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处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曾云记 董健 +1 位作者 周明客 林天旭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3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14—55岁,平均33.5岁,分别行抗炎,窦道搔刮或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保...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3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14—55岁,平均33.5岁,分别行抗炎,窦道搔刮或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效者(9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14—21d。结果:33例中,24例保留内固定物成功;4例取出内固定物后骨折愈合;5例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物取出后,Ⅱ期行内固定植骨术。33例患者随访8—12个月均无复发征象。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一旦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内固定物功能,成功杜绝骨折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肘前方入路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被引量:12
2
作者 连霄 曾云记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3~65...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肘前方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43岁;左侧4例,右侧8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包括手术并发症的分析,运动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12例均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术后检查肘关节均稳定。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4~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6周,无异位骨化、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肘关节屈曲(127.0±5.6)°(120°~135°),伸直(4.2±4.5)°(0°~10°),前臂旋转活动度旋前(86.0±6.1)°(75°~90°),旋后(87.0±6.9)°(80°~10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96分,平均88分,优2例,良10例。结论:肘关节前方入路可以清晰显露Regan-Morrey 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 Ⅲ型外侧Hoffa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连霄 曾云记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 目的 :探讨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2~66岁,平均42岁;左侧5例,右侧7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及CT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结果:1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32周,平均17.2周。术后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及股骨髁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后外侧入路暴露容易,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坚强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锻炼早、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连霄 曾云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237-223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目的观察比较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时间、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7-24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9.2±11.7)min、(118.5±13.6)min;术中出血量(98.2±12.1)ml、(293.2±37.9)ml;骨折愈合时间(12.1±1.3)周、(12.3±1.2)周。切口平均长度(5.5±0.8)cm、(14.2±0.9)cm:手术时间(79.2±11.7)min、(118.5±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2.2%、80.5%,显著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的34.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出血量少,骨折内固定可靠,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沈诚纯 连霄 +1 位作者 孙洪军 曾云记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 目的 :观察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3~67岁,平均46岁;左侧5例,右侧10例;Neer 2部分骨折7例,Neer 3部分骨折8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及CT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包括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的分析。15例均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术后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15例均获随访,时间14~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6周,平均19.1周。术后均无肱骨头坏死、腋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72~94分,平均81分,优2例,良13例。结论:采用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肘前方入路在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连霄 陈庆铖 +3 位作者 潘旭伟 毛新江 邱健 曾云记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7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0月肘前方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23~58岁;左侧5例,右侧10例,双侧1例。MasonⅡ型13例,MasonⅢ型3例...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0月肘前方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23~58岁;左侧5例,右侧10例,双侧1例。MasonⅡ型13例,MasonⅢ型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临床评价包括手术并发症,运动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有14例使用加压螺钉内固定,1例使用微型钢板固定,1例行桡骨头置换。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1~2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异位骨化、神经损伤、肘关节瘢痕挛缩、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影像学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为13.3周。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肘关节平均屈曲123.0°(110°~135°),平均伸直5°(0°~1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旋前84.5°(80°~90°),平均旋后85.0°(80°~9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6~96分,其中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关节前方入路软组织剥离少,桡骨头显露范围大,能直视下复位及固定重建,内固定方向选择更优化,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肘前方入路 肘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