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丹参酮ⅡA增效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VEGF、SDF-1表达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彦
陈庆伟
+1 位作者
曹广煜
李桂琼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丹参酮ⅡA的辅助下,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VEGF与SDF-1表达是否能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归巢。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
目的:研究在丹参酮ⅡA的辅助下,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VEGF与SDF-1表达是否能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归巢。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功能学(Dil-acLDL与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将鉴定为EPCs的细胞分为单纯EPCs组(对照组)、EPCs+丹参酮ⅡA组(加药组)。细胞培养第9d,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VEGF、SDF-1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EPCs+丹参酮IIA组VEGF、SDF-1基因与蛋白表达均高于EPCs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上调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VEGF及SDF-1表达,从而可能在缺血环境中更好促进EPCs归巢,更有效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丹参酮ⅡA
归巢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特异性抗体制备及装配内皮祖细胞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李桂琼
陈庆伟
+1 位作者
杨彦
曹广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通过化学偶联法制备抗肌凝蛋白轻链/CD3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装配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EPCs。通过化学偶联法构建BsAb以及FITC标记的BsAb。分别将10ng、25ng、50ng和100ng的FITC标记的BsAb与1...
目的:通过化学偶联法制备抗肌凝蛋白轻链/CD3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装配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EPCs。通过化学偶联法构建BsAb以及FITC标记的BsAb。分别将10ng、25ng、50ng和100ng的FITC标记的BsAb与1×106个EPCs混合,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下观察抗体与细胞的结合情况,以筛选出抗体装配的最佳浓度。使用上述实验所筛选出的条件,装配BsAb和EPCs备用。结果:通过化学偶联法成功制备抗肌凝蛋白轻链/CD3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能够装配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BsAb在EPCs表面装配的最佳浓度为50ng/106细胞。结论:BsAb构建成功,并在EPCs表面成功装配Bs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内皮祖细胞
化学偶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酮ⅡA增效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VEGF、SDF-1表达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彦
陈庆伟
曹广煜
李桂琼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科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0970826)
文摘
目的:研究在丹参酮ⅡA的辅助下,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VEGF与SDF-1表达是否能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归巢。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功能学(Dil-acLDL与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将鉴定为EPCs的细胞分为单纯EPCs组(对照组)、EPCs+丹参酮ⅡA组(加药组)。细胞培养第9d,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VEGF、SDF-1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EPCs+丹参酮IIA组VEGF、SDF-1基因与蛋白表达均高于EPCs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上调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VEGF及SDF-1表达,从而可能在缺血环境中更好促进EPCs归巢,更有效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丹参酮ⅡA
归巢
血管新生
Keywords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Tanshinone ⅡA
homing
angiogcnesi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特异性抗体制备及装配内皮祖细胞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李桂琼
陈庆伟
杨彦
曹广煜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89,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l:30970826)
文摘
目的:通过化学偶联法制备抗肌凝蛋白轻链/CD3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装配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EPCs。通过化学偶联法构建BsAb以及FITC标记的BsAb。分别将10ng、25ng、50ng和100ng的FITC标记的BsAb与1×106个EPCs混合,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下观察抗体与细胞的结合情况,以筛选出抗体装配的最佳浓度。使用上述实验所筛选出的条件,装配BsAb和EPCs备用。结果:通过化学偶联法成功制备抗肌凝蛋白轻链/CD3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能够装配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BsAb在EPCs表面装配的最佳浓度为50ng/106细胞。结论:BsAb构建成功,并在EPCs表面成功装配BsAb。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内皮祖细胞
化学偶联法
Keywords
bispecificantibody EPCs chemical heteroconjugation
分类号
TN248.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丹参酮ⅡA增效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VEGF、SDF-1表达
杨彦
陈庆伟
曹广煜
李桂琼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特异性抗体制备及装配内皮祖细胞可行性研究
李桂琼
陈庆伟
杨彦
曹广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