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水分吸附/解吸曲线的研究
1
作者 陈雪燕 曹子怡 +7 位作者 刘秀坤 肖延军 张荣亭 郭雷 蒲艳艳 李兴军 高欣 程敦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样品全麦粉等温线拟合的8个方程进行优劣排序后,确定了较佳方程MGAB、MOE、MCPE、CAE、Poly,并求出了各方程的系数;采用解吸等温线分析样品全麦粉可知,8个品种(系)的全麦粉在25℃下的相对安全水分范围为13.24%~14.42%,平均值是13.72%。济麦4227全麦粉的单分子层含水率和固体颗粒表面积均高于其他样品。该研究结果可为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安全贮存、后期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麦系列 全麦粉 动态水分吸附/解析 平衡水分 单分子层含水率 固体颗粒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Hailwood-Horrobin平衡水分模型分析聚葡萄糖吸潮机理
2
作者 刘畅 王梦雅 +4 位作者 宋洪东 曹子怡 颉宇 李兴军 宁国庆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7,共8页
为解释聚葡萄糖的吸潮性能,改进包装材料,在20~35℃和平衡相对湿度(ERH)10%~90%范围内,测定了初始含水率(IMC)1.01%~4.89%的5个国产样品(a1~a5)的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是S型曲线,在ERH小于80%时,解吸等温线与吸附... 为解释聚葡萄糖的吸潮性能,改进包装材料,在20~35℃和平衡相对湿度(ERH)10%~90%范围内,测定了初始含水率(IMC)1.01%~4.89%的5个国产样品(a1~a5)的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是S型曲线,在ERH小于80%时,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样品初始含水率越低,滞后现象越显著。由于聚葡萄糖是无定形相态的粉末,我们假定聚葡萄糖水分吸附过程是蒸汽相态、液体相态(多分子层吸附)及固体溶液(单分子层吸附)之间存在的平衡,按照Hailwood-Horrobin(HH)模型把S型吸附等温线去卷积为单分子层(Mh)和多分子层成分(Md),吸附和解吸多分子层水含量随ERH增加呈现S型曲线增加,解吸单分子层含水率随ERH增加保持不变,而吸附单分子层含水率随ERH增加对a1~a4样品(IMC4.87%~2.35%)缓慢增加,对a5样品(IMC 1.01%)几乎线性减少。随着样品初始含水率降低,吸附位点聚合物分子量对a1样品最大,对a5样品最小。尽管红外光谱扫描显示a5样品羟基(3416cm^(–1))和无定形结构官能团(1027cm^(–1))的强度最小,但是a5样品的吸潮率最大。说明不同工艺加工的聚葡萄糖样品含水率越低,吸附单分子层水含量随ERH增加几乎线性减少,但是吸附多分子层含水量随ERH增加是S型增加,吸潮率和吸湿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葡萄糖 水分吸着等温线 吸潮率 单分子层吸附 滞后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间成皂法制备高抗水性AKD乳液
3
作者 宋晓明 周家中 +9 位作者 王嘉乐 曹子怡 周心怡 井智民 杜增杰 谢仕元 陈夫山 郭茂源 高珊珊 王学东 《中华纸业》 CAS 2023年第19期77-80,共4页
AKD中碱性施胶剂由于廉价、高效、提高纸张强度及耐久性等优点,一直是造纸行业广泛使用的抗水乳液。本研究采用“瞬间成皂法”制备自乳化型AKD中性施胶剂,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含量和乳化剂用量及剪切速率条件下对制备的... AKD中碱性施胶剂由于廉价、高效、提高纸张强度及耐久性等优点,一直是造纸行业广泛使用的抗水乳液。本研究采用“瞬间成皂法”制备自乳化型AKD中性施胶剂,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含量和乳化剂用量及剪切速率条件下对制备的AKD乳液稳定性及抗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75℃、时间9 min、固含量10%、乳化剂用量5%、搅拌速率10,000 r/min时,乳液稳定性及施胶效果最好,Cobb值可以达到17.03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D施胶剂 自乳化 影响因素 COBB值 抗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气冷等离子体对大米水分吸着等温线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曹子怡 李兴军 +1 位作者 宋洪东 赵明慧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48-156,共9页
我国在低压强射频冷等离子体发生设备的研发有20多年历史,该设备处理大米能够显著缩短蒸煮时间,提高粥中固形物溶解。最近5年冷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行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受到关注。本研究对120 W-20 s低压强射频氦气冷等离子体(140 Pa,13... 我国在低压强射频冷等离子体发生设备的研发有20多年历史,该设备处理大米能够显著缩短蒸煮时间,提高粥中固形物溶解。最近5年冷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行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受到关注。本研究对120 W-20 s低压强射频氦气冷等离子体(140 Pa,13.56 MHz,冷等离子体源距离样品3 cm,每次处理样品300 g)重复处理圆粒大米0~4次后的样品,测定水分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在5~35℃、平衡相对湿度(ERH)10%~90%范围内,与对照样品比较,冷等离子体重复处理不改变大米的吸湿特性(单分子水层和多分子水层的特性)和安全水分值,但能显著降低大米的水分接触角而提高亲水性和大米吸水率。本研究为冷等离子体处理大米样品的安全储藏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氦气 大米 吸湿特性 安全水分 水分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