际铁路桥墩基础场地进行了振动测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及频谱分析获得了桥墩附近场地的振动加速度衰减规律及其频率特性。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幅值在距离桥墩10 m范围内衰减很快,且垂直向衰减比水平向快,超过10 m范围后,衰减变缓,水平向与垂直向的振动幅值衰减接近;在桥墩附近,加速度水平向及垂直向主振频率分别为37 Hz和41 Hz,远高于理论预测值;距桥墩70 m处安置的地震仪不会被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仪 地震预警系统 频谱分析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诱生的孔压变化及应力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士钧 曾心传 +1 位作者 陈永成 王清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87-95,共9页
应用“固结问题和布辛涅斯克问题解”,计算了丹江水库水位在130m和157m两种情况下,库区基岩体深度分别为1、3、5、7、9、11、13和15km时的水压应力场、变形场和超孔隙水压力场。结果表明,σ_1、σ_3和τ_(max)在库中心位置最大,库岸边较... 应用“固结问题和布辛涅斯克问题解”,计算了丹江水库水位在130m和157m两种情况下,库区基岩体深度分别为1、3、5、7、9、11、13和15km时的水压应力场、变形场和超孔隙水压力场。结果表明,σ_1、σ_3和τ_(max)在库中心位置最大,库岸边较小;同时σ_1和σ_3在库中心均显压性,而在库岸边σ_3显张性;垂直位移在库中心最大(7cm),而水平位移在库岸边最大(0.5cm);超孔隙水压力一般在库中心深水区库基下3—9km处最大,库岸边和浅水区较小;体应变一般在库中心位置形成压缩区,而在库岸边则形成拉伸应变区并同时向四周扩展,与诱发地震震中分布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孔压 应力 诱发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隔振沟减震效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水明 姚运生 曾心传 《爆破》 CSCD 200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研究了一条长50m、宽2m、深7m隔振沟的减震效应。振动时,利用测振仪对隔振沟两侧振动速度时程进行了纪录,对两侧的振动速度峰值及其振动速度时程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隔振沟对水平径向振动的速度峰值幅值隔振效果显著,达到了8... 研究了一条长50m、宽2m、深7m隔振沟的减震效应。振动时,利用测振仪对隔振沟两侧振动速度时程进行了纪录,对两侧的振动速度峰值及其振动速度时程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隔振沟对水平径向振动的速度峰值幅值隔振效果显著,达到了80%,而对垂直向振动的速度峰值幅值隔振效果不到30%;同时隔振沟还改变了振动速度波的频谱特性,隔振沟不仅改变了水平径向振动的频谱形状,而且使其最大峰值频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对垂直向振动的频谱形状及其最大峰值频率则均无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沟 减震效应 振动速度波 频谱特性 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师地区强震群前后地壳运动变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齐乐 秦小军 +4 位作者 乔学军 王琪 曾心传 吴云 陈文胜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4期29-35,共7页
运用 DDA(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方法 ,用 GPS测量资料模拟了伽师强震群前后的地壳运动及变形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 :1994~ 1998年整个研究区域以南北向压应变增大为主 ,帕米尔东北侧和南天山的应变率较大。伽师及... 运用 DDA(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方法 ,用 GPS测量资料模拟了伽师强震群前后的地壳运动及变形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 :1994~ 1998年整个研究区域以南北向压应变增大为主 ,帕米尔东北侧和南天山的应变率较大。伽师及邻近区域有明显的南北向挤压为主的应力集中。若强制应力集中块体沿最大剪应力方向 ( NEE向 )破裂 ,在伽师地区会出现显著的应力降。相对喀什的速率场表明 :帕米尔与南天山有较大的南北向相对挤压运动 ,由于帕米尔向北运动的带动使塔里木块体有微弱的右旋运动。破裂后托特拱孜断裂和柯坪断裂出现相对左旋运动 ,能量有沿着断裂向北东东方向传递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群 GPS观测 数值模拟 地壳变形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统计拟合因素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召侗 曾心传 +2 位作者 罗奇峰 龚平 任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前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分析方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一般是由研究区地震烈度和参考区地震动参数经过映射方法得出的,而烈度统计结果依赖于不同模型和不同回归方法,因此,合理评估烈度影响因素有很大现实应用价值,它直接影响地震危险... 目前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分析方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一般是由研究区地震烈度和参考区地震动参数经过映射方法得出的,而烈度统计结果依赖于不同模型和不同回归方法,因此,合理评估烈度影响因素有很大现实应用价值,它直接影响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以我国中南地区地震烈度资料,用不同回归拟合方法研究该地区地震烈度随震中距和面波震级变化的等效圆、椭圆和综合椭圆模型分布关系,考虑震级和距离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分析已有结果,评估中强地震区烈度模型和回归方法对烈度的拟合影响,结果可供该地区地震小区划和设定地震动参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烈度 拟合因素 中强地震区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基础隔震的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静雅 王开岭 +2 位作者 罗登贵 王磊 曾心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1-44,共4页
框架结构采用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根据叠层橡胶支座应满足的基本条件,运用ANSY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分析这种结构在破坏性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得出:1)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的适用范围不只与结构高宽比有关,还与结构... 框架结构采用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根据叠层橡胶支座应满足的基本条件,运用ANSY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分析这种结构在破坏性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得出:1)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的适用范围不只与结构高宽比有关,还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结构的自振周期大于1,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就会明显下降;2)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可应用于十四层以下的纯框架结构;十四层以上则减震效果不好,不能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叠层橡胶支座 基础隔震 减震 高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非均匀饱和土体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小军 陈少林 曾心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4,共8页
将饱和土体视为由弹性骨架和不可压缩流体组成的两相孔隙介质,取固相位移、液相位移、孔隙水压力为场变量。从两相孔隙介质的动力耦合微分方程出发,利用伽辽金原理和Wilson法导出了三场有限元积分方法。该方法可进行二维非均匀... 将饱和土体视为由弹性骨架和不可压缩流体组成的两相孔隙介质,取固相位移、液相位移、孔隙水压力为场变量。从两相孔隙介质的动力耦合微分方程出发,利用伽辽金原理和Wilson法导出了三场有限元积分方法。该方法可进行二维非均匀饱和土体的地震反应分析。文中通过算例讨论了非均匀饱和土体地震反应的一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饱和土体 有限元 地震反应 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常见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合理性及局限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龚平 曾心传 罗延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2,共6页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工程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产生以来 ,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在工程抗震中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人们企图尽可能客观地刻画地震事件序列以降低主观认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提出了许多概率模型 ,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极为广泛...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工程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产生以来 ,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在工程抗震中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人们企图尽可能客观地刻画地震事件序列以降低主观认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提出了许多概率模型 ,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极为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这些探讨中大多数研究者们限于对计数特征与时间特征的探讨和计算简化处理 ,很少同时从概率统计、地震事件资料特征和工程近似三者的合理性角度去分析这些模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分析自均匀Poisson模型 (C .A .Cornell,196 8)以来常见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危险性 地震发生 概率模型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形式的非等价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平 曾心传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文中,笔者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烈度衰减关系形式的非等价性,并用华南和台湾地区的部分地震资料作统计验证。
关键词 地震烈度 烈度衰减 非等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致”地震动衰减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召侗 罗奇峰 +1 位作者 曾心传 龚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测不同地区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衰减 烈度 地震动 卡方正交回归 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震时间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Weibull分布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平 曾心传 严尊国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2期43-50,共8页
从理论上讨论了地震发生时间研究中常见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 Weibull分布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特征。同时 ,对工程地震和地震预报中常见的危险函数所反映的地震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了指数分布、Gamma分布所反映... 从理论上讨论了地震发生时间研究中常见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 Weibull分布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特征。同时 ,对工程地震和地震预报中常见的危险函数所反映的地震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了指数分布、Gamma分布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内涵及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 (M>4 .7)进行了分时段齐次统计的示范实例化分析 ,结果表明 :对地震序列分时段齐次化统计能表述地震发生的不均匀现象 ,且处理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时间 指数分布 Gammaw分布 WEIBULL分布 地震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饱和孔隙介质的三场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小军 陈少林 曾心传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2期60-69,共10页
根据流固两相混合物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采用伽辽金加权残值法,选取固相位移、液相位移、孔隙水压作为场变量,对固液两相耦联方程进行有限元离散化,得到解耦方程组。然后在时域上采用Wilson-θ法进行逐步积分,得到一种分析二... 根据流固两相混合物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采用伽辽金加权残值法,选取固相位移、液相位移、孔隙水压作为场变量,对固液两相耦联方程进行有限元离散化,得到解耦方程组。然后在时域上采用Wilson-θ法进行逐步积分,得到一种分析二维饱和孔隙介质地震反应的三场有限元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计算固相和液相位移,而且能直接得到地震期间孔隙水压的反应过程。文中详细推导了有限元法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孔隙介质 有限元 伽辽金残值法 工程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射法在估计强地震动参数中的应用
19
作者 万召侗 罗奇峰 +2 位作者 曾心传 龚平 任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我国中南地区为例,参考美国西部地震烈度、基岩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平均周期和谱光滑卓越周期的衰减规律,采用地震对映射的烈度震级法和烈度距离法,评估了研究区基岩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频率参数的不同衰减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地震对映射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频率参数 强震动 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饱水弹性空间中由瞬态力偶源所产生的位移场
20
作者 龚平 曾心传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1年第4期44-52,共9页
本文利用Laplace、Feurier变换力法及Cagniard技术,导出在瞬态源为δ函数形式和Heaviside函数形式的力偶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的理论计算公式。举例计算结果表明,饱水孔隙弹性介质与完全弹性介质在相同力偶源作用... 本文利用Laplace、Feurier变换力法及Cagniard技术,导出在瞬态源为δ函数形式和Heaviside函数形式的力偶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的理论计算公式。举例计算结果表明,饱水孔隙弹性介质与完全弹性介质在相同力偶源作用下,在第二纵波来到之前产生的位移场不尽相同;在第二纵波来到之后位移场近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场 饱水 瞬态源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