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美术出版界推荐艺术家 曾先国
1
作者 曾先国 《美术之友》 2006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过程为导向背景下的高职景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先国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4-8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界也在逐渐博采众长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理论最初是由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于21世纪被我国学者引入,该理论虽被众多人认可,然而在实行中仍旧存在纰漏。景观设计是一... 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界也在逐渐博采众长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理论最初是由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于21世纪被我国学者引入,该理论虽被众多人认可,然而在实行中仍旧存在纰漏。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类的学科,将工作过程导向融入此门学科的课程中,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能够使整体教学产生质变。本文简要说明当前该专业课程现状,分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价值,详细论述该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点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化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先国 周文娟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6期12-14,共3页
针对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结合居住区生态设计原则,从水资源的优化和植物资源的优化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途径,包括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水资源循环利用、乡土植物的利用等,以建设真正的生态居住区。
关键词 生态化 居住区 生态设计 水资源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研究
4
作者 曾先国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6-138,共3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实践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转变培养方式,各大院校均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在其中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此时"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实践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转变培养方式,各大院校均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在其中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此时"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教师的培养。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因此该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双师型”教师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私家庭院空间的植物营造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文娟 曾先国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9期185-186,共2页
从庭院植物的选择、布置及搭配三方面入手,对现代私家庭院的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指出植物的选种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植物的布置应与庭院的风格相协调,达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 植物 庭院 布置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作室为导向的“三站、两室、一坊”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阳 程志永 曾先国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诸多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初期因为没...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诸多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初期因为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在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景观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团队探索出了“三站、两室、一坊”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有其形成背景、具体内容和相关建设经验,可以为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站、两室、一坊” 设计类人才 工作室制 产教互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微小切口手法碎核乳化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曾先国 钟守国 +2 位作者 冯静平 邓强兵 高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99-700,共2页
目的:探讨并观察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合并白内障的3.0mm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悬韧带断裂范围≤120°)合并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I~... 目的:探讨并观察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合并白内障的3.0mm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悬韧带断裂范围≤120°)合并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I~Ⅲ级)的患者于晶状体悬韧带正常处中部作3.0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将核劈开、挤压或搅碎乳化后摘除并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襻顶置入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处中间以复位囊袋,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mo视力0.2~0.4者5眼(19%),0.5~0.8者21眼(81%);晶状体位置不偏心者22眼(85%),轻度偏心(1~2mm)者4眼(15%)。术后24h内眼压升高12眼(46%),2~7d后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对轻中度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合并白内障采用3.0mm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的白内障手法碎核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较为简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 碎核乳化 手法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