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文平 赵祖安 +1 位作者 白玉红 曾丽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40例,共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用BEHAVE-AD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 目的观察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40例,共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用BEHAVE-AD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末,BEHAVE-AD量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奥氮平组治疗第2周末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利培酮组治疗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8周末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奥氮平起效快,EPS少,更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与分裂症知晓情况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瑛 翟丽 +3 位作者 李凯 李文涓 赵春海 曾丽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6期88-90,95,共4页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分裂症知晓情况的关系。方法 197例解放军第二六一医院精神科病房2009年4月~2011年7月住院的首发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时进行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R)评定。...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分裂症知晓情况的关系。方法 197例解放军第二六一医院精神科病房2009年4月~2011年7月住院的首发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时进行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R)评定。研究指标为家属分裂症知识知晓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家属自评SCL-90-R得分与国内最新常模的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患者家属心理健康与精神分裂症知晓情况的关系。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4个纬度均与SCL-90-R 9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0.35,P<0.01),且SCL-90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6.38~35.78,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家属进行精神分裂症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可能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家属 心理健康 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桂华 曾丽苹 赵祖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6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院内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SANS总分平均为(67.95±8.36)分,SSPI总分平均为(12.30±3.38)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0.96±5.79)分;对照组SANS总分平均为(68.37±8.52)分,SSPI总分平均为(13.21±4.30)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2.44±7.19)分。治疗后研究组SANS总分平均为(48.28±5.70)分,SSPI总分平均为(7.10±5.20)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8.66±5.93)分;对照组SANS总分平均为(69.56±8.60)分,SSPI总分平均为(13.68±4.73)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2.86±7.61)分。治疗后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及自身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工程抗原建立ELISA检测莱姆病特异IgM抗体
4
作者 贾月萍 周国萍 +1 位作者 曾丽苹 高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利用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外膜蛋白C(OspC)建立间接ELISA ,检测莱姆病特异性抗体IgM。方法 基因工程抗原OspC的包被浓度和酶标抗 μ链单抗所用浓度及血清稀释倍数 ,均由方阵滴定法确定 ,并进行精密度、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 目的 利用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外膜蛋白C(OspC)建立间接ELISA ,检测莱姆病特异性抗体IgM。方法 基因工程抗原OspC的包被浓度和酶标抗 μ链单抗所用浓度及血清稀释倍数 ,均由方阵滴定法确定 ,并进行精密度、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和干扰试验。结果 OspC最佳浓度为 15 0 μg/L ,批内平均变异系数 4 6 % ,批间平均变异系数 14 2 % ,用ELISA测定临床已确诊莱姆病 33例 ,5 7例正常体检者 ,同时与进口ELISA试剂盒比较 ,两方法符合率 97 8%。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实验结果可靠 ,是莱姆病早期诊断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外膜蛋白C 莱姆病 IGM抗体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