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村土地再延包治理结构选择的实践检验
- 1
-
-
作者
安海燕
曹星哲
史琼
-
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重逻辑视角下农地延包实施路径研究”(21BJY040)。
-
文摘
选择适当的再延包治理结构对于确保农地制度的长期稳定至关重要。基于威廉姆森的治理结构选择理论,从农地资产专用性角度,探讨再延包治理的有效实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资产专用性通过作用农地价值和人地矛盾,影响了再延包治理结构的选择;(2)在我国,产权专属性、用途管制和地理位置固定性是构成农地高资产专用性的关键因素,而粮食用途管制和土地细碎化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区域的专用性水平;(3)根据资产专用性程度,再延包适宜采用“混合治理”或“科层治理”模式;(4)Y区和X县的试点经验为理论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因此,各地在实施再延包时,应识别农地特性,重视村集体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选择合适的治理结构,促进再延包工作的顺利推进。
-
关键词
农村土地再延包
治理结构
资产专用性
交易性质
-
Keywords
rural land contract extens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asset specificity
nature of trans‐action
-
分类号
F30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