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泸沽湖鱼类区系变化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曹寿清
杨思雅
胡江春
杨慕静
李正光
-
机构
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水产》
2025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随着人工增殖放流,泸沽湖也新增了一些野杂鱼,鱼类区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对泸沽湖鱼类资源调查,总结了泸沽湖鱼类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群落、生存环境等现状及变动趋势,基于当前泸沽湖渔业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高原湖泊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泸沽湖
高原湖泊
野杂鱼
渔业资源保护
鱼类区系
保护与利用
保护对策
生存环境
-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大眼圆吻鯝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
- 2
-
-
作者
吴安丽
潘晓赋
殷艳慧
苏学敏
曹寿清
王晓爱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永胜县创意工贸有限公司
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32-39,共8页
-
基金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2AE090049、202305AM340026、202303AC1000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304800)
丽江市杨君兴专家工作站。
-
文摘
大眼圆吻鯝(Distoechodon macrophthalmus)为云南土著鱼类,分布于三大螺旋藻产地之一的程海,为充分了解和开发利用该物种,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眼圆吻鯝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13.70 g/100 g±1.47 g/100 g),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6.62%,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66.42%,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标准值,氨基酸种类均衡。脂肪酸包含饱和脂肪酸6种(0.11 g/100 g±0.01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13种(0.26 g/100 g±0.04 g/100 g),且不饱和脂肪酸中含神经酸(C24∶1,0.01 g/100 g±0.00 g/100 g)。大眼圆吻鯝肌肉中富含钾(K,3 350.00 mg/kg±220.00 mg/kg)、磷(P,1 150.00 mg/kg±80.00 mg/kg)和钙(Ca, 619.00 mg/kg±190.28 mg/kg),并含有微量元素铁(Fe, 9.10 mg/kg±0.75 mg/kg)和锌(Zn, 8.78 mg/kg±1.80 mg/kg),粗蛋白含量(16.77 g/100 g±2.46 g/100 g)较高,粗脂肪含量低于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综上,大眼圆吻鯝营养均衡,脂肪酸中含有神经酸,富含矿物质,具有食用价值和资源开发潜力。
-
关键词
大眼圆吻鯝(Distoechodon
macrophthalmus)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神经酸
-
Keywords
Distoechodon macrophthalmus
nutritional component
aminoacid
fattyacid
nervonic acid
-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泸沽湖小口裂腹鱼人工驯养繁育试验
- 3
-
-
作者
曹寿清
杨思雅
胡江春
杨慕静
-
机构
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
文摘
泸沽湖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一个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属高原淡水湖泊,湖泊海拔2680 m,平均降水量1200 mm,湖水透明度高,pH值约8,长年平均水温9.3℃,最大水深103 m[1]。目前还保持着国家Ⅰ类水质,该湖出产小口裂腹鱼、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3种特有土著裂腹鱼,为研究物种起源演化的宝贵区域,其中小口裂腹鱼历来被当地人视为鱼中极品,美味佳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3种土著裂腹鱼占泸沽湖鱼产量的95%以上。随着自然变迁人类活动的影响,外来物种的侵入,鱼类产卵场、索饵场等栖息场所受到影响,鱼类区系趋于改变,特有的土著裂腹鱼数量锐减,目前已极其稀少,亟须开展泸沽湖特有土著鱼类驯养繁育研究[2]。
-
关键词
裂腹鱼
泸沽湖
湖水透明度
平均水温
栖息场所
美味佳肴
人工驯养
最大水深
-
分类号
S965.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