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M-CSF/βhCG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抗小鼠RM-1前列腺癌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曹荣月 常娜 +5 位作者 李曼曼 王云康 吴迪 时宝莹 袁玉婷 龙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并构建含有βh CG基因和m GM-CSF基因的表达载体p ET-28a-m GM-CSF-X10-βh CGCTP37质粒。乳糖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柱DEAE-cellulose进行纯化,并以此融合蛋白致敏从C57BL/6J小鼠...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并构建含有βh CG基因和m GM-CSF基因的表达载体p ET-28a-m GM-CSF-X10-βh CGCTP37质粒。乳糖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柱DEAE-cellulose进行纯化,并以此融合蛋白致敏从C57BL/6J小鼠体内提取的树突状细胞(DC)从而获得DC疫苗。将DC疫苗回输至接种前列腺癌RM-1的C57BL/6J小鼠体内,分组检测。结果显示,DC组和DC与紫杉醇(Pac)联用(DP)组与Pac组相比抗肿瘤效果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DP组的抗肿瘤效果优于DC组。可见构建的新型DC疫苗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且与紫杉醇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HCG MGM-CSF 抗肿瘤 前列腺癌 融合蛋白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荣月 张昕黎 +5 位作者 袁冬平 李曼曼 俞敏霞 马云菲 苗梓韬 龙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HSP65)对Apo E-/-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首先,将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免疫高脂饲喂Apo E-/-小鼠,再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SP65抗体的产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HSP65)对Apo E-/-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首先,将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免疫高脂饲喂Apo E-/-小鼠,再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SP65抗体的产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数量,ELISA检测血清中IL-10、TGF-β1、IL-17和IL-21含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染色法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诱导Apo E-/-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抗HSP65抗体,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IL-10和TGF-β1细胞因子数量明显减少,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和IL-21细胞因子数量明显增加,TC、TG、HDL-C及LDL-C的含量未见改变,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结核分枝杆菌HSP65蛋白能够破坏Apo E-/-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65 动脉粥样硬化 TREG TH17 APOE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抗小鼠H22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帆 胡向兵 +2 位作者 曹荣月 朱学军 刘景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对天花粉蛋白注射液(TCS)抗BALB/c小鼠体内H22肿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移植型H22肝癌小鼠模型,腹腔注射TCS治疗,检测抑瘤率、皮内肿瘤微血管新生等指标,并通过细胞流式分析和体外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 对天花粉蛋白注射液(TCS)抗BALB/c小鼠体内H22肿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移植型H22肝癌小鼠模型,腹腔注射TCS治疗,检测抑瘤率、皮内肿瘤微血管新生等指标,并通过细胞流式分析和体外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TCS治疗组实体瘤重与皮内肿瘤微血管新生数都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1)。证明TCS通过抑制血管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抗小鼠体内H22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H22肝癌 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与纯化(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军 顾凯 +3 位作者 曹荣月 林洁 吴洁 刘景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表达载体(pEDCC),表达并纯化得到人源胰岛素原C肽。方法:将编码截短的门冬酰胺酶突变体(ansB-C),天然C肽,人IgG1铰链区(hinge),额外的酸敏感二肽(DP)以及富含碱性氨基酸的8肽(KRKRKKSR)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分别插入pET28...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表达载体(pEDCC),表达并纯化得到人源胰岛素原C肽。方法:将编码截短的门冬酰胺酶突变体(ansB-C),天然C肽,人IgG1铰链区(hinge),额外的酸敏感二肽(DP)以及富含碱性氨基酸的8肽(KRKRKKSR)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pEDCC。在乳糖的诱导下,融合蛋白ansB-C-hinge-DPKRKRKKSRNGS-GR-C-peptide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洗涤和乙醇分级沉淀纯化后,通过酸水解将PKRKRKKSRNGSGR-C-peptide释放出来。C肽N端14肽用胰蛋白酶切割,通过DE52柱与C-peptide分离。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pEDCC序列正确,融合蛋白经分离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结论:以截短的门冬酰胺酶作为融合伙伴,并以富含碱性氨基酸的8肽调节等电点是一种生产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胰岛素原C肽 基因融合 表达与纯化 门冬酰胺酶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共刺激分子增强自噬小体疫苗诱导的T细胞应答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芸 周镇先 +3 位作者 苗梓韬 李曼曼 曹荣月 龙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9-754,共6页
自噬小体疫苗DRibble被证实可以有效诱导小鼠和人T细胞应答,为了进一步增强DRibble疫苗诱导人T细胞应答的能力,本研究将免疫共刺激分子OX40、CD80和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表达CMV pp65蛋白的LT3-pp65细胞系中,制备3种类型的DRibble疫苗为:C... 自噬小体疫苗DRibble被证实可以有效诱导小鼠和人T细胞应答,为了进一步增强DRibble疫苗诱导人T细胞应答的能力,本研究将免疫共刺激分子OX40、CD80和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表达CMV pp65蛋白的LT3-pp65细胞系中,制备3种类型的DRibble疫苗为:Ctrl/pp65 DRibble、OX40/pp65 DRibble和CD80/pp65 DRibble。通过ELISA法检测不同DRibble疫苗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IL-12的水平,结果显示,OX40/pp65 DRibble和CD80/pp65 DRibble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Ctrl/pp65 DRibble。进一步将3种DRibble疫苗分别刺激树突状细胞后与扩增的CMV特异性T细胞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IFN-γ的T细胞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实验结果显示,与Ctrl/pp65 DRibble相比,OX40/pp65DRibble和CD80/pp65 DRibble诱导CD8+T细胞表达IFN-γ的能力显著增高,OX40/pp65 DRibble和CD80/pp65 DRibble诱导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也显著高于Ctrl/pp65 DRibble。实验证明免疫共刺激分子OX40和CD80修饰均可以加强DRibble疫苗体外诱导人T细胞应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 CD80 自噬小体 T细胞应答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hVEGF121/βhCG与mGM-CSF/βhCG联合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井亮亮 苗梓韬 +4 位作者 李曼曼 叶佳 金亮 曹荣月 龙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探讨m GM-CSF/βh CG(GC)和h VEGF121/βh CG(VC)两种融合蛋白联用对C57BL/6J小鼠RM-1前列腺癌和B16F10黑色素瘤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含有p ET-28a-m GM-CSF-X10-βh CGCTP37和p ET-28a-VEGF-M2-X10-βh C... 探讨m GM-CSF/βh CG(GC)和h VEGF121/βh CG(VC)两种融合蛋白联用对C57BL/6J小鼠RM-1前列腺癌和B16F10黑色素瘤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含有p ET-28a-m GM-CSF-X10-βh CGCTP37和p ET-28a-VEGF-M2-X10-βh CG-CTP37的两个重组菌进行乳糖诱导表达,分离纯化融合蛋白。将两种蛋白制备抗肿瘤蛋白疫苗(VC蛋白疫苗和GC蛋白疫苗),并将两蛋白混合制备联合蛋白疫苗(VGC蛋白疫苗),免疫C57BL/6J接瘤小鼠,测量瘤块生长状态;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以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ELISA检测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FN-γ和抗h VEGF抗体浓度。结果发现,在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模型中,与生理盐水NS组相比,各实验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GC组抗肿瘤效果优于GC组和VC组(P<0.01),且对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抑瘤率分别达到(41.7±0.83)%和(46.4±1.27)%。由此可见,VC和GC两种蛋白联合后,通过发挥抗肿瘤免疫和抗肿瘤血管生成双重作用,高效地抑制了RM-1前列腺癌和B16F10黑色素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 前列腺癌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秦福建 曹荣月 金亮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3-648,共6页
目的通过综述目前新兴的1型糖尿病(T1DM)疗法,为T1DM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eenMedical及知网等检索平台,查阅相关文献42篇,总结近年来T1DM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结果近年来出现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 目的通过综述目前新兴的1型糖尿病(T1DM)疗法,为T1DM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eenMedical及知网等检索平台,查阅相关文献42篇,总结近年来T1DM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结果近年来出现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 inhibitor,SGLTi)、二甲双胍、抗CD3单克隆抗体、闭环胰岛素泵系统、胰岛移植及干细胞治疗等新兴疗法在T1DM的临床前或临床应用中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肠道菌群和胰岛干细胞为人类防治T1DM提供了新的方向。结论除传统胰岛素治疗外,新型治疗方法对未来T1DM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SGLT抑制剂 抗CD3抗体 二甲双胍 闭环胰岛素泵系统 胰岛移植 干细胞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GFP-VEGF6a融合肽的构建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孟雨菡 刘素丽 +4 位作者 张会勇 曹荣月 范晓旭 范豪 刘景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a(VEGF6a)的抗肿瘤及其抑制外周血管生成活性,采用两次加端PCR技术,将VEGF6a片段的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通过GGGS柔性片段融合,连接至pET28a载体,构建GFP-VEGF6a(GFP6a)融合肽E.coli表达菌。GFP6a融合...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a(VEGF6a)的抗肿瘤及其抑制外周血管生成活性,采用两次加端PCR技术,将VEGF6a片段的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通过GGGS柔性片段融合,连接至pET28a载体,构建GFP-VEGF6a(GFP6a)融合肽E.coli表达菌。GFP6a融合肽通过乳糖诱导表达和肝素亲和树脂精制得到。建立皮内和皮下移植型肝癌ICR小鼠模型,验证了VEGF6a抑制肿瘤外周血管及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GFP比较,GFP6a 200 mg/kg组和20 mg/kg组均明显抑制肿瘤外周血管生成,抑制H22肝癌细胞体内生长,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0.9%和56.1%(P<0.01)。本研究显示,VEGF6a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VEGF6a融合肽 H22细胞 肝癌 抑制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G3G6和HST1致敏DC疫苗抗黑色素瘤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睿 王永梅 +4 位作者 蔡铭君 柯学佳 吴越 崇军 曹荣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8-245,共8页
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与胃泌素释放肽(GRP)偶联的融合蛋白(G3G6)和热休克蛋白65(HSP65)与六跨膜前列腺上皮抗原(STEAP1)偶联的融合蛋白(HST1)致敏树突状细胞(DC)的效果和致敏后DC对B16F10黑色素瘤的抑制杀伤作用。利用实验室现... 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与胃泌素释放肽(GRP)偶联的融合蛋白(G3G6)和热休克蛋白65(HSP65)与六跨膜前列腺上皮抗原(STEAP1)偶联的融合蛋白(HST1)致敏树突状细胞(DC)的效果和致敏后DC对B16F10黑色素瘤的抑制杀伤作用。利用实验室现存工程菌表达融合蛋白G3G6和HST1,按未致敏DC(US-DC)组,G3G6融合蛋白致敏DC(G3G6-DC)组,HST1融合蛋白致敏DC(HST1-DC)组和G3G6及HST1联合致敏DC(GH-DC)组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分化成熟,获得融合蛋白致敏的相应DC疫苗。将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以1×10~6个/只移植于C57BL/6J雄性小鼠构建黑色素瘤模型,DC疫苗免疫治疗,体内外实验探究DC疫苗的抗肿瘤药效。流式细胞术分析证明,融合蛋白有效刺激DC分化成熟;动物实验显示,与US-DC组相比,G3G6-DC黑色素瘤抑制率为35.75%,HST1-DC组为34.03%,GH-DC组为55.74%。研究结果初步证明,G3G6-DC和HST1-DC均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且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疫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胃泌素释放肽 六跨膜前列腺上皮抗原 热休克蛋白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甜味蛋白Monellin在E.coli中的表达条件及其对ICR小鼠血糖的影响
10
作者 杨冬梅 王晨璐 +4 位作者 刘嘉健 方越 葛瑛 韩淳致 曹荣月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共6页
实验探究了重组Monellin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甜味阈值确认和血糖值影响实验。实验所用菌种为实验室构建保存的BL21(DE3)-pET28a Monellin菌种,利用不同浓度的乳糖和IPTG诱导该菌种生成目的蛋白,探究其最佳诱导条件,利用镍... 实验探究了重组Monellin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甜味阈值确认和血糖值影响实验。实验所用菌种为实验室构建保存的BL21(DE3)-pET28a Monellin菌种,利用不同浓度的乳糖和IPTG诱导该菌种生成目的蛋白,探究其最佳诱导条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后进行相对甜度和甜味阈值实验,随后设置甜度梯度,对小鼠进行灌胃比较蔗糖和Monellin的升血糖作用及不同浓度Monellin对血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9 mmol/L IPTG诱导5 h的Monellin表达量最多,其甜味阈值为100μg/mL,相对甜度为蔗糖的800倍。灌胃结果表明,Monellin升血糖作用不显著,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对血糖的影响不随其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实验为Monellin在糖尿病等代糖食品市场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蛋白Monellin 诱导条件 镍柱亲和层析 甜味阈值 血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房中照明灯具布置和安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刘贤伦 曹荣月 刘华 《安徽建筑》 200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照明灯具 布置 安装 厂房 工业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房装饰中,室内电线与电器布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刘贤伦 曹荣月 刘华 《安徽建筑》 2000年第3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旧房装饰 室内电线 电器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