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i杂质扩散诱导InGaAs/AlGaAs量子阱混杂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翠翠
林楠
+4 位作者
熊聪
曼玉选
赵碧瑶
刘素平
马骁宇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光学灾变损伤(COD)常发生于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前腔面处,极大地影响了激光器的出光功率及寿命。通过杂质诱导量子阱混杂技术使腔面区波长蓝移来制备非吸收窗口是抑制腔面COD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方法。本文选择了Si杂质...
光学灾变损伤(COD)常发生于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前腔面处,极大地影响了激光器的出光功率及寿命。通过杂质诱导量子阱混杂技术使腔面区波长蓝移来制备非吸收窗口是抑制腔面COD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方法。本文选择了Si杂质作为量子阱混杂的诱导源,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生长了InGaAs/AlGaAs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结构、Si杂质扩散层及Si 3 N 4保护层。热退火处理后,Si杂质扩散诱导量子阱区和垒区材料互扩散,量子阱禁带变宽,输出波长发生蓝移。退火会影响外延片的表面形貌,而表面形貌则可能会影响后续封装工艺中电极的制备。结合光学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到825℃/2 h退火条件下约93 nm的最大波长蓝移量,也证明退火对表面形貌的改变,不会影响波长蓝移效果及后续电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光学灾变损伤
量子阱混杂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杂质扩散诱导InGaAs/AlGaAs量子阱混杂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翠翠
林楠
熊聪
曼玉选
赵碧瑶
刘素平
马骁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基金
半导体激光器军民两用基金预研项目(No.41414010302)~~
文摘
光学灾变损伤(COD)常发生于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前腔面处,极大地影响了激光器的出光功率及寿命。通过杂质诱导量子阱混杂技术使腔面区波长蓝移来制备非吸收窗口是抑制腔面COD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方法。本文选择了Si杂质作为量子阱混杂的诱导源,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生长了InGaAs/AlGaAs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结构、Si杂质扩散层及Si 3 N 4保护层。热退火处理后,Si杂质扩散诱导量子阱区和垒区材料互扩散,量子阱禁带变宽,输出波长发生蓝移。退火会影响外延片的表面形貌,而表面形貌则可能会影响后续封装工艺中电极的制备。结合光学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到825℃/2 h退火条件下约93 nm的最大波长蓝移量,也证明退火对表面形貌的改变,不会影响波长蓝移效果及后续电极工艺。
关键词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光学灾变损伤
量子阱混杂
蓝移
Keywords
quantum well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s
catastrophe optical damage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blue shift
分类号
TN24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14.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i杂质扩散诱导InGaAs/AlGaAs量子阱混杂的研究(英文)
刘翠翠
林楠
熊聪
曼玉选
赵碧瑶
刘素平
马骁宇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