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曹裕文
-
机构
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2-87,81,共7页
-
文摘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之后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事情。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的,从上海、北平特别是广州、武汉陷落之后,许多的文人学者纷纷云集桂林,于是桂林便成了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中心。皖南事变是一个转折,由于桂系参与皖南事变,一大批文人志士被迫离开桂林去香港或海外,桂林的抗日文化活动便转入了低落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
关键词
桂系
桂林文化城
李济深
蒋介石
抗日文化运动
李宗仁
文人学者
广西地方
白崇禧
黄旭初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曹裕文
-
机构
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5-60,共6页
-
文摘
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性曹裕文桂林,在八年抗战中享有盛名.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文化城,同时也是国际上一个久负盛名的文化中心,即是说它的抗战文化具有国际性。桂林的抗战文化,其所以具有国际性,是由以下因素构成的。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际性,决定中国抗战的国际...
-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抗战文化运动
桂林文化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文学作品
国际性
《救亡日报》
反侵略斗争
文化工作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新桂系崛起原因探析
- 3
-
-
作者
曹裕文
-
机构
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1-65,共5页
-
文摘
新桂系是地方实力派,曾两度(1925年下半年——1929年夏;1929年冬——1949年底)统治广西,崛起后又把势力伸向全国。新桂系为什么能从一般下级军官发展成为一派大军阀、成为主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巨臂?弄清这个问题,了解他们崛起的原因,对于认识历史现象,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帮助的。那么,新桂系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提出来求教史学界的专家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和地方农业经济近百年来的军阀割据和混战,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产物。
-
关键词
新桂系
崛起原因
李宗仁
陆荣廷
旧桂系
孙中山
广西
李济深
梧州
探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周思来与桂林文化城
- 4
-
-
作者
曹裕文
-
机构
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8-90,共3页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是著名的文化城,这已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它的形成与周恩来有什么关系呢?其作用又如何呢?本文试图就此谈一点粗见,请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桂林文化城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应是周恩来。同时,他是党中央代表、中共南方局书记,全面领导我党在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工作。抗战初期,他曾三次来到桂林,根据我党的策略路线,“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也就是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因此。
-
关键词
桂林文化城
桂系
周恩来
爱国民主人士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团结合作
进步文化
《救亡日报》
西安事变
白崇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