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扑翼尾流脱落涡特性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鲍锋 邹赫 +2 位作者 曾华轮 刘志荣 朱睿 《气体物理》 2017年第1期48-56,共9页
通过色流实验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扑翼近场尾流脱落涡的结构轨迹和能量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因展向流动充分性的不同,存在两种牛角型涡系结构;上下扑时翅翼交替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脱落涡,... 通过色流实验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扑翼近场尾流脱落涡的结构轨迹和能量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因展向流动充分性的不同,存在两种牛角型涡系结构;上下扑时翅翼交替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脱落涡,两涡运动轨迹呈近似弧形对称,对称轴的仰角略大于攻角;脱落涡的涡心涡量在上下扑极点达到最大值,环量最大值出现在到达极点前的1/5~2/5周期之间;产生脱落涡的半周期内,涡的平均环量都随减缩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减缩频率较低时,下扑平均环量大于上扑平均环量,减缩频率较高时则相反;振幅对涡能量影响明显,减缩频率为2~2.5时,振幅±40°时的涡平均环量约是振幅±30°时的两倍,减缩频率越大振幅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 尾流 脱落涡 粒子成像测速 水槽 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旋转圆台环隙流动机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鲍锋 曾华轮 +3 位作者 邹赫 刘锦生 刘志荣 朱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7-1586,共10页
同轴旋转圆台环隙内流体的流动是基于经典的两同轴旋转圆柱环隙内泰勒库特流的一种扩展研究。通过流动显示实验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圆台环隙的内部流场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的研究,分析涡运动的周期性规律,探究圆台环隙内雷诺应力分... 同轴旋转圆台环隙内流体的流动是基于经典的两同轴旋转圆柱环隙内泰勒库特流的一种扩展研究。通过流动显示实验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圆台环隙的内部流场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的研究,分析涡运动的周期性规律,探究圆台环隙内雷诺应力分布和水位高度对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涡列周期性明显且整体在下移,当脉冲数为100脉冲/s时,环隙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正反交替的涡;当脉冲数为200~500脉冲/s时,存在快慢交替的分裂周期;在3种水位高度下也都存在明显周期性分裂,只是周期时间和涡的个数不同;平均流场存在上凸型外向流和下凹型内向流2种流态,流态的差异是离心力与静压力双重作用的强弱变化所致;雷诺应力分布中,径向正应力占主导,并主要集中在环隙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旋转圆台 泰勒库特流 PIV 雷诺应力 分裂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旋转倒置圆台环隙间流动特性分析
3
作者 鲍锋 卢愿 +1 位作者 曾华轮 涂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同轴旋转倒置圆台环隙间流体复杂流动问题,对其环隙间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进行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和PIV流场测速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内筒转速和环隙宽度对环隙间流动特性的影响。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和PI... 针对同轴旋转倒置圆台环隙间流体复杂流动问题,对其环隙间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进行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和PIV流场测速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内筒转速和环隙宽度对环隙间流动特性的影响。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和PIV流场测速实验分别定性和定量地展现了环隙间螺旋涡的产生及变化过程。对不同内筒转速和环隙宽度下的螺旋涡涡心运动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筒转速升高,周期减小;环隙宽度增大,周期增大。运用瞬时流动和时均流场解析了环隙间螺旋涡运动产生机制,探究内筒转速和环隙宽度对3种雷诺应力大小的影响与分布情况。内筒转速变化,雷诺径向正应力始终最大;环隙宽度变化,雷诺切应力始终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隙间流动 涡心周期运动 染色液 PIV 内筒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