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传质特性的数值分析
1
作者 曾乐翔 裴东号 +1 位作者 王现刚 曹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48,共7页
为了揭示CO_(2)多气泡上升行为和气液传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VOF(流体体积法)多相流模型结合自定义程序,实现气泡流动与传质的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出现了聚并、破碎、自由上升和排斥等相互作用现象,气泡尾... 为了揭示CO_(2)多气泡上升行为和气液传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VOF(流体体积法)多相流模型结合自定义程序,实现气泡流动与传质的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_(2)多气泡上升过程出现了聚并、破碎、自由上升和排斥等相互作用现象,气泡尾流经历对称脱落、过渡态和周期性脱落3个阶段,气泡初始间距、气泡初始大小和液相物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多气泡的运动和传质过程。初始间距较小时气泡易聚并,聚并过程减小了气液接触面积,不利于传质;初始直径较小时气泡运动越不稳定,停留时间长,可以促进气液传质;液相黏度越大阻力越大,抑制了气相在尾流的扩散,不利于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泡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聚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在小儿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展文 曾乐翔 +4 位作者 刘木金 孟哲 罗向阳 李栋方 梁立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18-3920,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在小儿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儿肌肉活检和骨骼肌病理学特点。开放性肌肉活检法取出骨骼肌标本经低温干冰浴法(丙酮)冷冻固定处理后,8μm... 目的:探讨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在小儿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儿肌肉活检和骨骼肌病理学特点。开放性肌肉活检法取出骨骼肌标本经低温干冰浴法(丙酮)冷冻固定处理后,8μm冰冻连续切片行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测分析。结果:36例患儿进行了肌肉活检,肌肉病理诊断统计显示肌源性损害者31例,神经源性损害者4例,不能明确诊断者1例。在肌肉病理特征基础上进一步行相关基因检查,35例(97.22%)患儿得到明确临床诊断。其中肌源性肌损害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20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2例,感染性肌炎2例,皮肌炎2例,多发性肌炎1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C型1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例,先天性肌病1例,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引起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神经源性损害包括脊髓性肌萎缩症2例,癫痫性脑病2例。结论:开展肌肉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小儿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手段,为小儿神经肌肉疾病临床治疗、康复和预后提供关键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活检 神经肌肉疾病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泡群上升过程的CFD-PBM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乐翔 裴东号 曹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60,共6页
为揭示CO_(2)气泡群在方形鼓泡塔中上升过程的气液两相流行为,采用双流体模型耦合PBM(种群平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气泡间的聚并和破碎现象,与部分实验结果相互对比,验证数值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分析入口气速、塔高宽比和入口分... 为揭示CO_(2)气泡群在方形鼓泡塔中上升过程的气液两相流行为,采用双流体模型耦合PBM(种群平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气泡间的聚并和破碎现象,与部分实验结果相互对比,验证数值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分析入口气速、塔高宽比和入口分布器结构对气液流动情况、相含率和液相速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气泡群的上升过程出现了周期性的羽流震荡现象,改变气速会影响塔内气泡羽流的震荡程度;流动过程液相发生湍动,随着塔高宽比增大,液相循环模式实现了从“冷却塔”形式到“交错涡旋”的转变;不同入口结构下相含率分布有差异,大入口的震荡更早到来,但震荡持续时间较小入口结构短。研究CO_(2)气泡群的多相流动规律为鼓泡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泡 两相流动 CFD-PBM 数值模拟 羽流震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