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资本化与费用化选择标准 被引量:4
1
作者 曹惠民 周月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6-18,共3页
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及资本化与费用化选择标准进行了国际比较,并结合造纸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造纸企业的选择标准。
关键词 造纸企业 环境成本 资本化 费用化 选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流小说中的“与众不同”之作——重评刘以鬯的《酒徒》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3-26,31,共5页
《酒徒》是刘以鬯最重要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其实它更是部与众不同之作,主要表现为:酒徒被置于三种状态之中,行文风格各异;呈现强烈批判意识的香港关注;论述性与学理性的学人小说色彩;诗意的意识流动与感性... 《酒徒》是刘以鬯最重要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其实它更是部与众不同之作,主要表现为:酒徒被置于三种状态之中,行文风格各异;呈现强烈批判意识的香港关注;论述性与学理性的学人小说色彩;诗意的意识流动与感性的意象相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以鬯 酒徒 意识流 香港关注 文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之美——台湾文学新地景与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15,36,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景观(如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旅行文学、饮食文学、网络文学……),它们构成了对既往写作模式的颠覆,开创了新的写作范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颠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景观(如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旅行文学、饮食文学、网络文学……),它们构成了对既往写作模式的颠覆,开创了新的写作范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颠覆,是20多年来台湾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走向。本论文主要就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同志文学———酷儿写作几种现象进行简要论述,衡定其文学价值,研讨其与既往写作模式的关系,阐释其“颠覆之美”,同时也提出这些文学现象在进入台湾文学史时宜采取的写作策略,为台湾文学史的构建开拓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原住民文学 自然写作 同志文学 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在山海间还原——台湾原住民文学的身份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18,共6页
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和汉语写作)是台湾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口传文学作为其原初的文化资源,其实就蕴蓄了原住民身份的自我认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原住民汉语写作从争取民族自我命名到张扬族群文化生存的权利,凸显了原住... 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和汉语写作)是台湾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口传文学作为其原初的文化资源,其实就蕴蓄了原住民身份的自我认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原住民汉语写作从争取民族自我命名到张扬族群文化生存的权利,凸显了原住民身份书写的诉求。山海书写则具有族群身份认同的意涵。都市和山海的对峙,汉原对立彰显了原住民的生存困境,而汉原融溶的愿景将为台湾原住民文学增添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口传文学 汉语写作 身份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写作在日本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9,共4页
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中日文字之交,源远流长。20世纪下半叶,华人写作开始在日本逐渐形成气候,出现了一些重要作家。60年代到90年代间,陆续从台湾和大陆旅日或留居日本的华人作家创作了不少作品,“想象扶桑”与“记忆华夏”双... 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中日文字之交,源远流长。20世纪下半叶,华人写作开始在日本逐渐形成气候,出现了一些重要作家。60年代到90年代间,陆续从台湾和大陆旅日或留居日本的华人作家创作了不少作品,“想象扶桑”与“记忆华夏”双管齐下,为华人文学提供了异于产自西方文化语境的另一类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字之交 华人写作 想象扶桑 记忆华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脉清流——古远清教授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17,共3页
古远清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台港华文文学学者,在他身上能见出国内较早涉猎此一领域研究者的学思历程。文章对古远清的学术研究成就与学术个性作了学理分析,并结合其为人品格,对当下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与流弊提出针砭。
关键词 古远清 华文文学研究 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文甫精神之魅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作为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蔡文甫做出的重大贡献还没有得到普遍而认真的研究。文章对贯穿于蔡文甫文学和出版活动的内在精神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总结了他的独特贡献和精神魅力。
关键词 蔡文甫 出版界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中的恩师——敬贺钱谷融先生百岁华诞
8
作者 曹惠民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0,共3页
在钱谷融先生百岁华诞来临之际,不禁想起拜识先生三十八年来的诸多往事,心绪难平……我是1979年9月考进华东师大的,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关键词 百岁华诞 钱谷融 濮之珍 文学专业 研究生学位 文学硕士 文学是人学 八年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及旅美四文评家略论
9
作者 曹惠民 刘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13,19,共6页
当代台湾及旅美文学批评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为台湾,也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提供了重要而独特的审美经验。文章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位学者——夏志清、颜元叔、李欧梵、王德威,简要考察论析了他们各自的批评个性与贡献。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旅美 文学批评家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影响会计事项确认的主要因素分析——基于会计人员的调查
10
作者 曹惠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6,共3页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电子商务的频繁使用以及无纸化交易的开展使原始凭证的获取、会计事项的确认变得异常困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公司制度、技术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事项确认的主要因素,并根据...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电子商务的频繁使用以及无纸化交易的开展使原始凭证的获取、会计事项的确认变得异常困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公司制度、技术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事项确认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会计事项 公司制度 技术 外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香化育交响诗——评蓉子主编的《鱼尾狮之歌》
11
作者 曹惠民 赵丛娜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1-24,共4页
新加坡女作家蓉子采撷南国情思之海中诗与散文的浪花,集萃成编,以飨读者:《鱼尾狮之歌》是新华作家献给新中建交20周年、新加坡独立45周年庆典的一份厚礼。对华族祖先生活的深切缅怀、对华夏传统文化的深情遥望、对鱼尾狮之岛的殷殷依恋... 新加坡女作家蓉子采撷南国情思之海中诗与散文的浪花,集萃成编,以飨读者:《鱼尾狮之歌》是新华作家献给新中建交20周年、新加坡独立45周年庆典的一份厚礼。对华族祖先生活的深切缅怀、对华夏传统文化的深情遥望、对鱼尾狮之岛的殷殷依恋,皆化作诗人作家笔下翩飞于字里行间的精魂心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立体 情思 故国之陆 南洋之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独举创范式——评《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
12
作者 曹惠民 《云梦学刊》 2013年第5期154-157,共4页
近日读到岳麓书社在一月间出版的《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一书(以下略称《李编》),不禁击节赞赏、欣喜不已,深觉此编弘扬中国诗传统文化高标独举而又极富现实感,乃唐诗选新的里程碑与纪念碑,适宜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品赏。
关键词 诗三百 李元洛 范式 岳麓书社 传统文化 现实感 纪念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香港“南来作家”的研究及其他——计红芳《跨界书写——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序
13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家 香港 书写 博士论文 国家级 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文学》的品牌意识与实践
14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15,共4页
创刊已30年的《香港文学》,不仅是当代香港文学的标志性刊物,也是具有品牌意识的重要刊物。它不仅重视文化积累,也重视文学评论的作用,提升文学批评的地位。该刊物坚持开放多元,凸显都市风味,彰显刊物品位,打造出了世界华文文学刊物的... 创刊已30年的《香港文学》,不仅是当代香港文学的标志性刊物,也是具有品牌意识的重要刊物。它不仅重视文化积累,也重视文学评论的作用,提升文学批评的地位。该刊物坚持开放多元,凸显都市风味,彰显刊物品位,打造出了世界华文文学刊物的亮丽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刘以鬯 陶然 世界华文文学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
15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7-30,共4页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善用史家层累堆积的话语权,建构了一种自足独创的文学史编撰体例,由大量原始史实的爬梳析解,显示出脱俗不凡的历史识见和独到的审美眼光,也是文学史著中学术文字以诗情与文采见长的翘楚之作。
关键词 新文学史 层累堆积 史实 史识 史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触角·心田——评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
16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5-27,共3页
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从宏观的层面而言,是对于一个地区文学创作与编辑状态的原生态"留影";而从微观的层面而言,则类似于为"这一个"刊物刻绘"年轮"——那几乎是同步的回顾与总结。它既是作者... 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从宏观的层面而言,是对于一个地区文学创作与编辑状态的原生态"留影";而从微观的层面而言,则类似于为"这一个"刊物刻绘"年轮"——那几乎是同步的回顾与总结。它既是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读者了解、追踪香港文学的触角,亦于此可见主其事者对香港文学一片挚爱的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桥梁 触角 心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书写中的沉思——汪洋小说的写作姿态
17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旅美青年女作家汪洋的创作由纪实和非纪实两类构成,而后者的文学价值高于前者。从《暗香》、《与"郎"共舞——决斗洛杉矶》到《在疼痛中奔跑》,汪洋的小说多侧面地书写了主人公的苦难体验,并由此呈现了她们的成长过程,提出了... 旅美青年女作家汪洋的创作由纪实和非纪实两类构成,而后者的文学价值高于前者。从《暗香》、《与"郎"共舞——决斗洛杉矶》到《在疼痛中奔跑》,汪洋的小说多侧面地书写了主人公的苦难体验,并由此呈现了她们的成长过程,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生命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洋 非纪实 苦难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爱——佛理——人性——华严小说的一种观察角度
18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华严的长篇小说大多以情爱为外衣,却往往加进了她认为合适的佛理的成份,其实透过这两层,可以看到她对人性底蕴的更深入的探究。她的作品与同是闽籍作家的许地山、庐隐、鹿桥及张爱玲等人的风格有某种内在的相近之处。
关键词 华严 情爱 佛理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处世 以心写心——评《古楼河上的星光》
19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0-22,38,共4页
马来西亚青年作家菲尔撰录的新作《古楼河上的星光》,全面地呈现了著名侨领、华商许廷炎的拼搏经历与成功人生,既写出了许氏以心处世的仁爱德行,也表现出自己以心写心的书写姿态,堪称马华文学近年来出现的一部兼具励志价值和文学价值的... 马来西亚青年作家菲尔撰录的新作《古楼河上的星光》,全面地呈现了著名侨领、华商许廷炎的拼搏经历与成功人生,既写出了许氏以心处世的仁爱德行,也表现出自己以心写心的书写姿态,堪称马华文学近年来出现的一部兼具励志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廷炎 菲尔 马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记忆与全景视野——评《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
20
作者 曹惠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5,59,共3页
五卷本的《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不能仅看作一种香港文学的选本。《合集选》既有编者们的在地记忆,也体现了他们大中华文学的全景视野,从而立在了历史的至高点上,堪称香港学者、作家建构香港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 香港文学史 在地记忆 全景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