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格子Boltzmann法的柱群布置对污染物分布影响研究
1
作者 夏鹏飞 杜海川 +1 位作者 杜璇 曹德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4,133,共8页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圆柱群不同间距比、不同布置形式以及水流流速对柱后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间距比对于柱后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当进口流速一定时,随着圆柱间距比的增大,柱后各横断面的污染物分布更加集中,当圆柱间距比L/D为1.0时,各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均大于其他圆柱间距比下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当圆柱间距比一定时,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柱后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的极值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柱群布置形式对于柱后污染物的分布影响较大,正方形布置形式相比于梅花形、梯形和菱形柱后同位置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分布 污染物浓度 柱群 格子Boltzmann法 浅水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21
2
作者 叶志东 刘鹏 +4 位作者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杨煜光 王凤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1802例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82例采用射频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218例采...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1802例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82例采用射频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218例采用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联合硬化剂治疗或透光直视旋切术;98例分别采用激光、高位结扎、射频处理大隐静脉主干,辅以曲张静脉团的手术切除、激光、电凝、皮下连续缝扎或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对于伴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结扎或切断交通支;对于严重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处理深静脉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大隐静脉返流消失,静脉曲张消失,均临床治愈,手术时间为20—78min,平均40min。结论激光、射频、内翻剥脱是治疗大隐静脉返流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皮下连续逢扎、电凝(分支)、硬化剂注射对静脉团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切断结扎返流的交通支十分重要。透光直视旋切术对静脉团的处理十分理想,治疗彻底,但需注意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外科治疗 静脉腔内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鹏 王非 +3 位作者 林凡 曹德生 叶志东 王凤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9-229,231,共2页
目的介绍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方法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0例(323条肢体). 结果 323条肢体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1~7 d,平均3 d.98... 目的介绍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方法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0例(323条肢体). 结果 323条肢体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1~7 d,平均3 d.98例随访1~14个月,平均7.6月,2例大隐静脉内有血流,余96例无复发. 结论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简单、美观、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 透光直视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占位病变35例手术术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钱松屹 王凤林 +6 位作者 刘鹏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曹永彤 叶志东 杨煜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不同占位病变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35例心内占位病变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方式。35例心脏占位病变中,心脏肿瘤32例,... 目的:探讨心脏不同占位病变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35例心内占位病变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方式。35例心脏占位病变中,心脏肿瘤32例,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3例,心内血栓3例。根据心内占位病变部位、形态、大小、性质不同采用不同术式,包括直视下摘除及剔除术、直视下姑息切除、内窥镜套扎切除等,同期手术包括三尖瓣成形、二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无围术期栓子脱落、无死亡,良性病变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恶性肿瘤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心脏占位病变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良性病变均可彻底切除,恶性肿瘤因浸润广泛难以彻底切除、姑息性手术效果肯定,左室深部肿瘤可以应用内窥镜切除避免切开左室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脏外科手术 术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志东 刘鹏 +3 位作者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王凤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CEA的95例患者(97次)的临床资料,97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65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1例术前曾...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CEA的95例患者(97次)的临床资料,97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65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1例术前曾患脑梗死。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均大于70%,其中50例狭窄程度大于95%,35例对侧伴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分叉位置平第2颈椎水平5例,第2颈椎水平以上1例。43例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其中1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所有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表现为TIA消失、记忆力明显好转和语言障碍恢复等;1例患者术后出现舌下神经损伤,该患者颈动脉分叉位于第2颈椎水平以上。术后随访6—60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渣制备蒸压砖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娄广辉 曹德生 +3 位作者 姜卫国 李银保 王利娜 徐亚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99-1803,1812,共6页
以镍铁渣为研究对象,利用XRF、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镍铁渣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相关性质。以镍铁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镍铁渣砖。通过示范线生产验证了镍铁渣制备蒸压砖的可行性,并对样品的强度、碳化、收... 以镍铁渣为研究对象,利用XRF、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镍铁渣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相关性质。以镍铁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镍铁渣砖。通过示范线生产验证了镍铁渣制备蒸压砖的可行性,并对样品的强度、碳化、收缩、抗冻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蒸压镍铁渣砖的最佳生产配比为:镍铁渣42%,粉煤灰35%,电石渣7%,皂化渣16%。固废利用率达到100%,抗压强度达到18.5 MPa。利用镍铁渣生产蒸压砖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渣 粉煤灰 电石渣 蒸压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