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栋 张文召 梁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34例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为发生组(56例)、未发生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34例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为发生组(56例)、未发生组(7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认知障碍与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评分(ARWMC)相关性。发生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WML病变分为非病变者36例、病变者20例,并分析WML病变者、非病变者血清学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认知障碍并发WML的预测价值。结果CI患者认知障碍与入院时ARWMC评分存在线性关系(P=0.005),且认知障碍与入院时ARWMC评分呈正相关(r=0.485,P<0.001)。病变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重度颈动脉狭窄占比、多梗死灶占比高于非病变者,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高于非病变者(P<0.05)。高龄、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多梗死灶及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升高均为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认知障碍并发WML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RBP、Galectin-3、IL-33单独预测(P<0.05)。结论CI患者认知障碍与WML呈正相关,年龄增长、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多梗死灶及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升高是影响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认知障碍并发WML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脑白质病变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铝柱层析法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1 位作者 王兴国 刘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3,共3页
研究了三氧化二铝柱层析法 ,以 95 %乙醇为洗脱剂从大豆磷脂中分离磷脂酰胆碱的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使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及柱上的洗脱得率达 90 %以上。为用色谱法工业化生产磷脂酰胆碱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 三氧化二铝柱层析法 大豆磷脂 洗脱剂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醇对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1 位作者 王兴国 蒋大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研究了低碳醇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 ,指出低温、低乙醇浓度有利于对磷脂酰胆碱的选择性。
关键词 磷脂酰胆胺 磷脂酰乙醇胺 分离 大豆磷脂 低碳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30
4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3,共2页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 /乙醇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温度 4 0℃- 6 0℃ ,压力在 15MPa - 2 5MPa ,乙醇浓度在 2 % - 2 0 %之间 ,较低的温度 ,较高的压力和较高的乙醇浓度有利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提高。在温度 4 0℃、压...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 /乙醇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温度 4 0℃- 6 0℃ ,压力在 15MPa - 2 5MPa ,乙醇浓度在 2 % - 2 0 %之间 ,较低的温度 ,较高的压力和较高的乙醇浓度有利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提高。在温度 4 0℃、压力 2 5MPa、乙醇浓度 15 % (v/v)下 ,磷脂酰胆碱含量可达 89% (TLC扫描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分离 大豆磷脂酰胆碱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酰胆碱分子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9-52,共4页
研究了HPLC TLC/HPLC MS对大豆磷脂酰胆碱中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的分离鉴定方法 ,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的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 ,并通过MS能对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加以鉴定。在用HPLC对不同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分离后 ,可以进一步... 研究了HPLC TLC/HPLC MS对大豆磷脂酰胆碱中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的分离鉴定方法 ,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的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 ,并通过MS能对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加以鉴定。在用HPLC对不同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分离后 ,可以进一步对不同分子种类的磷脂酰胆碱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用于PC 90的分子类型研究 ,得到在PC 90中至少含有 18∶2 / 18∶2 PC ,18∶3/ 18∶3 PC ,16∶0 / 18∶2 PC ,16∶0 / 18∶3 PC和 16∶0 / 18∶1 PC等 5种分子类型 ,并在 2 0 5nm归一化法测得 18∶2 / 18∶2 PC含量为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酰胆碱 分子类型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 鉴定方法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下降状态下的旋翼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栋 曹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1-647,共7页
应用激励盘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结合动量叶素理论,计算了旋翼在垂直下降时的流场特征与气动性能.计算过程中,旋翼载荷被描绘成沿桨盘径向分布、与当地流动参数相关的压力源项.在直角坐标系中,... 应用激励盘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结合动量叶素理论,计算了旋翼在垂直下降时的流场特征与气动性能.计算过程中,旋翼载荷被描绘成沿桨盘径向分布、与当地流动参数相关的压力源项.在直角坐标系中,运用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求解了定常不可压N-S(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模型为S-A(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模型,重点使用诱导速度经验公式计算出了压力源项.旋翼流场模拟结果和性能预计结果同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这种CFD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旋翼下降飞行时的空气流动特性,为进一步的涡环状态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垂直下降飞行 激励盘 诱导速度 涡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柱层析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1 位作者 王兴国 刘悦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对柱层析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影响 ,为工业化色谱法生产磷脂酰胆碱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在不同洗脱体积下得到的样品 ,其磷脂酰胆碱的质量分数为 6 0 %~ 10 0 % .
关键词 乙醇 柱层析分离 大豆磷脂 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醇溶性磷脂浸出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4-37,共4页
针对含水醇类、较高温度和较小料液比时以粉末磷脂为原料浸出醇溶性磷脂 ,浸出过程中常有磷脂分散不好的情况 ,采用分散剂分散粉末磷脂来提高醇溶性磷脂的传质效率 ,考察了不经分散剂分散和经分散剂分散的磷脂浸出动力学行为 ,并分别得... 针对含水醇类、较高温度和较小料液比时以粉末磷脂为原料浸出醇溶性磷脂 ,浸出过程中常有磷脂分散不好的情况 ,采用分散剂分散粉末磷脂来提高醇溶性磷脂的传质效率 ,考察了不经分散剂分散和经分散剂分散的磷脂浸出动力学行为 ,并分别得到了它们的动力学方程 :- dqdt=0 0 0 719e- 0 0 55t(不加分散剂 ) ,- dqdt=0 0 0 4 91e- 0 0 74 2t(砂 - 10 0为分散剂 ) ,- dqdt=0 0 2 2 0 8e- 0 0 52 2t(糊精为分散剂 )。研究结果表明 ,经分散剂分散的磷脂可大大提高醇溶性磷脂的浸出速率和有效浸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粉末磷脂 传质效率 小料 含水 料液比 醇类 动力学研究 研究结果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D及非水相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栋 史苏佳 +1 位作者 章永刚 冒小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1-323,共3页
介绍了磷脂酶D(PLD)的结构、活性影响因素及在非水相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磷脂酶D 碱基交换 非水相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蓖麻油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栋 史苏佳 方伟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58,共4页
研究了脱水蓖麻油的制取中,催化剂 Cu S O4, H3 P O4 , Na H S O4 的催化效果及助剂 Na H S O3 对防止副产物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并通过条件优化得到了以 Na H S O4 为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 研究了脱水蓖麻油的制取中,催化剂 Cu S O4, H3 P O4 , Na H S O4 的催化效果及助剂 Na H S O3 对防止副产物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并通过条件优化得到了以 Na H S O4 为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产品最终指标符合美国 A S T M 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催化剂 涂料脱水蓖麻油 D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醇溶性磷脂制备中浸提温度对产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栋 童军茂 +2 位作者 田红磊 邓紫新 王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4-285,289,共3页
考察了大豆醇溶性磷脂制备中,浸提温度对醇溶性磷脂产品酸值、过氧化值、磷含量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95%乙醇作为浸提溶剂时,其浸提温度不宜太高,浸提温度最好控制在40℃,结合氮气驱氧,能较好地控制大豆醇溶性磷脂的品质指标。
关键词 磷脂 浸提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LD法分离测定大豆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3-45,共3页
通过HPLC-ELSD对大豆磷脂中的大豆磷脂酰胆碱进行了分离和检测。使用硅胶柱,以三氯甲烷-甲醇(88/12,V/V)为流动相,大豆磷脂酰胆碱在10 min内出峰。该法具有比HPLC- UV有更少的干扰、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节省时间,同时该法具有良好的... 通过HPLC-ELSD对大豆磷脂中的大豆磷脂酰胆碱进行了分离和检测。使用硅胶柱,以三氯甲烷-甲醇(88/12,V/V)为流动相,大豆磷脂酰胆碱在10 min内出峰。该法具有比HPLC- UV有更少的干扰、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节省时间,同时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分析准确度和分析精密度。该法可以方便地检测大豆磷脂中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磷脂酰胆碱 HPLC—ES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乳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栋 宋文明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65-68,共4页
报道了一种鱼油乳液的制取工艺 ,采用混合乳化剂和乳粉可制得乳化稳定性较好的鱼油乳液 .考察了β
关键词 鱼油 稳定性 乳化液 鱼油腥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结构、性质、功能及研究现状(1) 被引量:53
14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2004年第5期3-6,共4页
该文较系统介绍磷脂的性质,种类,不同种类磷脂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高品质磷脂制备方法进展;并对各种磷脂在医药、食品和非食品上应用进行较详细归纳总结,最后针对我国是磷脂大国现状,提出加强磷脂研究重要性。
关键词 磷脂 磷脂酰胆碱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结构、性质、功能及研究现状(2)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2004年第6期13-16,共4页
3.4预防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是心脏病最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能使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20%.Wojeicki等研究也发现PPC能增加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13~15].同时磷脂... 3.4预防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是心脏病最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能使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20%.Wojeicki等研究也发现PPC能增加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13~15].同时磷脂在血浆中起着乳化剂作用,使动脉壁内胆固醇易于排至血浆,并从血浆进入肝脏后排出体外.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冠心病患者服用磷脂16周后,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德国科研人员曾在20万军队中观测,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同时也食用一定量卵磷脂,一年半后,未发现血中胆固醇升高,有的还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结构 性质 保健功能 疾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及磷脂酰胆碱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26
16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2002年第11期23-24,共2页
本文研究了磷脂的生物学功能及机理,认为在磷脂中,磷脂酰胆碱是最值得关注的磷脂之一。
关键词 生物学功能 磷脂 磷脂酰胆碱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营养性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曹栋 章立群 《粮食与油脂》 2000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叙述了抗氧剂的概况及新型营养性抗氧化剂L-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棕榈酸酯 抗氧剂 食品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TLC/HPLC-MS法分离、鉴定与测定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2-445,共4页
应用HPLC/HPLC-MS研究了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测定方法,磷脂样品首先经过HPLC分离得到磷脂酰胆碱,该磷脂酰胆碱再进一步通过不同的HPLC系统分离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并通过标准样品和质谱进行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定性。定量方法通过标... 应用HPLC/HPLC-MS研究了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测定方法,磷脂样品首先经过HPLC分离得到磷脂酰胆碱,该磷脂酰胆碱再进一步通过不同的HPLC系统分离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并通过标准样品和质谱进行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定性。定量方法通过标准样品外标法定量,由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可知,该方法用来测定一般磷脂样品和磷脂酰胆碱样品中的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方法准确、可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胆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栋 孙福生 范春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52-55,62,共5页
目的探讨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清洁手术进行回顾性调查,按月份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率。以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互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 目的探讨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清洁手术进行回顾性调查,按月份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切口感染率。以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互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散点图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数转换前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196,P=0.36>0.05。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数转换后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069,P=0.75>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对数转换与否,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均无相关性。从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散点图也可以看出,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无相关性。结论降低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并不导致切口感染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手术 抗菌药物使用率 切口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营养性抗氧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栋 章立群 《粮食与油脂》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研究了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猪油,大豆油,菜籽油及鱼油中抗氧化情况,并与其它抗氧剂作比较,结果显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一种良好的油脂稳定剂。
关键词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抗氧剂 油脂 抗氧化性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