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城乡发展差距数据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威伟 沈维凤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64-166,共3页
城乡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湖南省城乡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探索统筹湖南省城... 城乡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湖南省城乡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探索统筹湖南省城乡发展战略和举措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城乡发展 差距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生农业科技及其发展对策
2
作者 沈维凤 曹威伟 +3 位作者 任湘 王青山 邹慧玲 李煦 《作物研究》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对民生农业科技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功能,以及发展民生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对发展民生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建立完善民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平台、民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多维民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对民生农业科技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功能,以及发展民生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对发展民生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建立完善民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平台、民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多维民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及提高民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加强农村青年科技培训等发展民生农业科技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科技 农业科技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住房改建及其对策
3
作者 沈维凤 杨柳 曹威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67-168,172,共3页
探讨了农村住房改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必然趋势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农村住房改建中的"城中村、镇中村、中心村和自然村"4种模式,以及协调农村住房改建这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相关问题的主要政策。
关键词 农村 住房改建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威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2-55,共4页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进入了一个跨主体、跨空间、跨媒介的融合发展阶段,为话语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中,主体融合通过官方话语与青年话语系统的信息交换和能量互换,呈现出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发展过程。空间融合通...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进入了一个跨主体、跨空间、跨媒介的融合发展阶段,为话语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中,主体融合通过官方话语与青年话语系统的信息交换和能量互换,呈现出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发展过程。空间融合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深嵌于日常交往空间之中,建构一个与日常世界相融合“意义地带”和“情绪空间”。媒介融合通过促进不同媒介的互联共享,实现了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立体式、全方位的融合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主体融合 空间融合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观念与结构: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的百年演进之路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威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共9页
从利益、观念、结构3个维度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百年变迁的结构性力量。其中,“利益”是理性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民族和国家利益有不同表现,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科技创新话语策略选择;“观念”是价值导向,其不断赋予科技... 从利益、观念、结构3个维度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百年变迁的结构性力量。其中,“利益”是理性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民族和国家利益有不同表现,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科技创新话语策略选择;“观念”是价值导向,其不断赋予科技创新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并对科技创新予以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结构”是条件约制,在外部环境结构和内部社会结构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自力更生、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到联合运行的转变,从大众范式、专业范式到系统范式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演进本身是一个辨证过程,呈现出联系性与整体性、结构性与能动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征。面向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话语自觉规划和实践,努力建设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内外部结构相匹配、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观念 结构 中国共产党 科技创新话语 形塑机制 结构性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武器的“正统”论:太平军、湘军合法性叙事话语评析
6
作者 曹威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8,共9页
“正统”论于宋代定型后分“辨华夷”“护纲常”两条主脉向前演进,这两条主脉在历史演进中相互批驳,相互渗透,或分流,或合流,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应用这一资源时所呈现出的不同取向。在湘军与太平军意识形态的战争中,太平天国以“辨华夷... “正统”论于宋代定型后分“辨华夷”“护纲常”两条主脉向前演进,这两条主脉在历史演进中相互批驳,相互渗透,或分流,或合流,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应用这一资源时所呈现出的不同取向。在湘军与太平军意识形态的战争中,太平天国以“辨华夷”为话语框架,接以“神魔二元”和反压迫话语,建构起“起义”合法性叙事体系。湘军则以“护纲常”为话语框架,通过痛斥太平军破坏纲常伦理的行为,多方面回应民生疾苦,建构起“讨逆”行动的正义性。这一历史案例表明,合法性叙事只有处于广泛且能被共享的价值语境之中,与受众、叙事语境、话语传统、历史发展大势相适应,才能发挥其在合法性建构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 纲纪 华夷之辨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