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初发脑梗死后失眠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李文磊
徐成成
王永生
曹理璞
姜亚军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失眠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失眠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失眠在不同类型人群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失眠患者与非失眠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150例患者中,73例(48.67%)发生失眠,失眠的形式以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为主。失眠的发生率与性别、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关系密切。失眠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方面较非失眠患者严重(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结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性别、卒中的部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精神状态。
-
关键词
脑梗死
失眠
危险因素
-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insomnia
influential factors
-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杨德富
曹理璞
-
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82-84,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0092)
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APD)
-
文摘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
关键词
失眠
肝郁
柴胡疏肝散
-
Keywords
insomnia
liver-Q/stagnation pattern
ChaiHu ShuGan powder
-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调气法结合情志疗法论治中风后抑郁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柏久莲
马天牧
汪永胜
曹理璞
符为民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685-1687,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134号)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6]6号)
-
文摘
中风后抑郁是指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是脑卒中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继发症之一,发病率颇高。现代中医名家大多从窍闭神匿、肝肾亏虚、痰瘀内结、肝气郁结等方面论治该病。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张正气亏虚是其发病之基本条件,风与气相搏结为其关键病理因素,气机郁滞是导致其进一步发展及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以补正气,疏风气,行滞气,畅情志为主要治疗思路,主张以顺气解郁汤为基础的调气法,与中医情志疗法相结合来论治该病,从而使郁结得解,疾病向愈。
-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调气法
情志疗法
顺气解郁汤
郁证
风气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