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V毒素和硒对软骨细胞CD_(44)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曹珮华 曹峻岭 +2 位作者 曹励民 杨亚娟 李蔚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KBD)的发病机制。方法取4月龄引产胎儿软骨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并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不处理,加硒组加入硒浓度为0.1 mg/L,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NIV)组加入NIV毒素使终质量浓度为0.1 mg/L,联合组加硒和NIV毒素,... 目的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KBD)的发病机制。方法取4月龄引产胎儿软骨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并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不处理,加硒组加入硒浓度为0.1 mg/L,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NIV)组加入NIV毒素使终质量浓度为0.1 mg/L,联合组加硒和NIV毒素,浓度同上。RT-PCR法检测各组CD44 mRNA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表面CD44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可溶性CD44(sCD44)水平。结果 NIV组、联合组软骨细胞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加硒组(P均<0.05)。与NIV组比较,联合组CD44表达有所降低,但不明显。NIV组细胞培养液中溶解的sCD44水平最高,其次为联合组,对照组水平最低。结论 NIV毒素和硒能影响软骨细胞CD44的代谢,这可能是造成软骨细胞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 CD44 大骨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调节JNK信号通路对抗GBM肾炎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段丽萍 乔霞 +1 位作者 乔璐璐 曹珮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苦豆子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苦豆子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给予... 目的:研究苦豆子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苦豆子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给予大鼠兔抗大鼠GBM血清的方法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然后根据大鼠体重按照1 g/kg、2 g/kg、4 g/kg灌胃给予大鼠苦豆子提取物,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 d,并于给药第14天和21天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TNF-α、IL-6及IL-1β水平,血清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大鼠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组织JNK、p-JNK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Jun及AP-1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豆子各剂量组大鼠24 h尿量显著增加(P<0.05),24 h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及其血浆TNF-α、IL-6及IL-1β水平、肾组织JNK及p-JNK水平、c-Jun及AP-1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苦豆子能够改善抗GBM肾炎大鼠的疾病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抗GBM肾炎大鼠体内J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JN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