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发展及对健康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82
1
作者 曹振波 陈佩杰 +3 位作者 庄洁 刘阳 王琳 韩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3,31,共14页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重点对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芬兰、丹麦、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为优化我国体育健康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重点对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芬兰、丹麦、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为优化我国体育健康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7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3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后,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制定呈现以下特点:以公众健康为中心,注重多方位、多层级、多维度考虑,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通过立法有力保障体育健康政策的法律地位。对我国制定体育健康政策的启示:转移体育发展重心,加大大众体育的经费投入;政府和卫生、体育、城建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体育健康政策;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建立我国体育健康管理指南和制度;制订大众健身指导方案,将"提高身体活动量"作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育政策 大众体育 公共健康 身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域下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94
2
作者 张加林 唐炎 +5 位作者 陈佩杰 刘阳 曹振波 胡月英 朱政 庄洁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7,共14页
采用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Active Health Kids Global Alliance,AHKGA)构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层次指标的评... 采用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Active Health Kids Global Alliance,AHKGA)构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层次指标的评定等级普遍不高,其中,"身体活动水平"评定等级是该层次指标的综合体现;2)环境层次中"家庭"和"学校"2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较好,但"社区"由于在体育组织建设和体育活动开展方面不甚理想导致评定等级较低;3)政策层次通过调查家长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的知晓度间接了解社会对《标准》的认知度,结果显示,家长对《标准》的知晓度并不高;4)与AHKGA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在行为、政策以及环境层次中"社区"等指标的评定等级低于AHKGA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综合水平、探寻制约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阻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数据平台,统筹我国城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探究全球概况特征,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趋势,进而实现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发展、促进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 城市 儿童青少年 身体活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被引量:319
3
作者 张云婷 马生霞 +4 位作者 陈畅 刘世建 张崇凡 曹振波 江帆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1-409,共9页
适量的身体活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健康基石之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身体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等不良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已经对人群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危险因素[1]。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中国儿童 青少年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 人群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广高 王茹 +8 位作者 全明辉 曹振波 张涵彬 张佳仪 张金铭 方慧 牛战斌 孙顺利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市学龄前儿童224名,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并借助WHO Anthro与WHO Anthro Plus软件计算年... 目的: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市学龄前儿童224名,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并借助WHO Anthro与WHO Anthro Plus软件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年龄别BMI Z值(BAZ)等身体生长指标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体力活动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结果:在受试男童中,中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与体重(β=0.173,P=0.029)、WAZ(β=0.217,P=0.015)均呈显著正相关;女童MVPA与身高(β=0.208,P=0.011)、HAZ(β=0.262,P=0.008)均呈显著正相关,TPA与HAZ(β=0.195,P=0.049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体力活动尤其是MVPA与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呈显著正相关,应着重关注如何提高学龄前儿童日常MV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生长 年龄别身高Z值 年龄别体重Z值 年龄别BMI Z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关联关系的中介变量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全明辉 张涵彬 +5 位作者 张佳仪 赵广高 张金铭 曹振波 王茹 陈佩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6,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外周血认知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在体力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关联中发挥中介作用。方法:共在上海7个幼儿园募集受试学龄前儿童306名(男,176名;女,130名),利用美国产Acti Graph GT3X+测量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以《韦氏... 目的:旨在探讨外周血认知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在体力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关联中发挥中介作用。方法:共在上海7个幼儿园募集受试学龄前儿童306名(男,176名;女,130名),利用美国产Acti Graph GT3X+测量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以《韦氏幼儿智力简式量表》测量受试者认知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IGF-1和BDNF水平,所有测试均由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306名受试者中,共174名(男,97名;女,77名)体力活动水平、认知能力测试、外周血IGF-1和BDNF数据都完整,无论男童或女童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均未见体力活动水平与外周血IGF-1和/或BDNF含量,以及外周血IGF-1和/或BDNF含量与认知能力之间显著关联性。结论:研究未发现外周血IGF-1和/或BDNF在体力活动对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正关联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认知能力 IGF-1 BN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骨骼肌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琳 蔡浩刚 曹振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44,F0003,共13页
维生素D是20世纪初发现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经典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近年,随着骨骼肌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的发现,维生素D对骨骼肌健康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认为,维生素D通过基因机制和非基因机制发挥作用。观察性... 维生素D是20世纪初发现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经典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近年,随着骨骼肌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的发现,维生素D对骨骼肌健康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认为,维生素D通过基因机制和非基因机制发挥作用。观察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运动员,其维生素D浓度与骨骼肌健康程度有关;但维持骨骼肌健康的最佳血清25(OH)D浓度还未确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关于维生素D补充对骨骼肌形态、骨骼肌运动表现等的作用尚无定论,上肢和下肢不同肌群对维生素D补充的适应性反应存在差异,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浓度和基因多态性有关。此外,维生素D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睾酮,而具有增进身体机能的潜在作用,这在体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骨骼肌 维生素D缺乏 肌肉功能 维生素D受体 雄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耐力跑测试评价VO_(2max)/VO_(2peak)效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相华 曹振波 +2 位作者 朱政 赵胜 李红果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8,共9页
目的:梳理采用不同耐力跑测试[800 m跑、805 m跑、1500 m跑、1609 m跑、12 min跑、20 m往返跑(20 m SRT)]评价健康人群VO_(2max)/VO_(2peak)的效度研究,系统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效度差异。方法:检索了LISTA(EBSCO)、PubMed(NLM)、Web of ... 目的:梳理采用不同耐力跑测试[800 m跑、805 m跑、1500 m跑、1609 m跑、12 min跑、20 m往返跑(20 m SRT)]评价健康人群VO_(2max)/VO_(2peak)的效度研究,系统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效度差异。方法:检索了LISTA(EBSCO)、PubMed(NLM)、Web of Science(TS)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Castro-Piňero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Ross et al.,2016)。结果:800 m、805 m、1000 m跑时间与VO_(2max)/VO_(2peak)的相关系数(r):男性儿童青少年为-0.224~-0.781,女性为-0.495~-0.697;男性成年人群为-0.219~-0.736,女性为-0.139~-0.626。1500 m、1609 m跑时间与VO_(2max)/VO_(2peak)的r值:儿童、青少年为-0.603~-0.790;成年人群为-0.627~-0.729。12 min跑距离与VO_(2max)/VO_(2peak)r值:青少年儿童0.977(男)、0.964(女);成年人群为0.730~0.897,预测方程的R值为0.87,0.872(男)、0.862(女)。20 m SRT预测方程值与直接测量VO_(2max)的r值:青少年儿童为0.60~0.90,决定系数(R2)为0.46~0.81,标准误(SEE)为3.33~7.26 ml·kg^(-1)·min^(-1);成年人群为0.43~0.94,R2为0.87~0.88,SEE为1.38~3.00 ml·kg^(-1)·min^(-1)。结论:作为有氧能力(VO_(2max)/VO_(2peak))的间接评价方法,800 m、805 m、1000 m跑效度最低,波动幅度大;1500 m、1609 m跑效度较高,适用人群广泛;12 min跑、20 m SRT效度最高,并且效度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监测人群合理选择,谨慎解读其监测结果。针对我国人群的耐力跑评测有氧能力(VO_(2max)/VO_(2peak))效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能力 耐力跑 评价 测试 VO_(2max) VO_(2peak)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和幼儿身体活动与BMI的关联性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广高 王茹 +7 位作者 全明辉 曹振波 张涵彬 张佳仪 张金铭 孙顺利 何梓豪 陈佩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7,共9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丰度、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与幼儿身体活动水平及其肥胖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募集学龄前儿童224名(47~69个月)。采用ActiGraph GT3X+测量日常身体活动水平;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值;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定粪便...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丰度、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与幼儿身体活动水平及其肥胖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募集学龄前儿童224名(47~69个月)。采用ActiGraph GT3X+测量日常身体活动水平;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值;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丰度,采用悬液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采用两分法将BMI值分为低BMI值、高BMI值两组。结果:1)受试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BMI值无显著关联性,高BMI值组幼儿拟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低BMI值组(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低BMI值组(P<0.05);2)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肠道菌群丰度无显著关联性,男童中高BMI值组血TNF-α、IL-6、IL-8含量显著高于低BMI值组(P<0.05);3)幼儿身体活动水平与外周血促炎症因子无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抗炎症因子无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1)身体活动与幼儿肥胖无显著关联性;2)幼儿肥胖与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身体活动未表现出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身体活动 肥胖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床气密检测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大敏 陈丽文 曹振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5,共2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差压测量法原理设计的气密检测技术,并应用在机床加工领域,该结构可以用于检测被加工工件是否贴合在安装定位面上,以保证产品加工的质量。因此,数控车床气密检测技术已成为车床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差压测量法 气密检测设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匹配的橡胶栓图像自适应旋转研究
10
作者 吕存养 魏燕定 +1 位作者 周豪 曹振波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解决橡胶栓检测中图像的自适应旋转这一难题,将图像识别中的最小距离匹配方法引入图像旋转,并利用迭代法实现了旋转匹配过程。首先,将旋转角度为0°的标准图像存储为模板,然后计算待检测图像与标准模板间的距离,再利用迭代运算使... 为解决橡胶栓检测中图像的自适应旋转这一难题,将图像识别中的最小距离匹配方法引入图像旋转,并利用迭代法实现了旋转匹配过程。首先,将旋转角度为0°的标准图像存储为模板,然后计算待检测图像与标准模板间的距离,再利用迭代运算使图像不断转动,减小图像与模板间的距离,直到该距离小于某一给定值。在原始的迭代算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迭代算法,在保证旋转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迭代匹配的橡胶栓图像自适应旋转方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能满足橡胶栓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距离匹配 迭代法 图像旋转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月英 唐炎 +5 位作者 陈佩杰 朱政 曹振波 张加林 刘阳 庄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6,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德尔菲、层次分析、测量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CIPP评估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实测数据与评估理论模型适配程度进行验证。最终构建出由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德尔菲、层次分析、测量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CIPP评估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实测数据与评估理论模型适配程度进行验证。最终构建出由体育健身环境、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健身效果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高中11个)和20个三级指标(高中21个)组成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验证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良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身 评估指标体系 DELPHI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体育素养发展现状对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美 张宁欣 +2 位作者 朱政 范超群 曹振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6,共13页
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体育素养实施路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初步推进我国全人群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建设提供思路和启发。研究表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涵盖身体、心理、社交、认知四大领域,评估维度全面,发展阶... 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体育素养实施路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初步推进我国全人群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建设提供思路和启发。研究表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涵盖身体、心理、社交、认知四大领域,评估维度全面,发展阶段划分细致,测评体系规范且适用性强;加拿大体育素养发展覆盖人群广,且测评工具多样,如生命护照、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估、加拿大体育素养评估等测评体系;美国体育素养的发展则注重多部门协同开展等。目前,我国体育素养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我国国情,国民体育素养提升工作应联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协同推进,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多民族、多区域的全年龄段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并落地应用;制定有针对性、可行性强的体育素养发展指南,以提升体育素养为途径助推全民健康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素养 测评体系 公共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智能手环监测身体活动量的效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蒿莹莹 张琳 +1 位作者 马晓凯 曹振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3,共11页
目的:梳理运动智能手环评估步数、能量消耗、距离、身体活动强度效度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中国知网、PubMed、EMBASE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筛查,梳理运动智能手环评估身体活动指标的效度研究成果及... 目的:梳理运动智能手环评估步数、能量消耗、距离、身体活动强度效度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中国知网、PubMed、EMBASE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筛查,梳理运动智能手环评估身体活动指标的效度研究成果及其进展。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智能手环监测不同类型身体活动指标具有不同范围的误差,同时无法精确监测距离和不同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结论:运动智能手环监测不同身体活动指标的整体精确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解读其监测结果,且目前相关研究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智能手环 可穿戴运动监测设备 加速度运动传感器 能量消耗 身体活动强度 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织物引导线跟踪器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德亮 魏燕定 +1 位作者 周冠雄 曹振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为实现筒状织物中引导线的自动跟踪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引导线跟踪器。介绍PS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阐述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光源、信号前置处理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为提高系统精度和稳定... 为实现筒状织物中引导线的自动跟踪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引导线跟踪器。介绍PS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阐述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光源、信号前置处理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为提高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在PSD信号处理过程中,使用软件运算代替传统处理电路中的四则运算部分。通过数控平台驱动织物进行引导线跟踪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定位精度为±1.5 mm,可满足剪布位置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线跟踪器 位置敏感探测器 光源 PSD处理电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长特征及其与体质健康关系探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晓凯 朱政 +2 位作者 孙晨 赵胜 曹振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49,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构成时长特征及其与体质健康间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招募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各360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形态及素质测评,使用三轴加速...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构成时长特征及其与体质健康间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招募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各360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形态及素质测评,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身体活动水平,统计不同时长分类的MVPA时间(零星:0<单次MVPA<5 min;短时:5≤单次MVPA<10 min;中长时:单次MVPA≥10 min)。有效样本为每天佩戴加速度传感器10 h以上,每周佩戴至少4天(3个工作日,1个周末日)。结果:共407名9~14岁儿童青少年符合数据纳入标准,其中男生185名(占45.5%),四年级学生223名(占54.8%),BMI中位数18.6 kg/m(216.4,21.0),达到平均每天60 min及以上MVPA的人数比例为6.6%。儿童青少年MVPA构成中,零星MVPA占比最大(占59.9%);男生中长时MVPA占比(占24.4%)显著高于女生(占12.3%)(P<0.05),而零星和短时MVPA占比趋势则相反(P<0.05,P=0.033);四年级学生零星MVPA占比(65.4%)显著高于八年级学生(占比51.1%)(P<0.05),而短时和中长时MVPA占比趋势则相反(P<0.05,P<0.05)。调整性别、年龄、BMI、年级和有效佩戴时间混杂变量后二分类逻辑回归结果显示,零星MVPA与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级呈正关联,每增加1 min/天,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级与未达优良级人数比值比(OR)提高8%(95%CI:4%,13%);四年级学生中,总MVPA、零星MVPA和短时MVPA与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级均呈正关联;八年级学生中,仅零星MVPA与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呈正关联。结论:儿童青少年总MVPA达到国际推荐量的比例极低;零星MVPA是儿童青少年MVPA的主要构成成分,其水平与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级呈显著正关联。建议应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特点、性别学段差异特征,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概况及其与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晓凯 朱政 +2 位作者 杨漾 杨璨 曹振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并探讨其与身体活动、体质健康水平间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数据覆盖上海16个区,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2019... 目的:调查上海市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并探讨其与身体活动、体质健康水平间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数据覆盖上海16个区,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2019年数据中,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83 730人,其中,55 851名学生及其1名监护人同时完成问卷调查(完成率66.7%)。筛查数据缺失、异常值后,共54 576名学生的数据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生27 387名(占50.2%),初中生34 306名(占62.9%),城区青少年16 395名(占30.0%)。受试者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水平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结果:整体上,上海市青少年BMI、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存在显著性别、学段和城郊统计差异(P<0.05);男生无专项运动技能的人数比例(%NSKILL)和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Fit)显著低于女生(13.3%vs 14.0%,P<0.05;19.1%vs 34.8%,P<0.05),达到每日60 min MVPA推荐量的天数(MVPA-D)和1周每天MVPA均达60 min推荐量的人数比例(%MVPA7)均显著优于女生[4(3,6) vs 4(2,5)天,P<0.001;10.6%vs 5.9%,P<0.001];初中生%N-SKILL显著低于高中生(P<0.001),MVPA-D、%MVPA7和%Fit均显著高于高中生(P<0.001);城区青少年%N-SKILL、MVPA-D和MVPA-7%显著低于郊区青少年(P<0.001),%Fit显著优于郊区青少年(P<0.001)。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加入混杂变量年龄、性别、年级和城郊调整后,MVPA-D和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等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趋势<0.001),MVPA-D对应优势比(OR)为1.146(95%CI:1.133,1.158)。加入混杂变量年龄、性别、年级、城郊和MVPA-D调整后,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与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等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趋势<0.001),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对应OR值为1.499(95%CI:1.453,1.546)。结论:上海市大部分青少年掌握专项运动技能情况较好,但有少数青少年认为自己没有掌握任何运动技能,且存在性别、学段和城郊差异。青少年MVPA-D水平、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与体质健康标准达优良等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相互独立。提示通过逐步优化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测评方法,遵循其学段、性别等发展规律,结合科学、精准施教,确保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青少年终身运动锻炼习惯的养成,是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技能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影响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生霞 曹振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91,共17页
目的: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备受关注,其间断方式因涉及因素多(间断频率、间断时长及强度)而呈现多样化。从间断前静坐时长、间断时长以及间断时身体活动强度的角度综述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幵进行Meta分析,为久坐间... 目的: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备受关注,其间断方式因涉及因素多(间断频率、间断时长及强度)而呈现多样化。从间断前静坐时长、间断时长以及间断时身体活动强度的角度综述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幵进行Meta分析,为久坐间断干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Pubmed、Google学术、CNKI检索截止2017年11月的英文和中文的原始研究文献。筛选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一项有关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指标。由一名作者按照拟定方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幵进行质量评分,再由另一名作者进行复核;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幵根据文献可提取数据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了其中18项探讨久坐过程中每20 min进行2 min(2/20 min,9项)和每30 min进行100 s^5 min(100 s-5/30 min,9项)身体活动间断干预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对其它久坐间断方式和结局指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2/20 min和100s-5/30 min的低强度和中高强度步行间断干预均可降低身体活动不足的超重/肥胖者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下面积增加值(iAUC),对2型糖尿病或血糖调节受损的中老年人中效果更显著;而对于身体活动不足的正常体重健康人只有中高强度步行间断干预可降低餐后血糖的AUC/i AUC;幵且这种间断方式可降低次日甘油三酯的AUC/i AUC。其它类型的久坐行为间断方式研究较少,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结论:久坐行为间断干预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效应依间断方式各要素(间断频率、间断时长、间断强度)以及受试者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短暂频繁的低强度身体活动间断干预(如2/20 min,3-5/30 min)即可改善身体活动不足的超重/肥胖者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应答,在中老年人群和血糖异常者中效果更好;对于身体活动不足的正常体重健康者可能需要更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如MVPA)间断干预以改善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对甘油三酯的效应可能具有滞后性。然而,短暂频繁的间断干预实际应用性较低,今后需要对可接受性较高的久坐行为间断干预方式(较低的间断频率、较短的间断时长)进行更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行为 身体活动 血糖 胰岛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对观察性和实验性研究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景华 王柯 曹振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96,共16页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为身体活动调节微量营养素代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1月30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观察性研究和实...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为身体活动调节微量营养素代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1月30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74篇文献,包括51篇观察性研究和23篇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室外身体活动会显著降低维生素D缺乏风险,但室内身体活动无该效应;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但低强度身体活动与之无相关性;不同季节身体活动均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运动和长期运动训练均可显著提高血液循环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耐力训练和抗阻联合耐力训练均能显著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抗阻训练并无显著性效应。结论身体活动水平与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运动干预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营养状态具有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身体活动 25-羟维生素D[25(OH)D]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数控车床排刀结构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文 刘大敏 曹振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76,共3页
提出了一种排刀数控车床,该机床采用平床身斜床鞍结构,采用高速主轴单元,保证了主轴高速切削时整机稳定性及高刚性。采用的排刀结构,极大地压缩了辅助换刀时间,提高了机床加工生产效率。
关键词 排刀车床 刀夹 精度 刀具布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机体内维生素D代谢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景华 曹振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5-835,共11页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存在,其生理功能复杂,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运动因其可以调控人体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而被认...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存在,其生理功能复杂,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运动因其可以调控人体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而被认为是改善维生素D缺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运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从急性和长期运动、运动干预方式以及被干预对象的维生素D状态等角度,系统梳理了运动对机体内维生素D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运动可以调节维生素D代谢酶、血液循环维生素D和VDR,但可能受不同运动方式和维生素D营养状态影响;运动可以显著提高维生素D充足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但对其他内分泌调节因素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VDR可以调节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维生素D的摄入和释放,但运动对其影响尚不清楚。目前,关于运动对维生素D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研究数量较少,运动对维生素D代谢酶、调节因子、储存组织和VDR的影响及机制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这些因素具体如何调控维生素D,尚有待深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代谢酶 脂肪组织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