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官昌伦 李琴 +2 位作者 熊波 曹光宇 曾尤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81-82,共2页
目的评价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组从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一级康复治疗,两组治... 目的评价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组从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一级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一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综合医院及基层医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易化技术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范瑞明 姚声涛 +6 位作者 李刚 焦松 曾尤超 韩冲 陈伟 陈仲琼 龚其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致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病患者80倒,均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为颈动脉狭窄、且达到支架置入治疗标准,均行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致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病患者80倒,均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为颈动脉狭窄、且达到支架置入治疗标准,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分别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全部成功,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前患者的MMSE、SAS、SDS以及NIHSS评分分别为(21.20±3.72)分、(55.32±3.28)分、(53.94±3.31)分及(10.00±4.82)分;术后1个月,患者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24.02±4.11)分、(48.15±3.57)分、(45.63±4.25)分和(5.00±3.05)分,与术前比较,MMSE评分明显增高,而SAS、SDS以及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期间 精神状态检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80例的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12
3
作者 焦松 姚声涛 +6 位作者 李刚 韩冲 夏湘平 曾尤超 肖华 唐钧 刘锐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为今后脑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且均实施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其中治疗组的40例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为今后脑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且均实施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其中治疗组的40例患者在入院3d内进行介入治疗,而对照组的另外40例患者则在入院3d后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进行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并利用改良Rankin表(m R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栓塞率达85.0%,远超于对照组的62.5%;且治疗组的次全栓塞率和不完全栓塞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在脑动脉瘤破裂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松 姚声涛 +6 位作者 李刚 韩冲 夏湘平 曾尤超 肖华 唐钧 刘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31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30例,发病后7-72 h进行手术),两组均给予小骨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日常生活能...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31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30例,发病后7-72 h进行手术),两组均给予小骨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后行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优于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小骨窗手术 高血压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