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永恒作品——星境·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艺术设计
1
作者 曹永恒 萧闵凯(指导)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3期140-140,共1页
设计说明:该项目是一处室外展览空间设计,旨在体现湖州的文化内涵,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游者在参观时得到一种全新的观赏体验。展柜及展台主要由大小不一的立方体构成,主要展品为湖笔、湖丝、湖书等湖州特色物件。设计灵... 设计说明:该项目是一处室外展览空间设计,旨在体现湖州的文化内涵,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游者在参观时得到一种全新的观赏体验。展柜及展台主要由大小不一的立方体构成,主要展品为湖笔、湖丝、湖书等湖州特色物件。设计灵感主要源自孔明灯和湖州丝绸,主要材料为不锈钢、玻璃、亚克力等,易于场景的搭建与拆除,便于物品更换,最终形成一处适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室外展览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湖丝 展览空间 设计说明 公共艺术设计 亚克力 展柜 孔明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舰艇编队频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能军 曹永恒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论文通过对认知无线电技术和通信频谱监测现状介绍,结合两栖作战编队编成特点和通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舰艇编队的的分级集中频谱监测方法,通过并行监测和判断检验的方式,提高通信频谱监测的效率,实现频谱资源的优势利用和电磁干扰环境... 论文通过对认知无线电技术和通信频谱监测现状介绍,结合两栖作战编队编成特点和通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舰艇编队的的分级集中频谱监测方法,通过并行监测和判断检验的方式,提高通信频谱监测的效率,实现频谱资源的优势利用和电磁干扰环境下通信的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通信 频谱监测 分级集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操舵控制系统余度管理技术
3
作者 曹永恒 黄文斌 +3 位作者 黄晶 孙灵远 任元洲 罗勇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为提高船舶操舵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采用四通道余度管理技术,4套操舵控制箱互为备份,通过数据交叉链路和控制指令表决处理的冗余设计,当N(N≤3)套操舵控制箱发生故障下,保证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并可靠工作。该技术在大型船舶自动操舵仪... 为提高船舶操舵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采用四通道余度管理技术,4套操舵控制箱互为备份,通过数据交叉链路和控制指令表决处理的冗余设计,当N(N≤3)套操舵控制箱发生故障下,保证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并可靠工作。该技术在大型船舶自动操舵仪和无人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管理 操舵控制 自动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小型化超短波刀型天线设计
4
作者 曹永恒 李文华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论文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小型化的超短波刀型天线。首先,采用开引流缝隙的方法,不仅能有效拓展天线的阻抗带宽,还能实现天线的小型化(0.11λ×0.08λ);其次,通过引入断流缝隙,实现了天线输入阻抗虚部的容性化,便于集总元件的加载。最... 论文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小型化的超短波刀型天线。首先,采用开引流缝隙的方法,不仅能有效拓展天线的阻抗带宽,还能实现天线的小型化(0.11λ×0.08λ);其次,通过引入断流缝隙,实现了天线输入阻抗虚部的容性化,便于集总元件的加载。最后,设计了一款适用于该天线的宽带匹配网络,实现了天线在30MHz~88MHz的全频段匹配。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30MHz~88MHz频带驻波比小于3.5,水平方向增益在-10dBi左右,且具有良好的水平面全向辐射特性。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加工了超短波天线缩比模型进行测试,仿真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小型化 超短波天线 缩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脱色回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永恒 朱泉 +1 位作者 李世琪 严涌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脱色剂TX1217对活性染料染色残液进行脱色,探讨了脱色剂用量、脱色液p H值、脱色温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将脱色后的溶液用以回用染色,并对染出织物的K/S值、△E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剂TX1217用量... 采用脱色剂TX1217对活性染料染色残液进行脱色,探讨了脱色剂用量、脱色液p H值、脱色温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将脱色后的溶液用以回用染色,并对染出织物的K/S值、△E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剂TX1217用量为3.3%、染色残液p H值为2.0~3.0、在室温下搅拌30min;染色残液多次重复回用试验表明,将脱色后的溶液用于中深色染色,回用水染色效果与新鲜水染色效果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染色残液 脱色回用 染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NS/GPS/CNS的联邦滤波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红松 曹永恒 +2 位作者 郝强 尹洪亮 杨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131,共4页
为解决传统INS/GPS两组合算法输出姿态精度低、长时间精度发散的问题,本文采用INS/GPS/CNS三组合的方式,结合联邦滤波器设计思路,提出一种基于INS/GPS/CNS的联邦滤波算法,以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平台失准角作为观测量,通过设计INS/GPS/... 为解决传统INS/GPS两组合算法输出姿态精度低、长时间精度发散的问题,本文采用INS/GPS/CNS三组合的方式,结合联邦滤波器设计思路,提出一种基于INS/GPS/CNS的联邦滤波算法,以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平台失准角作为观测量,通过设计INS/GPS/CNS三组合系统,对算法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INS/GPS两组合算法,平台失准角精度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且算法收敛、稳定、容错性强,工程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GPS/CNS 联邦滤波 平台误差角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链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开金 李光所 曹永恒 《船舶》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随着中国海外贸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海洋权益的现状,中国进一步感受到岛链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潜在与现实影响。地理岛屿带的存在是客观的,美国的“岛链战略”存在也是现实的,要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海洋权益和国家统一... 随着中国海外贸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海洋权益的现状,中国进一步感受到岛链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潜在与现实影响。地理岛屿带的存在是客观的,美国的“岛链战略”存在也是现实的,要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海洋权益和国家统一,就不得不面对“岛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链 海上运输 海洋权益 安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色残液的循环回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严涌 桂荣娜 +2 位作者 曹永恒 易兵 李世琪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1-34,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工艺,即利用活性染料染色残液中的水解染料对锦纶进行染色;染锦纶后的残液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以除去残余染料,再将剩余的高浓电解质溶液回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形成一个完整的充分利用各种染色废料的闭合... 开发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工艺,即利用活性染料染色残液中的水解染料对锦纶进行染色;染锦纶后的残液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以除去残余染料,再将剩余的高浓电解质溶液回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形成一个完整的充分利用各种染色废料的闭合系统。优化了活性染料染色残液锦纶染色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与自来水染色布相比,回用染色棉织物布样的色光相当,色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染色 残液 脱色 回用 锦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的低温练漂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姜佳丽 王深喜 +3 位作者 沈华 曹永恒 肖广智 朱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0,共3页
低温练漂是棉针织前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探讨影响低温练漂效果的工艺参数,分析低温工艺在染色效果方面与常规工艺的差异,给出了低温练漂的推荐工艺。结果表明,低温练漂工艺各项指标可以满足后续加工的需求,染色效果理想,节能... 低温练漂是棉针织前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探讨影响低温练漂效果的工艺参数,分析低温工艺在染色效果方面与常规工艺的差异,给出了低温练漂的推荐工艺。结果表明,低温练漂工艺各项指标可以满足后续加工的需求,染色效果理想,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漂 低温 针织物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佳丽 曹永恒 +3 位作者 龚佳佳 李世琪 郭玉良 朱泉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45,共3页
低温皂洗是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探讨了皂洗剂类型、皂洗温度、皂洗时间、助剂用量、工作液pH等对皂洗效果的影响,在低温皂洗剂DM-1542用量为2-3g/L,皂洗温度60℃,皂洗时间30min,pH=10的工艺条件下,染色后... 低温皂洗是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探讨了皂洗剂类型、皂洗温度、皂洗时间、助剂用量、工作液pH等对皂洗效果的影响,在低温皂洗剂DM-1542用量为2-3g/L,皂洗温度60℃,皂洗时间30min,pH=10的工艺条件下,染色后的皂洗牢度可达到常规高温工艺的水平,且皂洗后织物得色量略高于常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低温皂洗剂 皂洗牢度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闭路广播电视系统在舰船上的应用
11
作者 杨少敏 曹永恒 《船舶》 2006年第5期39-42,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船用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及电视信号的质量,对电视接收天线的方向性问题给予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最后结合卫星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指出了未来船用电视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船用广播电视系统 全方向全频道接收 全自动跟踪 数字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水洗牢度的提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永恒 龚佳佳 +1 位作者 李世琪 朱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41,共4页
探讨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后清洗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清洗工艺、热定形温度、后整理助剂对涤纶织物耐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涤棉皂洗剂与涤纶牢度提升剂DM-1593配合使用,其清洗效果好于传统还原清洗工艺。不同后整理助剂对涤纶... 探讨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后清洗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清洗工艺、热定形温度、后整理助剂对涤纶织物耐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涤棉皂洗剂与涤纶牢度提升剂DM-1593配合使用,其清洗效果好于传统还原清洗工艺。不同后整理助剂对涤纶定形后的色牢度影响较大,涤纶牢度提升剂DM-2561明显有助于提高涤纶成品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清洗 热定形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纯棉针织物数码印花的树脂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永恒 李世琪 +2 位作者 吴秋月 周光勇 邓东海 《针织工业》 2017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低甲醛树脂DM-3510为棉针织物数码印花的预处理剂,开发了纯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墨水数码印花工艺。考察了低甲醛树脂DM-3510用量、烘干温度、汽蒸时间对印花效果的影响,并与纯棉针织物常规活性染料数码印花常规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以低甲醛树脂DM-3510为棉针织物数码印花的预处理剂,开发了纯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墨水数码印花工艺。考察了低甲醛树脂DM-3510用量、烘干温度、汽蒸时间对印花效果的影响,并与纯棉针织物常规活性染料数码印花常规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脂预处理工艺的最优条件为低甲醛树脂DM-3510用量为120 g/L、催化剂C-8用量为30 g/L、烘干温度为80℃、汽蒸时间为10 min;此时印制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略高于常规工艺,且织物获得了很好的防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预处理 数码印花 棉针织物 固色率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永恒 《兰台内外》 2022年第3期39-41,共3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保部门应将档案数字化管理作为社保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树立大数据思维,积极推进社保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解决社保档案在管理和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人员、制度、机制等角...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保部门应将档案数字化管理作为社保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树立大数据思维,积极推进社保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解决社保档案在管理和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人员、制度、机制等角度出发,对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内容进行创新,提升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保档案 数字化管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分散染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明明 易兵 +2 位作者 曹永恒 李世琪 汪南方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24,29,共5页
超仿棉是一种兼有涤纶和棉优良特性的新型聚酯纤维,其顶破强力和吸湿性能与棉相似。采用分散染料对超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液p H值、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以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染色工艺:分... 超仿棉是一种兼有涤纶和棉优良特性的新型聚酯纤维,其顶破强力和吸湿性能与棉相似。采用分散染料对超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液p H值、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以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染色工艺:分散染料1%(omf),p H值为5,120℃染色30 min。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达到了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超仿棉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广智 曹永恒 +1 位作者 郭玉良 朱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22,共3页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预处理,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借助液相色谱考察改性过程,确定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DM-1901K100g/L,非离子渗透剂DM-1230 2g/L,烧碱25g/L,冷堆12h。改性棉纤维的染色可采用活性染料或直接染料,改性...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预处理,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借助液相色谱考察改性过程,确定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DM-1901K100g/L,非离子渗透剂DM-1230 2g/L,烧碱25g/L,冷堆12h。改性棉纤维的染色可采用活性染料或直接染料,改性棉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较常规工艺高20%以上,日晒牢度相当,皂洗牢度普遍提高1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直接染料 阳离子改性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概念高能武器上舰谈发展全电力战舰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永恒 《船舶》 2008年第4期5-7,15,共4页
介绍了当今出现的几种典型新概念高能武器的现状及其装舰的关键技术,并由此出发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指出发展全电力舰非常必要。
关键词 电力推进 全电力舰 新概念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F萃取法研究皂洗温度对活性染料水解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佳佳 曹永恒 +1 位作者 李世琪 朱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2,共3页
通过DMF萃取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纯棉针织物进行脱色处理,并萃取皂洗后产生的水解染料,研究皂洗温度对活性染料的水解破坏作用。测试并比较了不同皂洗温度对染色深度以及已固着在织物上染料的水解总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皂洗温度对耐洗色牢... 通过DMF萃取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纯棉针织物进行脱色处理,并萃取皂洗后产生的水解染料,研究皂洗温度对活性染料的水解破坏作用。测试并比较了不同皂洗温度对染色深度以及已固着在织物上染料的水解总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皂洗温度对耐洗色牢度和水渍牢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皂洗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皂洗温度的升高,染色深度显著降低,皂洗时产生的水解破坏染料总量逐渐增加;皂洗工艺温度在95℃左右时,其耐洗色牢度以及水渍牢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萃取法 皂洗温度 活性染料 水解 染色深度 耐洗色牢度 水渍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低压煤层水平井密集多簇压裂高效开发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运兴 石玢 +4 位作者 田林 李丰亮 曹永恒 董轼 周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12-3521,共10页
我国煤储层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煤层气井产量普遍偏低,高效抽采技术是我国煤层气行业和煤矿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技术难题。以山西大宁井田低渗低压的3号煤层为对象,研发了水平井密集多簇压裂高效开发技术,并进行了工... 我国煤储层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煤层气井产量普遍偏低,高效抽采技术是我国煤层气行业和煤矿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技术难题。以山西大宁井田低渗低压的3号煤层为对象,研发了水平井密集多簇压裂高效开发技术,并进行了工程试验,获得了高产开发效果。结果表明:①试验井LDP-02所在区段煤层的平均渗透率0.112×10-15 m^2,储层压力梯度3.7 kPa/m,多分支水平井平均日产量800~1000 m^3,直井平均日产362 m^3左右,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储层特征。②产能模拟预测表明,采用15~25 m的簇间距,经过3.85~5.95 a排采,两簇裂缝末端中间位置煤层瓦斯含量可降低至8 m^3/t,满足煤矿生产要求;单段压裂可形成4簇有效裂缝,在液量1000 m^3、砂量50 m^3、排量10 m^3/min的条件下,单簇裂缝半长为64.1 m。③LDP-02井为一组U型水平井,水平井煤层段长920 m,分10段38簇压裂,每段3~4簇,簇间距11~23 m。④排采生产893 d,其中产气687 d,气产量长期稳定16000 m^3/d,已累计产气890×104 m^3,平均日产12955 m^3,日产量是同区段直井的20~36倍,是同井场多分支水平井的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低压 煤层气 水平井 多簇压裂 高效抽采 大宁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低产井高压氮气闷井增产改造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曹运兴 石玢 +5 位作者 周丹 吴海明 刘同吉 田林 曹永恒 贾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56-2565,共10页
我国煤层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低产煤层气井普遍存在。低产井增产改造是中国煤层气行业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瓶颈技术难题。本文所研究的低产井是指投产后经过一个时期排采生产,储层水和煤层气已经大量产出,气产量较低的生产井。这... 我国煤层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低产煤层气井普遍存在。低产井增产改造是中国煤层气行业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瓶颈技术难题。本文所研究的低产井是指投产后经过一个时期排采生产,储层水和煤层气已经大量产出,气产量较低的生产井。这类低产井的一个重要储层属性是双低压特征,即低水压和低气压。针对这类双低压低产井,研究开发了高压氮气闷井储层保护型增产改造技术,并在潞安矿区余吾井田进行了工程试验,获得了预期增产效果。余吾井田山西组3号煤层区域上为低压低渗储层,煤层气井的产量普遍偏低。两口试验井LA-011和LA-016于2008年投产,经过4 a的排采生产,平均日产量只有31 m 3 /d和20 m 3 /d;两井各进行过一次水力压裂二次改造,增产效果仍不明显。两口井试验前的储层压力梯度只有1.0 kPa/m左右,具有典型的低压低产特征。高压氮气闷井增产改造试验于2012年10月进行,分别泵注高压氮气34 800 m 3 和 44 960 m 3 ,泵注结束后关井闷压92 h和112 h,在井口压力降低到1.0 MPa以下时开井排采。在高压氮气闷井期间,实时监测了试验井周边邻井的套压变化,分析高压氮气在煤层中的运移方向,试验结束后进行了1~3 a的排采生产。结果表明:①在高压氮气泵注阶段,位于不同方向邻井的套压不同程度升高,这一方面表明高压氮气具有区域性面状穿透扩展和造缝现象,并清晰指示了高压氮气在煤层中的造缝穿透运移方向,而且高压氮气新生裂缝扩展方向不再受控于原始的区域地应力场方向,主要与排采后均化的局部地应力场有关。②试验前后同一时间段的产量对比表明,氮气闷井改造具有“单井改造,多井增产”的区域性增产效果:即2井(LA-011和LA-016)改造,受到影响的5口井(LA-011,LA-016,LA-013,LA-014和LA-015)同时增产。③增产效果显著,两口试验井日产气增加1.2~8.9倍,3口邻井日产气增加1.4~3.7倍。高压氮气闷井技术是低压低产井改造增产的有效技术,对煤层气低压低产井增产改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产井 低压低渗 氮气闷井 增产改造 潞安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