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酯键断裂触发的含能增塑剂DNTN多阶热分解机理
1
作者 曹华文 唐秋凡 +4 位作者 屈蓓 霍欢 郑启龙 曹意林 李吉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7,共14页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固相原位红外测试和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DNT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热分解气体产物和固相产物,阐明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D...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固相原位红外测试和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DNT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热分解气体产物和固相产物,阐明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DNTN的分解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诱导分解阶段,温度区间为127~147℃,DNTN发生部分O—N键的断裂,释放少量的NO_(2)气体;第二阶段在147~220℃之间,DNTN快速分解,发生硝基基团脱去和季碳骨架的分解,并且伴随小环结构的生成和裂解,释放大量的NO_(2)和CO_(2)等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第三阶段为240~350℃,DNTN剩余固态产物在高温下热解,释放少量的CO_(2),并且在300℃后剩余的固相物质会进一步反应生成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酯 2 3-二羟甲基-2 3-二硝基-1 4-丁二醇四硝酸酯 多级热分解 热分解反应机理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低频电磁法在萤石矿床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林西俄力木台萤石矿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方乙 邹灏 +2 位作者 王光凯 曹华文 高永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随着萤石矿找矿难度的加大,如何在浅覆盖区寻找、定位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显得尤为迫切。以内蒙古林西俄力木台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该矿区甚低频数据进行Fraser滤... 随着萤石矿找矿难度的加大,如何在浅覆盖区寻找、定位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显得尤为迫切。以内蒙古林西俄力木台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该矿区甚低频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分析了矿区基本构造格局特征、异常体平面分布和产状特征,并结合矿区地质研究,圈出了7条成矿异常带。实践表明甚低频电磁法在萤石矿隐伏-半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法 萤石矿 异常圈定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小北沟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亮 裴秋明 +4 位作者 曹华文 赵玉 宋开瑞 孙伯为 方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小北沟萤石矿床矿体赋存于中生代中酸性火山-沉积岩中,主要受近SN向、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H_2O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60~200℃,盐度(w(NaCl_(eqv)))... 小北沟萤石矿床矿体赋存于中生代中酸性火山-沉积岩中,主要受近SN向、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H_2O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60~200℃,盐度(w(NaCl_(eqv)))集中分布在0.2%~1.4%,流体密度0.77~0.93 g/cm^3;包裹体成分以H_2O为主,含少量C_3H_6等有机组分,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NaCl-H_2O流体体系。野外地质特征及显微测温结果均表明,流体弱沸腾导致早阶段石英沉淀,水/岩反应是萤石的主要沉淀机制。小北沟萤石矿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和地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萤石矿床 林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姐纳各普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约束——对扎西康矿集区铅锌金锑成矿系统的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随亮 黄勇 +8 位作者 李光明 张林奎 梁维 卿成实 张志 李洪梁 李应栩 曹华文 董磊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5期56-64,共9页
姐拉各普金矿是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内最新发现的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其成矿机制,对金矿床中含矿石英脉中绢云母开展Ar-Ar年代学测试,以及氢氧同位素示踪,并与矿集区内铅锌金锑矿床开展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姐纳各普金... 姐拉各普金矿是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内最新发现的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其成矿机制,对金矿床中含矿石英脉中绢云母开展Ar-Ar年代学测试,以及氢氧同位素示踪,并与矿集区内铅锌金锑矿床开展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姐纳各普金矿成矿时代为17.6±1.8 Ma,与矿集区内铅锌金锑成矿时代,以及错那洞穹窿中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形成时代相一致。结合同位素示踪,本文认为扎西康矿集区铅锌金锑成矿系统受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控制,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16.6~18.7 Ma,中新世岩浆活动提供的热量驱动地下水循环,并萃取地层或喜马拉雅基底成矿物质,在少量岩浆流体及成矿物质的参与下,沿南北向及其次级断裂构造部位上移聚集成矿,构成穹窿—岩浆—地层—构造四位一体的控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姐纳各普金矿 扎西康 成矿系统 AR-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北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洪梁 李光明 +4 位作者 董随亮 卿成实 付建刚 曹华文 代作文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4期17-21,共5页
扎西康矿集区位于藏南金锑成矿带东段,目前区内已发现各类金锑矿(点)10余处,但对矿集区北部的研究仍有待提高。通过对扎西康矿集区北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对勘查区内Au、As、Sb等1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 扎西康矿集区位于藏南金锑成矿带东段,目前区内已发现各类金锑矿(点)10余处,但对矿集区北部的研究仍有待提高。通过对扎西康矿集区北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对勘查区内Au、As、Sb等1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Au、As、Sb元素富集程度高,成矿潜力巨大。对各元素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内主要有Mn-Fe-Ga-Cu、Zn-Pb-Ag和Sb-As-Au三种元素组合,Au为主成矿元素。此次工作在勘查区内发现了2条Au的异常带,均沿北西—南东向呈条带状展布,经后期探矿工程揭露,发现了多个与蚀变辉绿岩密切相关的Au矿体,表明研究区内找矿前景良好,为区内后续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球化学 找矿方向 扎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忠芳 文海霞 曹华文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铜矿 铜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F-EM和EH4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床勘查中的应用——以林西水头萤石矿区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炳卫 曹华文 +4 位作者 裴秋明 杨冰 武宗林 许腾 韩术合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为探究甚低频电磁法(VLF-EM)和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EH4)的组合运用对浅覆盖区萤石矿床的勘查效果,以内蒙古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床为例,开展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工作。在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VLF-EM和EH4原始数据的处... 为探究甚低频电磁法(VLF-EM)和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EH4)的组合运用对浅覆盖区萤石矿床的勘查效果,以内蒙古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床为例,开展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工作。在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VLF-EM和EH4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解译,并结合地质事实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VLF-EM可以快速判定浅部(一般<60 m)低阻带展布特征和定位构造格局,EH4能够探明构造低阻带在深部空间(可达1 000 m左右)的延伸变化信息;两者的有效组合,一浅一深,可以做到相互检验和优势互补,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能够有效地预测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F-EM EH4 萤石矿床 浅覆盖区 林西地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小北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裴秋明 张寿庭 +4 位作者 曹华文 王亮 韩术合 武宗林 夏炳卫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小北沟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浅覆盖区的甚低频电磁异常、找矿潜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区内共发现矿(化)体11个,规模不一,主要受SN-NNE向断裂控制;矿石组分以萤石和石英为主,围岩蚀... 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小北沟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浅覆盖区的甚低频电磁异常、找矿潜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区内共发现矿(化)体11个,规模不一,主要受SN-NNE向断裂控制;矿石组分以萤石和石英为主,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高岭土化和绿泥石化;矿床为热液充填脉型,矿(化)体垂向分带特征明显,脉体形态、矿化强度、矿物组合以及矿石组构等特征自上而下呈现规律性变化;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Ⅶ号矿化体延续性好,规模可观。结合目前部分平硐和钻孔工程揭露的萤石矿体特征认为,本区深部找矿潜力大,Ⅶ号矿化体的深部工程验证应为后期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垂向分带模式 甚低频电磁法 找矿潜力 林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老厂坡、大竹棚和来利山花岗岩的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昊星 张寿庭 +3 位作者 曹华文 裴秋明 胡昕凯 王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5-676,共12页
滇西腾梁地区花岗岩与锡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通过对来利山花岗岩、大竹棚花岗岩及老厂坡花岗岩进行岩相学观察与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分析,探讨黑云母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三处岩体中黑云母均具有富铁... 滇西腾梁地区花岗岩与锡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通过对来利山花岗岩、大竹棚花岗岩及老厂坡花岗岩进行岩相学观察与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分析,探讨黑云母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三处岩体中黑云母均具有富铁贫镁的特征;来利山岩体和大竹棚岩体中黑云母为铁叶云母,结晶温度分别为629~691℃和603~635℃,氧逸度分别为-15.9^-18.0和-17.6^-18.7,指示岩体为S型花岗岩;老厂坡岩体中的黑云母属铁质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18~749℃,氧逸度-13.7^-14.8,指示岩体为具有部分幔源物质混染的S型花岗岩,表明本区接近纯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在低温低氧逸度条件下有利于锡矿形成。相较于老厂坡岩体,来利山岩体及大竹棚岩体成矿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成分特征 花岗岩 成岩成矿 腾冲-梁河地区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用硝酸酯增塑剂的热安定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曹华文 唐秋凡 +2 位作者 郑启龙 屈蓓 李吉祯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4-865,共12页
从硝酸酯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角度综述了硝酸酯的热分解机理和热安定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硝酸酯的热分解机理国内外均集中于非等温高温热分解行为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对于使用温度下的硝酸酯的等温热分解机理、反应动力学和产物分... 从硝酸酯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角度综述了硝酸酯的热分解机理和热安定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硝酸酯的热分解机理国内外均集中于非等温高温热分解行为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对于使用温度下的硝酸酯的等温热分解机理、反应动力学和产物分布等方向研究相对较少;对于硝酸酯热安定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苯胺型和苯脲型安定剂的初步安定效果探索,其后期安定机理、整体反应动力学过程以及安定剂和硝酸酯的定量配比关系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截至目前,国内外已形成硝酸酯两步热分解机制——硝酸酯键的断裂与硝酸酯的自催化;初步探索出苯胺型和苯脲型安定剂前期安定作用过程,其中,苯胺型安定剂初步安定机制为安定剂氨基上的氢与二氧化氮结合生成HNO_(2)和N自由基,而后安定剂的N自由基结合NO,苯脲型安定剂安定机制为安定剂发生C-硝化和N-硝化吸收氮氧化物。但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支撑硝酸酯热安定控制技术及固体推进剂高温可靠使用调控技术等研究。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将使用温度下的硝酸酯等温热分解热行为和热安定机制作为硝酸酯基础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硝酸酯 安定剂 热分解 安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华香优69秋季制种技术
11
作者 唐少东 曹华文 +3 位作者 胡旭君 杨肖 操成波 胡继银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210-211,共2页
介绍了华香优69的品种特征特性及亲本特征特性和秋季制种技术。
关键词 华香优69 特征特性 秋季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