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醋制后对体外生物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沈炜 屠珏 曹灵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醋制后的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雷公藤醋制后对小鼠脾淋巴细胞、L-02肝细胞和绿猴肾细胞(cos-7)增殖的影响。结果雷公藤醋制饮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空白组(P〈0.05,n=... 目的:研究雷公藤醋制后的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雷公藤醋制后对小鼠脾淋巴细胞、L-02肝细胞和绿猴肾细胞(cos-7)增殖的影响。结果雷公藤醋制饮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空白组(P〈0.05,n=6);雷公藤醋制饮片对L-02人肝细胞和cos-7肾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小于未醋制的雷公藤(P〈0.05,n=6)。结论雷公藤醋制具有减毒作用,但仍然保持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制 雷公藤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探讨经方人工智能研究路径
2
作者 刘畅 瞿溢谦 +2 位作者 李煜 曹灵勇 林树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9-985,共7页
分析了经方理论与图论的相关性,提出基于图论的经方人工智能(AI)研究路径,从逻辑推理和命题逻辑角度分析图论与经方理论、思维的相关性,提出可行的研究路径。图论的应用能解决经方智能化研究中的知识表示问题,图的属性和度量方法有助于... 分析了经方理论与图论的相关性,提出基于图论的经方人工智能(AI)研究路径,从逻辑推理和命题逻辑角度分析图论与经方理论、思维的相关性,提出可行的研究路径。图论的应用能解决经方智能化研究中的知识表示问题,图的属性和度量方法有助于从中医思维出发进行知识发现,图的矩阵表示和图连通性能为经方智能辅助诊疗模型融入领域知识,提升模型效率。图论可为经方AI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图论的知识图谱等研究技术可为经方AI研究中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图论 人工智能 六经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52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建辉 曹灵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2例成功接受冠脉内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西药口服防治,治疗组在服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2例成功接受冠脉内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西药口服防治,治疗组在服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对其心绞痛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以及治疗组西药减量及停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祛痰中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术 再狭窄 益气活血祛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理中汤对脾虚泄泻的治疗机制
4
作者 王圣隆 吴丽萍 曹灵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73-374,共2页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原为丸剂,又名“人参汤”,由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组成,是治疗太阴脾胃阳虚,寒湿内盛的主方,具有温中散寒,健补脾胃,温运中焦的功能。
关键词 治疗机 理中汤 脾虚泄泻 肠道菌群 《伤寒论》 脾胃阳虚 温中散寒 人参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经的体质学理论对消瘅的浅析
5
作者 杨俊毅 王圣隆 曹灵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566-567,共2页
《灵枢·五变》中,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人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出汗,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 《灵枢·五变》中,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人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出汗,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即是说,不同的人在感受了外在邪气的时候,病邪会根据人体内在体质而发生一定的“从化”现象,并在下文中提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学 消瘅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3 位作者 黄永凯 曹灵勇 谷焕鹏 章剑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2期704-706,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外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临床上筛选 4 5例SLE患者 ,随机分成单用激素组和激素并用狼疮定组 ,利用微循环图像分析仪检测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情况 ;同时选用 30只小鼠进行实验研究 ,随机分成... 目的 :研究中药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外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临床上筛选 4 5例SLE患者 ,随机分成单用激素组和激素并用狼疮定组 ,利用微循环图像分析仪检测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情况 ;同时选用 30只小鼠进行实验研究 ,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和正常组 ,对比观察用药前后耳廓微循环情况变化。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 ,SLE患者的甲襞管襻形态、流速和出血、渗出等方面的总积分值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激素并用狼疮定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用激素组 (P <0 .0 5 )。实验研究表明 ,治疗后中药组小鼠耳廓细动脉管径呈扩张趋势 ,毛细血管开放数明显增多 ,而西药组相反。结论 :狼疮定能明显减轻SLE外周微循环障碍 ,改善其瘀血病理状态 ,从而有利于提高激素等西药对SLE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微循环 狼疮定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