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组织培养繁殖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其伟 张超 +3 位作者 陈泓宇 储一宁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滇桑(Morus yunna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桑树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价值。为了解决滇桑不易无性繁殖的难题,以从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野生滇桑枝条上的侧芽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初步建立滇桑的快速... 滇桑(Morus yunna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桑树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价值。为了解决滇桑不易无性繁殖的难题,以从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野生滇桑枝条上的侧芽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初步建立滇桑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6-BA和0.2 mg/L NAA有利于侧芽的萌发;添加1.0 mg/L 6-BA能促进幼苗的生长;茎部木质化的幼苗在添加0.25 mg/L IBA和0.25 mg/L NAA以及0.4%活性炭的WPM培养基上能分化出健壮的根系并移栽成活。试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大围山滇桑的组织培养繁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低浓度活性炭对滇桑组培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桑 无性繁殖 侧芽 组织培养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花青素合成酶(ANS)基因的克隆及在2种果色桑树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亓希武 帅琴 +3 位作者 范丽 曾其伟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3,共9页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催化无色花色素到有色花色素的转变。从广东桑品种粤椹大10中克隆得到一条ANS序列,其ORF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 kD,等电点...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催化无色花色素到有色花色素的转变。从广东桑品种粤椹大10中克隆得到一条ANS序列,其ORF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 kD,等电点为5.62,具有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的保守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表明物种间的ANS序列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中桑树ANS与芍药科、芸香科、葡萄科等植物的同源序列聚在一个类群上。RT-PCR检测桑树ANS在结紫色果的粤椹大10的幼叶和桑椹中特异性表达,并且随着果色加深其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在结白色果的桑品种珍珠白的幼叶和桑椹中检测不到ANS的表达,暗示桑树ANS在桑椹的颜色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花青素合成酶 基因克隆 序列特征 表达特征 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基因组计划与桑树产业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宁佳 赵爱春 +2 位作者 秦俭 曾其伟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林木,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桑树产业的开发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桑树的基础研究是实现桑树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桑树DNA分子标记、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桑树分...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林木,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桑树产业的开发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桑树的基础研究是实现桑树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桑树DNA分子标记、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桑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明桑树基因组研究的意义,并以桑树蛋白质合成代谢、次生物质合成代谢以及优势性状的分子机制为例,阐述桑树功能基因组实施的关键问题,探讨桑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基因组 功能基因组 桑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水淹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鹏华 曾其伟 +3 位作者 商敬哲 马赑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水淹胁迫指植物处于周期或长期厌氧或缺氧环境下,其有氧呼吸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产生受到限制,是植物常遭受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为适应水淹胁迫环境,植物体一方面感知能量、胞质pH、内源激素等变化而形成一系列形态、生理适应性特征;... 水淹胁迫指植物处于周期或长期厌氧或缺氧环境下,其有氧呼吸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产生受到限制,是植物常遭受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为适应水淹胁迫环境,植物体一方面感知能量、胞质pH、内源激素等变化而形成一系列形态、生理适应性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体内产生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s,ERFs)感应低氧信号并启动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调节抵抗能力。本文就近年来对植物体响应水淹胁迫的适应性特征及感应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研究桑树耐涝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胁迫 植物 形态 生理 乙烯响应因子 低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桑(Morusyunnanensis)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杨 轩亚辉 +3 位作者 王圣 曾其伟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研究植物的系统演化、亲缘关系以及物种的起源和遗传特性提供重要的细胞学依据。以从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集野生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研究植物的系统演化、亲缘关系以及物种的起源和遗传特性提供重要的细胞学依据。以从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集野生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围山滇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4,核型公式为K(2n)=2x=2St+12m,14条染色体组成7对。该结果在不久前发现川桑(Morus notabilis)染色体基数为7的基础上,验证了桑树染色体基数为7条的推论,对于进一步研究滇桑的起源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桑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川桑(M.notablis Schneid)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分化培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茜龄 余亚圣 +3 位作者 何宁佳 赵爱春 曾其伟 余茂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5,共6页
川桑(M.notabilis 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 川桑(M.notabilis Schneid.)是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山区的珍稀濒危单种桑树,资源稀少,单倍体,是桑树研究的重要材料.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培养川桑离体再生植株,保存川桑种质资源及展开桑树的基础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选择外植体、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探讨生长调节物质对川桑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容易被污染、叶片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以腋芽作为外植体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并且较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只有6-BA的培养基中没有丛生芽的发生;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2.0 mg/L+IAA0.02 mg/L+TDZ 0.1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6.8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丛生芽诱导率为85.7%.这为后续生根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丛生芽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阿槐酸5-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范丽 亓希武 +4 位作者 曾其伟 祝娟娟 王旭伟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12,共9页
阿槐酸5-羟化酶(ferulic acid 5-hydroxylase,F5H)是催化S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桑树F5H对S木质素合成的影响,从野生川桑中克隆得到一个阿槐酸5-羟化酶基因,命名为MnF5H(GenBank登录号:KC152637)。该基因ORF为1 515 bp,编码504个... 阿槐酸5-羟化酶(ferulic acid 5-hydroxylase,F5H)是催化S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桑树F5H对S木质素合成的影响,从野生川桑中克隆得到一个阿槐酸5-羟化酶基因,命名为MnF5H(GenBank登录号:KC152637)。该基因ORF为1 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56.77 kD,等电点6.45,具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中,MnF5H蛋白与来源于桑科构属的光叶楮的同源蛋白聚在一起,表明阿槐酸5-羟化酶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到MnF5H基因在木质化的桑树根部高量表达,暗示该基因与木质素的形成密切相关。在烟草中超量表达MnF5H基因,经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木质素合成增加,G木质素合成减少,但木质素总含量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控制S木质素的合成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阿槐酸5-羟化酶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祝娟娟 丁天龙 +6 位作者 魏从进 边晨凯 刘雪琴 范丽 曾其伟 何宁佳 赵爱春 《蚕学通讯》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0.2%,0.4%,0.6%,0.8%,1.0%,1.2%)对粤桑69851、沙2×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四个桑品种种子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及胚根、胚芽长等指标,...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0.2%,0.4%,0.6%,0.8%,1.0%,1.2%)对粤桑69851、沙2×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四个桑品种种子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及胚根、胚芽长等指标,以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桑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不同桑种种子的萌发有相似的作用模式。低浓度的NaCl溶液(小于0.4%)可促进沙×伦109、河南实生桑、桂优62种子的萌发,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4%时则变为抑制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桂优62的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沙×伦109,再次为粤桑69851,河南实生桑的耐盐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NACL胁迫 萌发特性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生态产业发展及其技术支撑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光伟 秦俭 +6 位作者 黄先智 冯丽春 梁九波 马赑 曾其伟 赵爱春 何宁佳 《蚕学通讯》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古丝绸之路兴起于农业文明时代,衰落于工业文明时代,古丝路文明是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代表,但丝绸之路的复兴绝不是要重回农业文明时代,而是要吸取工业文明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人类文明史上再创奇迹,引领全球率先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关键词 农业文明时代 生态产业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 农产品有效供给 生态文明时代 古丝绸之路 资源短缺 茧丝绸产业 蚕业 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承琼 曾其伟 +1 位作者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5-973,共9页
小分子热激蛋白(s Hsp)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了29个桑树s Hsp基因,基于进化关系及亚细胞定位将其分为13个亚家族和1个孤儿基因。13个桑树s Hsp基因亚家族中,... 小分子热激蛋白(s Hsp)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了29个桑树s Hsp基因,基于进化关系及亚细胞定位将其分为13个亚家族和1个孤儿基因。13个桑树s Hsp基因亚家族中,CⅫ和CⅩⅢ属于植物s Hsp的2个新的亚家族;预测有4个桑树s Hsp基因的启动子中各具1个完整热激元件(HSE),在桑树s Hsp基因的启动子中可能还包含其他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元件。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非生物胁迫下印度桑(Morus indica)品种K2的叶片中10个桑树s Hsp基因都能快速地响应高温胁迫,分别有5、9、7个桑树s Hsp基因响应低温、盐分和干旱胁迫,其中Mn15.7-CⅤ基因在4种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均被抑制,并在高温胁迫5 min后表达显著下调。研究结果提示s Hsp可能在桑树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小分子热激蛋白 家族成员 基因表达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Z在木本植物再生中的应用趋势及桑树中的前景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旭炜 付杰 +3 位作者 王青 陈鸿宇 曾其伟 何宁佳 《蚕学通讯》 2014年第1期22-30,共9页
TDZ(thidiazuron,噻二唑苯基脲)是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在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的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再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桑树作为一种多年生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 TDZ(thidiazuron,噻二唑苯基脲)是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在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的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再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桑树作为一种多年生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其多用途综合利用已成方兴未艾之势。随着桑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桑树转基因体系已成为制约桑树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瓶颈。鉴于桑树再生频率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了TDZ促进木本植物再生的基础上,提出TDZ在建立和完善桑树再生体系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TDZ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诱导的桑树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培峰 郑必平 +2 位作者 曾其伟 何宁佳 谈建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8-904,共7页
桑椹菌核病是影响桑椹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新发现的疑似桑椹菌核病的病原真菌。以果桑品种大10为供试材料,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筛选核盘菌侵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分析其功能与代... 桑椹菌核病是影响桑椹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新发现的疑似桑椹菌核病的病原真菌。以果桑品种大10为供试材料,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筛选核盘菌侵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分析其功能与代谢途径。在感染和未感染核盘菌的桑树幼果样品之间检测到了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 226个(上调表达基因1 088个,下调表达基因138个),其中包含33类172个抗性相关基因,35类112个转录因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4个细胞组分(胞外区、细胞壁、外部封装结构、质外体)、6种分子功能(抗氧化活性、酶催化活性、酶调节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营养物质代谢、翻译调控活性等)和6个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植物-病原互作、苯丙氨酸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糖类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选取可能与桑树对核盘菌感染应答相关的Fbox等5个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检测数据与RNA-seq表达谱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阐释桑树应答核盘菌侵染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桑椹菌核病 核盘菌 数字表达谱 基因差异表达 功能注释 KEGG信号通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桑(Morus nigra L.)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其伟 王青 +4 位作者 王旭炜 陈泓宇 赵爱春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613,共8页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以及活性物质的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对黑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以利于对黑桑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黑桑的规模化栽培及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资源分布 生物学特征 繁殖技术 次生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桑树种植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其伟 何宁佳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查阅史料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地考察,较为系统地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植桑热"和桑种分布情况,介绍了桑树在美国的应用现状,对桑树在美国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美国"植桑热"快速兴衰对桑树学科发展... 通过查阅史料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地考察,较为系统地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植桑热"和桑种分布情况,介绍了桑树在美国的应用现状,对桑树在美国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美国"植桑热"快速兴衰对桑树学科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桑树多元化开发利用产业提供积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种植历史 桑种 利用价值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桑树学科发展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
15
作者 曾其伟 《蚕学通讯》 2014年第4期17-17,共1页
2014年11月7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召开"现代桑树学科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蚕学会、农业部种植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大学、... 2014年11月7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召开"现代桑树学科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蚕学会、农业部种植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西南大学共计40余位蚕桑学专家出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了桑树学科的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学 蚕业技术推广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蚕学会 种植业司 浙江省农科院 广东省农科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向仲怀 校长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