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支原体肺炎症状改善及血清T细胞亚群、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培谦 张志杰 +1 位作者 马亚秋 段靓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94例M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 目的:探讨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94例M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蒿芩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M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蒿芩麻杏石甘汤 热毒宁注射液 T细胞亚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4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的随机双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培谦 张志杰 +1 位作者 马亚秋 段靓钰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2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37.50%(18/48)、52.08%(25/48)与对照组的22.92%(11/48)、37.50%(18/4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5.42%(41/48),高于对照组的58.33%(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8/48)与对照组的25.00%(1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SE/6H3R3E3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提高痰菌阴转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治涂阳肺结核 2HRZSE/6H3R3E3方案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培谦 张志杰 +1 位作者 马亚秋 段靓钰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瘀通络汤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瘀通络汤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及胸水含量。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及胸闷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胸水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膜厚度及胸水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胸水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TP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化瘀通络汤 生脉注射液 胸膜厚度 胸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培谦 马亚秋 李洪智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究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11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三组均经胸腔穿刺,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经胸... 目的:探究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11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三组均经胸腔穿刺,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经胸腔导管注射药物:对照A组注入20万U尿激酶+20mL无菌生理盐水;对照B组注入5mg地塞米松+20mL无菌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20万U尿激酶+5mg地塞米松+20mL无菌生理盐水。统计两组胸腔粘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胸膜厚度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胸膜粘连率较对照A、B组低,胸膜厚度较对照A、B组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较对照A、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B组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6/37)与对照A组10.81%(4/37)、对照B组8.11%(3/3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降低胸膜粘连率,缩短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避免胸膜肥厚发生,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留置胸腔导管 尿激酶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仿真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立东 王国宏 曹培谦 《航天电子对抗》 2010年第6期61-64,共4页
嵌入式仿真训练是当今世界强国军事训练发展的重点,传统的模拟器和仿真设备已不能满足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需求。针对嵌入式仿真训练技术三个方面展开阐述:1)嵌入式仿真训练概念及其特点,2)嵌入式仿真训练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3)嵌入式仿真... 嵌入式仿真训练是当今世界强国军事训练发展的重点,传统的模拟器和仿真设备已不能满足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需求。针对嵌入式仿真训练技术三个方面展开阐述:1)嵌入式仿真训练概念及其特点,2)嵌入式仿真训练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3)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仿真 仿真技术 军事训练 仿真训练系统 高技术战争 训练技术 世界强国 仿真设备 发展趋势 发展历史 模拟器 需求 特点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培谦 王国宏 尤立文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现代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雷达干扰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在面临新型机载相控阵雷达威胁时,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作战飞机对抗的作战需要。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方案,为机载雷达... 现代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雷达干扰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在面临新型机载相控阵雷达威胁时,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作战飞机对抗的作战需要。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方案,为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有源干扰 光纤延迟线 机载相控阵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瞬时锁定天线法测量箔条云RCS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儒 曹培谦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 2001年第2期4-7,16,共5页
本文根据质心干扰的特点 ,提出机载箔条诱饵雷达截面积 (RCS)的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外场测试实践证明 ,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箔条云 雷达截面积 电子战 瞬时锁定天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鳖甲汤加味联合2HRZEM/2HRM超短程治疗方案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亚秋 曹培谦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秦艽鳖甲汤加味联合2HRZEM/2HRM[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莫西沙星(M)]超短程治疗方案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 目的:分析秦艽鳖甲汤加味联合2HRZEM/2HRM[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莫西沙星(M)]超短程治疗方案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2HRZEM/2HRM超短程化疗方案联合秦艽鳖甲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个月及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艽鳖甲汤加味联合2HRZEM/2HRM超短程治疗方案应用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提高痰菌转阴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菌阳肺结核 秦艽鳖甲汤 2HRZEM/2HRM 2HRZE/4HR 莫西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