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玉赋真伪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曹明纲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3-57,共5页
-
文摘
“宋玉赋十六篇”,最早见载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载“楚大夫宋玉集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宋玉集二卷”,到《宋史·艺文志》便不见著录。据郭沫若推测,《宋玉集》大概失传于南北宋之交。现存相传是宋玉的赋作共十三篇:《九辨》、《招魂》(王逸《楚辞章句》所收)、《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昭明《文选》所收)、《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和《舞赋》(《古文苑》所收)。另《艺文类聚》卷八二“菰”字条下有“宋玉之(《太平御览》九九九作“赋曰”二字)主人女为炊雕胡饭”一句。
-
关键词
宋玉集
司马相如
陆侃如
汉书·艺文志
郭沫若
战国
屈原作品
真伪
神女赋
三个阶段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赋与诗六义之“赋”的关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曹明纲
-
出处
《江海学刊》
198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
文摘
赋这种文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诗六义之“赋”究竟有没有关系?这本来似乎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历来都认为,赋由诗六义之“赋”发展衍变而来。
-
关键词
“赋”
六义
诗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规模空前 功绩卓著——喜读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
- 3
-
-
作者
曹明纲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
文摘
敦煌遗书中的歌辞,20年代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罗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云谣集》前半部和朱孝藏《疆村丛书后编》所收英藏本《云谣集》的后18首,加上零星杂辞,总数不满百首。30年代,刘复印《敦煌掇琐》,载法簸《云谣》后半部,兼及单首和联章小曲;周泳先编《敦煌词缀》,录辞21首。40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问世,收辞160余首。进入50年代,由于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者视野开阔,到任二北编《敦煌曲校录》时,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并兼收宗教歌辞以备体裁。这一时期向达等人合编了《敦煌变文集》,所载变文中有一些插曲歌辞。60年代,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学者饶宗颐和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书,录辞318首,图版极精良。70年代初,任半塘经过20多年的醖酿积累,着手编撰《敦煌歌辞总编》。
-
关键词
敦煌变文
敦煌遗书
罗振玉
敦煌歌辞
校录
图版
敦煌写卷
向达
敦煌文献
任半塘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汉赋创作思想初探
- 4
-
-
作者
曹明纲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3-10,共8页
-
文摘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都有自己的思想轨迹。而歌颂和暴露几乎成了这种轨迹的正负两极,它们不但决定着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检验着作家作品的作用和成就。因此,追寻一个时代文学创作思想的轨迹,不能不是打开研究和评价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汉代四百余年中,赋是文人创作的主要形式。因而探求汉赋的创作思想,即成了汉代文学研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
关键词
文学创作思想
汉赋
汉代文学
作家作品
研究所
课题
司马相如
文人创作
文心雕龙
汉书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