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原河网地区典型旱地面源污染排放系数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端木家耀 陈诚 +7 位作者 陈小华 沈根祥 张敏 郭春霞 王振旗 白玉杰 凌志雄 曹国民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1-79,共9页
【目的】探明平原河网地区典型旱地离田排放系数的变化特征,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崇明岛某典型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文-水质协同监测系统,对旱地面源污染排放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排放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目的】探明平原河网地区典型旱地离田排放系数的变化特征,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崇明岛某典型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文-水质协同监测系统,对旱地面源污染排放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排放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排放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日尺度下,氮、磷的离田排放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2~9843.9、0.08~667.0 g/(hm^(2)·d);月尺度下,氮、磷离田排放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2~17.2、0.001~1.04kg/(hm^(2)·m)。在降水产流事件中,氮离田排放系数与降水历时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离田排放系数与产流事件的总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最大小时降水强度极显著正相关。施肥后,氮日排放系数迅速增大,磷日排放系数无明显变化。各时间尺度下,氮排放系数与地表径流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磷排放系数与地表径流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氮、磷离田排放系数的日、月际变化幅度较大,氮离田排放系数易受施肥措施影响,磷离田排放系数则更易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旱地 面源污染 协同监测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法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中试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3 位作者 迟峰 史伟伟 孟科伟 俞益峰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5期7-10,共4页
采用Na2CO3/NaOH软化与反渗透组合工艺的一套日处理100 t硝酸盐和硬度严重超标的地下水中试与示范装置。半年多的试运行结果表明,中试与示范装置运行稳定,出水pH值、硬度和硝酸盐氮浓度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采用Na2CO3/NaOH软化与反渗透组合工艺的一套日处理100 t硝酸盐和硬度严重超标的地下水中试与示范装置。半年多的试运行结果表明,中试与示范装置运行稳定,出水pH值、硬度和硝酸盐氮浓度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试与示范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便的特点,适合于村镇小型供水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硬度 软化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连续流处理受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3 位作者 费宇雷 孟科伟 史伟伟 俞益峰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5期90-94,共5页
采用普通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300E)和硝酸盐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520E)处理受硝酸盐污染的模拟地下水,通过树脂床层的水流速度越慢,相应的穿透体积越大;用氯化钠水溶液再生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时,需要的再生液体积随氯... 采用普通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300E)和硝酸盐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520E)处理受硝酸盐污染的模拟地下水,通过树脂床层的水流速度越慢,相应的穿透体积越大;用氯化钠水溶液再生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时,需要的再生液体积随氯化钠浓度的下降而增加,但实际消耗的氯化钠量却随其浓度的下降而减少,氯化钠适宜浓度在3%左右;当地下水中硫酸盐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硝酸盐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但该树脂比普通树脂难再生;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可用SBR工艺进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浓度为550 mg/L的再生废液在SBR池中搅拌反应10 h,就能实现完全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离子交换 再生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动物脂肪水解 被引量:7
4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高广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0,共2页
研究了脂肪酶LipolaseTM催化猪油和牛羊油水解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pH值8.0,温度50℃(猪油)或55℃(牛羊油),底物浓度51%(W/V),搅拌速度450r/min~500r/min... 研究了脂肪酶LipolaseTM催化猪油和牛羊油水解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pH值8.0,温度50℃(猪油)或55℃(牛羊油),底物浓度51%(W/V),搅拌速度450r/min~500r/min,酶用量150U/g油脂。在上述条件下水解24h,水解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动物脂肪 水解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对橄榄油的间歇水解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高广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39,共3页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橄榄油间歇水解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pH值为7.5时,反胶团中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R值([H2O]/[AOT]...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橄榄油间歇水解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pH值为7.5时,反胶团中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R值([H2O]/[AOT])摩比尔)=10时,水解速度最快;当R值不变时,AOT浓度越大,水解率越大;但当AOT浓度≥200mmol时,会对反胶团中的脂肪酶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团 脂肪酶 橄榄油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国民 冷一欣 +1 位作者 盛梅 高广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35-37,共3页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对橄榄油的催化水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5 5℃、pH为 8 2的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底物浓度体积分数高达 5 7%时 ,仍无抑制。适宜的搅拌速度是 4 0 0~4 5 0r/min。在上述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对橄榄油的催化水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5 5℃、pH为 8 2的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底物浓度体积分数高达 5 7%时 ,仍无抑制。适宜的搅拌速度是 4 0 0~4 5 0r/min。在上述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酶间歇水解橄揽油 ,重复使用 10次水解率从 96 5 %降至 5 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蚕丝 水解 油脂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1 位作者 冷一欣 高广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共4页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工艺条件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蚕丝=1.9:1(W/W)。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葡萄糖氧化...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工艺条件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蚕丝=1.9:1(W/W)。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葡萄糖氧化酶偶联的最适条件是:pH=7.5,偶联时间>12h。加酶量为70-110U/g蚕丝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35~45U/g蚕丝,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较高(>40%)。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稳定性较高,其操作半衰期约为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固定化 蚕丝 SE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法降解废水中的芳香类化合物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国民 丁伟 +1 位作者 杨国平 张大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0-833,886,共5页
芳香化合物的Fenton氧化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芳环上取代基位置、数量和种类的不同会对其降解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单氯酚3种异构体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3-氯酚>4-氯酚>2-氯酚;氯酚的反应活性随芳环上Cl取代基数目的增加而下降,2-... 芳香化合物的Fenton氧化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芳环上取代基位置、数量和种类的不同会对其降解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单氯酚3种异构体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3-氯酚>4-氯酚>2-氯酚;氯酚的反应活性随芳环上Cl取代基数目的增加而下降,2-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的反应活性遵循下列顺序: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芳环上的取代基对芳香化合物的Fenton氧化性能有很大影响,苯胺、氯苯和硝基苯降解速率依次为:苯胺>氯苯>硝基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芳香化合物 结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立辉 曹国民 +2 位作者 盛梅 刘勇弟 张子间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4-10,共7页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因子,给饮水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地下...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因子,给饮水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离子交换法具有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的优点,比较适合中小规模供水需求,但其再生废液的处理或处置非常困难。反渗透法具有脱硝效果好、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各种规模供水需求,但反渗透会产生大量浓缩水,必须妥善处理或处置。在我国华北地区,反渗透浓缩水可用于浇灌农作物,其中较高浓度的硝酸盐是良好的氮肥。至于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虽然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现阶段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残留反硝化碳源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用此法生产的饮用水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离子交换 反渗透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付才 何涛 +1 位作者 曹国民 卜祥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4,共5页
研制开发了适用于稠油抗高盐含量的HFB型乳化降粘剂,讨论了影响乳化降粘的主要因素。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HFB型乳化降粘剂对塔河3口稠油井开采的稠油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降粘率均大于93%。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降粘剂 盐含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费宇雷 曹国民 +2 位作者 张立辉 迟峰 李栋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地下水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之一,特别是华北农村生活饮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然而,华北又是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研究开发适合华北农村分散式供水特点的地下水脱硝酸盐技术,对于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具... 地下水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之一,特别是华北农村生活饮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然而,华北又是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研究开发适合华北农村分散式供水特点的地下水脱硝酸盐技术,对于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把简单、高效且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离子交换法用于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考察了普通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300E和硝酸盐选择性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520E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效果,比较了地下水中SO42-和Cl-等阴离子对两类不同树脂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rolite A 300E和Purolite A 520E树脂均能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两者的NO3--N饱和交换容量分别为49.02和48.54 mg/g。但是,当地下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SO42-或Cl-时,Purolite A 520E脱除硝酸盐的效果明显优于Purolite A 300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饮用水 硝酸盐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5
12
作者 尚爱安 徐美燕 +2 位作者 孙贤波 曹国民 赵庆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6-759,782,共5页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BOD5、NH3-N、E 260(紫外260 nm处吸光度,代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2%、87.2%、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磷酸铵镁沉淀法 生物处理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猪油水解 被引量:15
13
作者 盛梅 曹国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猪油水解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p H 为 82 的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底物浓度高达55% ( W / V)时,仍无底物抑制。适宜的搅拌速度是450 r/m in~500 r/m ...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猪油水解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p H 为 82 的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底物浓度高达55% ( W / V)时,仍无底物抑制。适宜的搅拌速度是450 r/m in~500 r/m in。在上述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间歇水解猪油时的操作半衰期约为 2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蚕丝 猪油 水解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甲醛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大亮 曹国民 +1 位作者 盛梅 朱凤娟 《净水技术》 CAS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石灰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甲醛初始浓度、[Ca(OH)2]/[HCHO]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等因素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初始浓度越高、[Ca(OH)2]/[HCHO]摩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趋于平衡的时间越短... 采用石灰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甲醛初始浓度、[Ca(OH)2]/[HCHO]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等因素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初始浓度越高、[Ca(OH)2]/[HCHO]摩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趋于平衡的时间越短,甲醛的去除率亦越高。对一定浓度的甲醛废水,适宜的反应温度是65℃、适宜的[Ca(OH)2]/[HCHO]摩尔比值约为0.1。此外,实验还发现,只有当Ca2+和OH-同时存在时才能催化甲醛的去除,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或氯化钙对甲醛的去除几乎没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废水 石灰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场废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减排示范工程研究成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振旗 钱晓雍 +3 位作者 沈根祥 胡双庆 曹国民 张敏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63-66,146,共5页
针对奶牛场废水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以粪污资源化还田利用为导向,开展了以SBR工艺为核心的废水末端处置关键技术和工艺参数研究,并建设了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污染减排示范工程。通过为期6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废水经厌氧-好氧生... 针对奶牛场废水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以粪污资源化还田利用为导向,开展了以SBR工艺为核心的废水末端处置关键技术和工艺参数研究,并建设了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污染减排示范工程。通过为期6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废水经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后,磺胺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在曝气池中投加消化抑制剂(TCMP)可控制氨氮的硝化率为12.5%,有效保留了氮素养分,且对抗生素去除基本无影响。该示范工程抗生素去除模块投资仅占项目总成本的13.5%,污水处理成本≤10元/t,在不大幅增加投资运行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保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价值和新型污染物去除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废水 抗生素 污染减排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相中催化酯化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盛梅 曹国民 +1 位作者 宋国强 郭登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凝胶( C A D B) 为载体,以对 - β- 硫酸酯 乙砜基苯胺( S E S A) 为 偶联活性剂,共价固定工业脂肪酶。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化反应时,有机溶剂性质、脂肪酸与脂肪醇的结构、p H... 以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凝胶( C A D B) 为载体,以对 - β- 硫酸酯 乙砜基苯胺( S E S A) 为 偶联活性剂,共价固定工业脂肪酶。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化反应时,有机溶剂性质、脂肪酸与脂肪醇的结构、p H 值、反应温度和 体系含水量等对酯化反应 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异辛 烷是最适宜的有机溶剂;脂肪酸与脂肪醇的碳链越长,越易于酯化;固 定化脂肪酶对伯醇的选择 性优于仲醇;以异辛烷为有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40 ℃、p H 为7 .4 时,油酸与十二醇的酯化率最高;反应初期应加入少量水以激活酶,反应后期则应除去体系中的水以避免酶失活;固定化酶间歇催化油酸与十二醇的酯化时,重复使用30 次( 每次24 h) ,酯化率从93 .5 % 降至47 .0 % ,其操作半衰期约为720 h ;在柱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固定化酶连续催化油酸与十二醇酯化时,连续运行50 d 酯化率仍高达7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酯化反应 固定化 有机合成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辉 曹国民 +2 位作者 黄海苏 盛梅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600,共7页
将膜分离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CMBR),并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脱氮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MBR平板状固定化细胞适宜的制备条件... 将膜分离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CMBR),并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脱氮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MBR平板状固定化细胞适宜的制备条件:厚度4 mm,w=15%聚乙烯醇溶液中细菌包埋量20 g/L,地下水反硝化脱氮适宜的碳氮比、温度、pH分别为6∶1、30°C、7.0~8.0;适宜的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反硝化速率与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成正比。在最佳脱氮条件下,出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耗氧量等水质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反硝化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降粘剂HP在塔河S66井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付才 王圣荣 +1 位作者 李翠萍 曹国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HP用于塔河油田S6 6井稠油开采的现场试验结果并作了分析。HP的主剂为改性酚醚表面活性剂 ,复配以表面张力改进剂和抗盐聚合物 ,在 80℃下可抗耐矿化离子的浓度高达 2 .2 6× 10 5mg/L(包括Ca2 + +Mg2 + 4 .3×...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HP用于塔河油田S6 6井稠油开采的现场试验结果并作了分析。HP的主剂为改性酚醚表面活性剂 ,复配以表面张力改进剂和抗盐聚合物 ,在 80℃下可抗耐矿化离子的浓度高达 2 .2 6× 10 5mg/L(包括Ca2 + +Mg2 + 4 .3× 10 3 mg/L)。S6 6井原油基本不含水 ,含气一般~ 10 % ,5 0℃粘度 9.2Pa·s。该井用掺稀油工艺生产 ,产液量由泵排量决定 ,为~ 6 6m3 /d。在为时 2 2d的现场试验中 ,用矿化度 5 .6× 10 4mg/L、含Ca2 + +Mg2 +4 .3× 10 3 mg/L的井水配制的浓度 4 75 0~ 6 0 0 0m/L的HP溶液从环空连续注入井内 ,油水体积比逐渐由 6 0∶4 0变为 70∶30 ,HP加量以总液量计由 2 2 0 0mg/kg逐渐降至 14 0 0mg/kg。HP加量在 2 2 0 0~ 16 0 0mg/kg范围时 ,产出的O/W乳状液 35~ 36℃下的粘度为 17.5~ 2 0 .0mPa·s ,而掺稀油时产出原油的粘度为 30 0mPa·s。当油水比由 6 0∶4 0变为 70∶30时 ,稠油、气、水的产出量分别由 35 .6t/d ,3.96m3 /d ,2 6 .4t/d变至 4 1.6t/d ,4 .6 2m3 /d ,19.8t/d。在采用掺稀油工艺时 ,稠油和气产出量分别为 2 9.7t/d和 3.30m3 /d ,回采稀油量为 33.0t/d。在现场试验中井口油压略升并大体维持稳定 ,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图 1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粘剂 塔河油田 S66井 应用 现场试验 乳化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旗 杨林燕 +3 位作者 曹国民 刘勇弟 钱晓雍 沈根祥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49-54,共6页
针对畜禽废水还田利用潜在的抗生素残留风险,以高有机负荷低浓度抗生素含量的废水中抗生素高效选择性去除为目标,以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为导向,研发了猪场废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在废水常规处... 针对畜禽废水还田利用潜在的抗生素残留风险,以高有机负荷低浓度抗生素含量的废水中抗生素高效选择性去除为目标,以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为导向,研发了猪场废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在废水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并投加硝化抑制剂或控制好氧污泥的泥龄抑制氨氮硝化,可去除90%以上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并能够有效抑制氨氮的硝化作用。为应对冬季低温环境下好氧生物处理对抗生素降解效果差,以及生猪疫病暴发期间兽药用量大而导致残留抗生素浓度偏高的问题,开发了O3氧化、柠檬酸助类Fenton氧化和UV/H2O2高级氧化等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技术,保障了猪场废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抗生素 氨氮 硝化抑制剂 污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梅 曹国民 +1 位作者 修艺 吴雨乔 《饮料工业》 2018年第5期17-20,共4页
咖啡因是咖啡饮料、茶饮料和可乐等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反相ODS C18柱,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结果表明,在柱温35℃,甲醇∶水为1∶1,流速1.... 咖啡因是咖啡饮料、茶饮料和可乐等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反相ODS C18柱,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结果表明,在柱温35℃,甲醇∶水为1∶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2nm条件下,咖啡因的浓度在0.1~7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79.79%~101.56%,精密度RSD在0.11%~1.38%。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出各种市售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