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敏娟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下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icro Office Excel工作表,分析2014年(干预前)和2015年(干预后)同期的1—6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DDDs...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下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icro Office Excel工作表,分析2014年(干预前)和2015年(干预后)同期的1—6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DDDs、使用强度(AUD)、联合使用、给药途径和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对其作了比较。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累计DDDs、使用强度和不合理使用病例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精神专科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临床药师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菌抗腐霉利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抗药机制初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夕军 曹敏娟 +3 位作者 孔维文 王艳 童蕴慧 徐敬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4-539,共6页
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突变体。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性突变株(EC50>800μg/mL)在高糖(>40g/L蔗糖)和高盐(>5g/LNaCl)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表明对高渗透压比较敏感... 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突变体。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性突变株(EC50>800μg/mL)在高糖(>40g/L蔗糖)和高盐(>5g/LNaCl)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表明对高渗透压比较敏感;菌丝相对电导率较高,显示细胞膜透性增大,胞内电解质渗出较多。试验还发现,在含药培养液中,亲本菌株菌丝内甘油大量合成和积累,增加462.45%,而抗药突变株甘油含量仅稍有增加或有所下降,说明抗腐霉利突变株对外界渗透压的调节能力较低。根据已报道组氨酸激酶(HK)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油菜菌核病菌HK基因保守区域序列1605bp。抗、感腐霉利菌株HK基因保守区域在第45位、第81位和第625位碱基不同,但编码的氨基酸一致。因此,油菜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及抗药菌株的高渗敏感性与HK基因保守区域碱基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病菌 腐霉利 抗药性 渗透压敏感性 组氨酸激酶基因保守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诱变及抗药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夕军 曹敏娟 +2 位作者 王艳 童蕴慧 徐敬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3-508,共6页
从江苏省镇江市和扬州市采集菌核病植株的茎,从中分离获得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单菌核菌株。32个野生型菌株药剂敏感性(EC50)频率分布数据显示,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0.1981±0.0220μg/mL,MI... 从江苏省镇江市和扬州市采集菌核病植株的茎,从中分离获得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单菌核菌株。32个野生型菌株药剂敏感性(EC50)频率分布数据显示,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0.1981±0.0220μg/mL,MIC(最小抑菌浓度)值为1.1±0.1595μg/mL。实验未发现田间抗腐霉利菌株。通过室内紫外线和药剂诱导,获得多株高抗腐霉利突变体(EC50〉1000μg/mL)。这些抗性突变株经转管培养5~20代后抗药性稳定。它们对同类药剂异菌脲和有机磷类甲基立枯磷也表现高抗,但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敏感。与野生型敏感菌株相比,抗腐霉利突变株菌丝生长较慢,对油菜茎秆和叶片的致病力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 腐霉利 诱变 抗药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致代谢失衡的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董文凤 姚树永 +2 位作者 曹敏娟 杨勇 杜向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43-46,共4页
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但随着应用时间的推进,临床发现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水平异常等代谢失衡的现象较多。药物性代谢失衡不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 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但随着应用时间的推进,临床发现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水平异常等代谢失衡的现象较多。药物性代谢失衡不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导致病程迁延。因此,奥氮平致代谢失衡这一课题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有关该问题的一些国内外干预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 代谢失衡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例使用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治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尚翔 曹敏娟 姚树永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208-208,共1页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被称为不安腿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对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接诊的2例使用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被称为不安腿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对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接诊的2例使用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不宁腿综合征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3例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6
作者 尚翔 姚树永 +2 位作者 刘威 周婧琪 曹敏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药物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1... 目的:探究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药物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1)这些患者中过量服用1种药物的患者有101例(占75.94%),过量服用2种药物的患者有23例(占17.29%)。2)在这些患者中,年龄<18岁的患者有12例,年龄为18-40岁的患者有49例,年龄为41-60岁的患者有44例,年龄>60岁的患者有28例。在这些患者中,年龄为18-60岁患者的占比较高。在上述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女性的占比均高于男性。3)在这些患者中,抑郁症患者的占比为42.1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占比为33.8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占比为12.03%。4)这些患者过量服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结论:在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中,年龄为18-60岁患者的占比较高,过量服用1种药物患者的占比较高。此类患者的病情通常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其过量服用的药物通常为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服用 精神科药物 精神障碍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心境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周婧琪 朱芹汶 +3 位作者 姚树永 刘威 张方明 曹敏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4期173-177,204,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市广济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60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12例和非感染组2494例,采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 目的探讨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市广济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60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12例和非感染组2494例,采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等,对其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12例,感染组例次数117例,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8例,其中革兰阳性菌19例,革兰阴性菌16例,真菌3例。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非限制使用级、口服、单药为主,用药目的以治疗为主。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年龄≥60岁、住院天数≥30 d、重度抑郁、使用抗抑郁药≥2种、糖尿病、合并躯体疾病(除糖尿病)、ALB<35 g/L、进行保护性约束和MECT是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根据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患者实行个体化监护,以降低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院内感染 感染情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2019年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
8
作者 韩敏钰 曹敏娟 姚树永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5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的23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239例患者。回顾性地分析这些... 目的: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的23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239例患者。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的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合并用药的情况。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的占比,P<0.05;联合用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单一用药患者的占比,P<0.05;年龄≤17岁、年龄为18~30岁、年龄≥61岁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85%、20.50%、17.57%;使用奥氮平、阿立哌唑、米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帕利哌酮、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0.92%、10.88%、8.37%、7.95%、7.95%、7.95%、8.79%;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受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7.35%、26.07%。神经系统受累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疾病,消化系统受累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结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某医院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239例患者中,女性、青少年、老年人、联合用药、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这些患者主要是发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疾病、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