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设计的大比例模型采场煤体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伍永平 曹建利 +4 位作者 张艳丽 皇甫靖宇 刘宝恒 汤业鹏 闫壮壮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模型材料难以满足大比例模型采场材料需求,结合大比例模型相似模拟试验特点及相似理论,以陶粒、河沙、粉煤、水泥和石膏为原料,设计正交试验,测试试件的物理力学等参数。结果表明:大比例模型采场材料基本特征为低容重、高强度... 针对传统模型材料难以满足大比例模型采场材料需求,结合大比例模型相似模拟试验特点及相似理论,以陶粒、河沙、粉煤、水泥和石膏为原料,设计正交试验,测试试件的物理力学等参数。结果表明:大比例模型采场材料基本特征为低容重、高强度。煤体材料密度随陶粒/骨料比值的增大而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陶粒/骨料、水膏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陶粒/骨料和骨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反算大比例模型采场煤体相似材料配比模型,并通过试验得到不同尺寸试件各试验指标误差在20%内波动,证实了该配比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模型 正交设计 采场煤体 配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产业化开发的优质谷子新品种九谷33的选育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刘永莉 刘翘 +6 位作者 庞春梅 姜硕 邢飞 栾英颖 李勃 曹建利 丁志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九谷33是采用春夏谷杂交,结合穿梭育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综合鉴定,多代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拿捕净除草剂,生育期117 d,株高124.9 cm,穗长25.2 cm,单穗重24.5 g,粮用粗蛋白含量11.49%,粮用粗脂肪4.36%,粮用总淀粉79.77%,赖氨酸含量... 九谷33是采用春夏谷杂交,结合穿梭育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综合鉴定,多代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拿捕净除草剂,生育期117 d,株高124.9 cm,穗长25.2 cm,单穗重24.5 g,粮用粗蛋白含量11.49%,粮用粗脂肪4.36%,粮用总淀粉79.77%,赖氨酸含量0.25%。穗纺锤形,穗码紧,熟相较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于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适合轻简高效栽培,米质优良,抗病抗倒性强,符合生产和企业需求,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于2022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品种 九谷33 选育 栽培技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中矮秆白米谷子新品种九谷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邢飞 刘永莉 +5 位作者 刘翘 姜硕 栾英颖 李勃 丁志新 曹建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为满足当地对优质白米谷子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性强的抗除草剂新品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09K658-2为母本、200106为父本进行春夏谷杂交,结合米质鉴定、抗病鉴定、抗倒性鉴定、抗药性鉴定等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 为满足当地对优质白米谷子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性强的抗除草剂新品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09K658-2为母本、200106为父本进行春夏谷杂交,结合米质鉴定、抗病鉴定、抗倒性鉴定、抗药性鉴定等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白米谷子新品种九谷35。九谷35具有高产、抗倒性强、株高较矮、抗除草剂、适合简化栽培管理等优点。2022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米谷子 九谷35 抗除草剂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组合体应力传递与强度特征倾角效应 被引量:18
4
作者 伍永平 闫壮壮 +3 位作者 罗生虎 汤业鹏 王同 曹建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在于对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揭示煤岩组合体采动力学行为倾角效应是大倾角煤层多尺度围岩协同控制的基础。针对煤岩组合体在不同倾角时的层间应力传递、主应力偏转及非均衡变形破坏等力学特征,采用岩石力... 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在于对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揭示煤岩组合体采动力学行为倾角效应是大倾角煤层多尺度围岩协同控制的基础。针对煤岩组合体在不同倾角时的层间应力传递、主应力偏转及非均衡变形破坏等力学特征,采用岩石力学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综合互馈的研究手段,分析了煤岩组合体内部主应力展布形态以及变形破坏规律的倾角效应。结果表明:倾角在0°~60°变化时,交界面处的煤岩组合体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演化特征分为2类;当层面倾角小于临界倾角α0时,煤岩组合体第1主应力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第3主应力呈“煤减+岩增”的单调演变趋势,主应力方向呈“煤顺+岩逆”的偏转状态;当层面倾角大于临界倾角α0时,煤岩组合体第1主应力随倾角增大而增大,第3主应力变化幅度增大,主应力方向呈“煤逆+岩顺”的偏转状态;煤岩组合体受倾角影响时的2种状态的力学特征不同使得煤岩组合体由“交界面上侧岩体+非交界面部分煤体”转变为“交界面下侧煤体+非交界面部分煤体”的组合破坏模式,即对应于组合体的剪切变形破坏规律向界面处的滑移破坏规律的转变,因而煤岩组合体的强度随倾角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揭示了煤岩组合体应力非均衡传递规律及其破坏机理的倾角效应,对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效应 非均衡应力传递 煤岩组合体 力学特性 相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模拟三维数字散斑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永平 孙明明 +5 位作者 郎丁 杨玉冰 曹建利 闫壮壮 余洋 余建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98,共7页
为解决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如全站仪无法获得模型全场变形,2D-DIC无法满足实验对空间测量的需求等,提出模型整体三维数字散斑(3D-DIC)结合直接顶局部全站仪的测量手段,并将其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中,分析2D-DIC由于离面位移产生的理... 为解决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如全站仪无法获得模型全场变形,2D-DIC无法满足实验对空间测量的需求等,提出模型整体三维数字散斑(3D-DIC)结合直接顶局部全站仪的测量手段,并将其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中,分析2D-DIC由于离面位移产生的理论误差,并对3D-DIC系统测量精度进行校验,进一步详细分析岩层沉降误差及位移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D-DIC测量误差与岩层偏转角度、光轴偏移角度呈正相关,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离面位移导致散斑点在相机成像面上的位置发生变化;3D-DIC系统测量误差随岩层变形破坏程度加剧而增大,针对直接顶辅以全站仪测量进行插值拟合计算,最大相对误差为6.2%,满足相似模拟实验精度要求;3D-DIC系统能有效监测裂隙发育周期性演变特征。提出的方法操作简易,效率高又能达到较高精度,结合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实现了岩层破坏形态、位移场与采动应力场互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散斑 离面位移 沉降误差 离层裂隙 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