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喂酸化奶对犊牛采食量、腹泻率、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韩静 孟庆江 +11 位作者 刘景喜 曹学浩 王永颖 陈龙宾 何茹 潘振亮 王丽学 周天琪 王鸿英 王东 郭爽 马树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23,共4页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栏定时定量饲喂牛奶(对照组)和小群自由采食酸化奶(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牛采食量、腹泻率、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30日龄、31-60日龄、4-60日...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栏定时定量饲喂牛奶(对照组)和小群自由采食酸化奶(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牛采食量、腹泻率、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30日龄、31-60日龄、4-60日龄期间,试验组的液态奶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24%、31.24%、20.49%;(2)在4-30日龄、31-60日龄、4-60日龄期间,试验组颗粒料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0%、516.67%、600%;(3)对照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比试验组分别高8.33%和2.93%;(4)对照组的尿素含量和胆固醇(TC)含量比试验组分别高18.63%(P〈0.05)和35.76%(P〈0.001);各处理组间总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均无显著差异,总蛋白60日龄比30日龄高10.30%(P〈0.001);葡萄糖30日龄比60日龄高8.99%(P〈0.05);甘油三酯30日龄比60日龄高76.61%(P〈0.001);(5)Ig G在处理和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见,饲喂酸化奶小群饲养模式能显著减少犊牛腹泻,有利于蛋白代谢和脂肪沉积,但会降低犊牛颗粒料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酸化奶 采食量 腹泻率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秀芬 刘子杨 +1 位作者 李杰 曹学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6-51,共6页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天津奶牛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表明:提高规模化程度,有助于降低原料奶生产成本,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在影响奶农收入的诸多因素中,牛奶销售价格居于首位,生产成本居于其次;各因素对奶农收入的影...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天津奶牛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表明:提高规模化程度,有助于降低原料奶生产成本,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在影响奶农收入的诸多因素中,牛奶销售价格居于首位,生产成本居于其次;各因素对奶农收入的影响与饲养规模相关;主产品产量和牛奶销售价格对农民饲养意愿的影响较为突出。为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建议对原料奶实行优质优价和地方最低保护价,合理确定奶牛养殖总存栏量和布局,鼓励适度养殖,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应用,持续提高奶牛单产,率先实行"蓝箱"政策试点,加大补贴力度,用好"黄箱"政策,充分发挥奶农协会和奶农合作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奶牛养殖 经济效益 奶农收入 规模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饲料化开发的必要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盛南 王永颖 +5 位作者 张鑫 曹学浩 孙玉霜 祁欣 张一为 王鸿英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油菜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草食动物饲用价值,且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生长期短,可与其他作物休耕轮作,有显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油菜饲料化开发的必要性、饲用油菜品质特点、利用方式及饲喂效果研究进展。通过对油菜饲料... 油菜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草食动物饲用价值,且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生长期短,可与其他作物休耕轮作,有显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油菜饲料化开发的必要性、饲用油菜品质特点、利用方式及饲喂效果研究进展。通过对油菜饲料化的开发利用,可有效缓解冬春饲料短缺问题,为反刍动物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同时是饲草轮作搭配比较理想的品种,有效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饲料化 开发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饲用燕麦与豌豆混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一为 马超 +3 位作者 李亚东 曹学浩 祁杰 王鸿英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开展了饲用燕麦与豌豆以10:0、7:3、6:4和5:5四种不同比例混播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单播燕麦相比,7:3和6:4两个混播比例每667 m^(2)粗蛋白分别增加3.7 kg和3.8 kg,干草产量提高4.3%和0.85%;5:5混播比对照干草产量降低14.65%;混播的... 开展了饲用燕麦与豌豆以10:0、7:3、6:4和5:5四种不同比例混播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单播燕麦相比,7:3和6:4两个混播比例每667 m^(2)粗蛋白分别增加3.7 kg和3.8 kg,干草产量提高4.3%和0.85%;5:5混播比对照干草产量降低14.65%;混播的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较对照有所降低。综合蛋白质产量、干草产量以及种子投入,在固定播量的情况下,饲用燕麦与豌豆以7:3和6:4的比例混播收益较高,比单播燕麦每667 m^(2)可增收53元和29.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豌豆 混播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