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
作者
曾小科
刘原
+2 位作者
左浩
李泞珊
徐亚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制作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采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图评估校准度。结果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再狭窄患者55例(36.7%)。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脑卒中史(OR=9.152,95%CI2.957~28.322)、慢性肾病(OR=14.639,95%CI 2.378~90.115)、纤维蛋白原浓度(OR=8.422,95%CI 3.139~22.594)、术前闭塞(OR=3.604,95%CI 1.446~8.981)和钙化斑块(OR=5.167,95%CI 2.044~13.059)是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1年发生支架再狭窄的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 0.812~0.939),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3.6%和70.9%,Brie分数为0.124,模型内部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59。校准图显示理想概率曲线和实际概率曲线重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较好,对于临床预测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列线图表
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频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小科
王学梅
+3 位作者
陈治光
桑亮
李美樵
李子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5例经病理诊断的男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12~86岁,平均年龄41.71岁。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36例,良性组139例。全部患者行...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5例经病理诊断的男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12~86岁,平均年龄41.71岁。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36例,良性组139例。全部患者行乳腺高频超声检查,记录并对比二者临床特点(包括年龄、病灶位置、触痛、血性溢液、非血性溢液)和超声征象(包括肿块最大切面长径、形态、回声模式、边缘、内部微钙化、声晕、后方回声特点、方位、血流分级和弹性成像情况)。结果恶性组以高龄[(63.52±14.19)岁vs(34.80±16.69)岁]、血性溢液(5.56%vs 0.00%)多见(P<0.05),良性组多为双侧(53.96%vs 0.00%)和触痛性肿块(44.60%vs 2.78%)(P<0.001)。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与良性乳腺肿块相比,形态不规则(66.20%vs 86.48%)、边缘不光整(67.13%vs 91.89%)、非平行位(28.71%vs75.67%)、回声晕(10.65%vs 27.03%)、微钙化(0.00%vs 24.33%)、血流信号丰富(12.50%vs 80.19%)多为恶性(P<0.05)。最大切面长径、回声模式和后方回声特点在良恶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结果显示,恶性组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和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均高于良性组[(178.96±75.35)kPa vs(27.36±18.95)kPa、(125.04±84.21)kPa vs(18.47±13.03)kPa。P<0.001]。结论高频超声及SWE对于男性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男性乳腺癌
弹性成像
男性乳腺发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侵及脾脏影像1例所见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小科
王学梅
+1 位作者
李响
陈治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47-348,共2页
1临床资料1例70岁男性患者,以"左上腹不适2年,间断疼痛15 d"入院,无恶心、心悸等伴随症状。查体:左上腹部触及巨大包块,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上腹见不均质稍低回声,大小约14.7 cm×13.5 cm×11.1 cm,实质回声不均...
1临床资料1例70岁男性患者,以"左上腹不适2年,间断疼痛15 d"入院,无恶心、心悸等伴随症状。查体:左上腹部触及巨大包块,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上腹见不均质稍低回声,大小约14.7 cm×13.5 cm×11.1 cm,实质回声不均匀,并见散在点状高回声,包块外上缘与脾紧邻(图1A)。腹部增强CT:左上腹脾肾间见混杂密度团块,内见不规则高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脾脏
超声诊断
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
4
作者
陈治光
王学梅
+4 位作者
桑亮
卞东林
李雨萌
沈艳敏
曾小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与淋巴结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鉴别。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皮病性淋巴结炎的1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0~86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与淋巴结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鉴别。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皮病性淋巴结炎的1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0~86岁,中位年龄65岁。行超声检查,选择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淋巴结作为分析对象,就其回声(皮质是否增厚、回声是否均匀、髓质回声是否减低、淋巴门结构有无缩小)、形态及血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皮质:13例淋巴结皮质均增厚,11例呈向心性增厚,占84.62%;回声减低不均者7例,占53.85%。淋巴门结构:13例淋巴结中淋巴门增宽者8例,占61.54%;淋巴门回声减低不均者8例,占61.54%,其中2例伴小无回声区。淋巴结血流:门样血流4例,占30.77%;点状血流9例,占69.23%。淋巴结形态:纵横比> 2 11例,占84.62%;纵横比<2 2例,占15.38%。结论当淋巴结皮质呈向心性增厚伴回声不均,并有淋巴门结构增宽伴或不伴回声减低不均时,结合患者皮肤疾病史,可考虑超声所见淋巴结为皮病性淋巴结炎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病性淋巴结炎
超声诊断
超声影像
反应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
作者
曾小科
刘原
左浩
李泞珊
徐亚丽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基金
陆军军医大学优秀人才项目(2019R038)。
文摘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制作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采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图评估校准度。结果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再狭窄患者55例(36.7%)。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脑卒中史(OR=9.152,95%CI2.957~28.322)、慢性肾病(OR=14.639,95%CI 2.378~90.115)、纤维蛋白原浓度(OR=8.422,95%CI 3.139~22.594)、术前闭塞(OR=3.604,95%CI 1.446~8.981)和钙化斑块(OR=5.167,95%CI 2.044~13.059)是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1年发生支架再狭窄的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 0.812~0.939),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3.6%和70.9%,Brie分数为0.124,模型内部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59。校准图显示理想概率曲线和实际概率曲线重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较好,对于临床预测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具有较好的价值。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列线图表
风险
预测模型
Keywords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Ultrason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Stents
Nomograms
Risk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频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小科
王学梅
陈治光
桑亮
李美樵
李子怡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5例经病理诊断的男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12~86岁,平均年龄41.71岁。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36例,良性组139例。全部患者行乳腺高频超声检查,记录并对比二者临床特点(包括年龄、病灶位置、触痛、血性溢液、非血性溢液)和超声征象(包括肿块最大切面长径、形态、回声模式、边缘、内部微钙化、声晕、后方回声特点、方位、血流分级和弹性成像情况)。结果恶性组以高龄[(63.52±14.19)岁vs(34.80±16.69)岁]、血性溢液(5.56%vs 0.00%)多见(P<0.05),良性组多为双侧(53.96%vs 0.00%)和触痛性肿块(44.60%vs 2.78%)(P<0.001)。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与良性乳腺肿块相比,形态不规则(66.20%vs 86.48%)、边缘不光整(67.13%vs 91.89%)、非平行位(28.71%vs75.67%)、回声晕(10.65%vs 27.03%)、微钙化(0.00%vs 24.33%)、血流信号丰富(12.50%vs 80.19%)多为恶性(P<0.05)。最大切面长径、回声模式和后方回声特点在良恶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结果显示,恶性组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和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均高于良性组[(178.96±75.35)kPa vs(27.36±18.95)kPa、(125.04±84.21)kPa vs(18.47±13.03)kPa。P<0.001]。结论高频超声及SWE对于男性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男性乳腺癌
弹性成像
男性乳腺发育症
Keywords
ultrasonography
male breast cancer
elastography
gynecomastia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侵及脾脏影像1例所见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小科
王学梅
李响
陈治光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47-348,共2页
文摘
1临床资料1例70岁男性患者,以"左上腹不适2年,间断疼痛15 d"入院,无恶心、心悸等伴随症状。查体:左上腹部触及巨大包块,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上腹见不均质稍低回声,大小约14.7 cm×13.5 cm×11.1 cm,实质回声不均匀,并见散在点状高回声,包块外上缘与脾紧邻(图1A)。腹部增强CT:左上腹脾肾间见混杂密度团块,内见不规则高密度影。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脾脏
超声诊断
腹膜
分类号
R735.4 [医药卫生—肿瘤]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
4
作者
陈治光
王学梅
桑亮
卞东林
李雨萌
沈艳敏
曾小科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731-73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与淋巴结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鉴别。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皮病性淋巴结炎的1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0~86岁,中位年龄65岁。行超声检查,选择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淋巴结作为分析对象,就其回声(皮质是否增厚、回声是否均匀、髓质回声是否减低、淋巴门结构有无缩小)、形态及血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皮质:13例淋巴结皮质均增厚,11例呈向心性增厚,占84.62%;回声减低不均者7例,占53.85%。淋巴门结构:13例淋巴结中淋巴门增宽者8例,占61.54%;淋巴门回声减低不均者8例,占61.54%,其中2例伴小无回声区。淋巴结血流:门样血流4例,占30.77%;点状血流9例,占69.23%。淋巴结形态:纵横比> 2 11例,占84.62%;纵横比<2 2例,占15.38%。结论当淋巴结皮质呈向心性增厚伴回声不均,并有淋巴门结构增宽伴或不伴回声减低不均时,结合患者皮肤疾病史,可考虑超声所见淋巴结为皮病性淋巴结炎改变。
关键词
皮病性淋巴结炎
超声诊断
超声影像
反应性增生
Keywords
dermatopathic lymphadenitis
ultrasound diagnosis
ultrasound imaging
reactive hyperplasia
分类号
R551.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445.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曾小科
刘原
左浩
李泞珊
徐亚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频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男性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曾小科
王学梅
陈治光
桑亮
李美樵
李子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侵及脾脏影像1例所见
曾小科
王学梅
李响
陈治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
陈治光
王学梅
桑亮
卞东林
李雨萌
沈艳敏
曾小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