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城市效率论交通拥堵——对城市发展战略的启示
1
作者 丁成日 曹坤梓 《城市交通》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从城市理论、城市与交通发展和城市战略三个维度分析城市规模(及其增长)、空间结构、城市效率和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它们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城市理论细化到城市空间内部,推论出高度集聚的... 从城市理论、城市与交通发展和城市战略三个维度分析城市规模(及其增长)、空间结构、城市效率和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它们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城市理论细化到城市空间内部,推论出高度集聚的城市就业是城市效率的充要条件,城市交通拥堵是保持城市效率的成本或代价。基于此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由于其影响具有间接、抽象、长期、不可感知和难以度量的特征而被长期忽视的事实。从历史的维度、公共交通发展时机错位、城市发展战略失误等方面探究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源。最后,概述未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空间结构 城市效率 交通拥堵 发展战略 交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传承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登封老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坤梓 薛姣 王正 《华中建筑》 2014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以生活传承为切入点,实现两者的统一共存是历史街区传承文脉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传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可以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延续多样生活、保持街区功能与社会网络相对... 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以生活传承为切入点,实现两者的统一共存是历史街区传承文脉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传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可以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延续多样生活、保持街区功能与社会网络相对稳定的方法,结合具体形式实现街区的生活传承,并以此带动街区功能提升、引导街区空间环境更新与历史场景再现,从而塑造多彩的街区生活和空间意象,实现街区的活力复苏与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传承 历史街区保护 登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规划探讨——以武陟科技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坤梓 李培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期116-119,共4页
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将由单一生产园区向产、研、服协同发展的综合园区转变,基于此,科技产业园规划需要站在构建宜业宜居创新型综合城区的角度,探讨适宜的规划方法,顺应园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武陟科技产业园概念规划提出多元协同... 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将由单一生产园区向产、研、服协同发展的综合园区转变,基于此,科技产业园规划需要站在构建宜业宜居创新型综合城区的角度,探讨适宜的规划方法,顺应园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武陟科技产业园概念规划提出多元协同、复合共享、环境优质、集约灵活的规划理念,并在园区的功能组成、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景观组织和建筑空间组合等方面予以应用,以营造一个富有特色与活力的科技产业园,为类似的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科技产业园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运河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空间关系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坤梓 王金根 许继清 《华中建筑》 201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相伴而生,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一方面,通济渠营造了沿岸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了沿岸聚落的兴衰变化及沿岸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沿岸聚落也影响着通济渠及运河体系的发展。通济渠因其地上悬河的特性,与沿岸聚落形... 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相伴而生,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一方面,通济渠营造了沿岸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了沿岸聚落的兴衰变化及沿岸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沿岸聚落也影响着通济渠及运河体系的发展。通济渠因其地上悬河的特性,与沿岸聚落形成一种"亦亲亦疏"的特殊关系。通济渠因漕运而凿,沿岸聚落因通济渠而兴,二者共同推动了通济渠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济渠 隋唐运河 沿岸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划诉求的城市绿色空间分类体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叶林 曹坤梓 邢忠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
绿色空间是维持城市系统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基石,国内规划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与之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规划类型。分类体系是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础,然而当前绿色空间规划缺乏统一的分类逻辑框架。通过理清规划诉求的关键问题,借鉴相关法规标... 绿色空间是维持城市系统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基石,国内规划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与之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规划类型。分类体系是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础,然而当前绿色空间规划缺乏统一的分类逻辑框架。通过理清规划诉求的关键问题,借鉴相关法规标准的分类经验,衔接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整合相关部门管理意图,笔者提出"双层多级分类体系"作为一种可行分类思路,以包融多功能复合价值、涵盖规划连续过程、整合多部门管理意图,并促进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规划诉求 双层多级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优化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保华 曹坤梓 姜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5,共8页
文章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未能有效地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战略当中,造成城市公共安全发展先天不足;各单灾种规划各行其是,缺乏多灾种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各级政府被动地就事论事,处理城市公共安... 文章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未能有效地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战略当中,造成城市公共安全发展先天不足;各单灾种规划各行其是,缺乏多灾种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各级政府被动地就事论事,处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缺乏系统性,各部门联动性不强。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中医系统治疗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规划的系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支撑系统优化以及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管理系统优化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系统理论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城市形态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东 曹坤梓 《河南建材》 2007年第5期48-49,共2页
主要从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五构成要素出发,对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两种类型城市的城市形态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山地城市 平原城市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环境下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方法探讨
8
作者 李建东 曹坤梓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7期47-48,共2页
由重庆市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的现场调研引发对高密度环境下商业步行街相关问题的思考,从而探讨了此种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形态塑造、功能布置、环境设计、停留场所营造四个方面的设计方法,以期对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高密度环境 商业步行街 三峡广场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优化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和红星 李保华 曹坤梓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1,共4页
低碳城市交通系统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出发点,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平衡供需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在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形和量的... 低碳城市交通系统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出发点,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平衡供需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在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形和量的优化、构成要素的优化、内部作用机理的优化,以及低碳交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有效结合4个方面。这一优化策略在推动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同时,合理组织了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了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城市交通 空间布局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是否改变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模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坤梓 丁成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4,共8页
通过分析城镇化、城市规模与新冠疫情的关系,同时分析疫情主导的居家隔离的社会影响,试图回答疫情过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模式是否有所变化。研究发现,城镇化和城市规模对疫情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既有利于流行病传播和提高感染的风险,... 通过分析城镇化、城市规模与新冠疫情的关系,同时分析疫情主导的居家隔离的社会影响,试图回答疫情过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模式是否有所变化。研究发现,城镇化和城市规模对疫情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既有利于流行病传播和提高感染的风险,也会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提升治愈的概率,使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更健康,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安全。居家生活模式会带来许多问题,包括婚姻危机、心理和精神问题,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习。网络授课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其突出,间接论证了居家学习工作模式的有限价值,面对面的交往是不可替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中面对面接触和思想传播越加重要。结论认为:疫情过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将会回归到疫情前的轨迹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信息技术 居家模式 城市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老城区社区商业中心调研初探——以保全街社区商业中心为例
11
作者 田晓亮 曹坤梓 黄家源 《河南建材》 2017年第6期224-226,共3页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在社区内解决日常生活消费的要求日渐增多,社区商业中心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全街社区商业中心是郑州市老城区典型的社区商业中心,已经成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社区服务和酒店住...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在社区内解决日常生活消费的要求日渐增多,社区商业中心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全街社区商业中心是郑州市老城区典型的社区商业中心,已经成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社区服务和酒店住宿共存的综合型社区商业中心,但与消费升级和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型社区商业中心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全街社区商业中心应通过完善功能,优化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和优化消费环境,营造特色,以更好的满足居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老城区 社区商业中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