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脓肿的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曹兵生 蔡金萍 +3 位作者 黎晓林 张华 李卓 张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脓肿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临床和病理确诊的20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转移癌和11例肝脓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脓肿的造影表现特征。绘制时间强度曲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脓肿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临床和病理确诊的20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转移癌和11例肝脓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脓肿的造影表现特征。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比较两类病变造影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和增强持续时间。结果:肝脓肿超声造影异常灌注区范围显著大于灰阶超声显示病变区(P<0.01),而肝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异常灌注区范围与灰阶超声显示病变区范围无显著差异(P>0.01);肝脓肿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增强持续时间显著小于肝脏恶性肿瘤(P<0.01)。结论:肝脓肿和肝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不同表现特征在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检查 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 肝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兵生 张蕊 +1 位作者 张更臣 邓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经穿刺或随访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200例(共进行206次穿刺)。探讨影响穿刺确诊率的因素。结果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经穿刺或随访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200例(共进行206次穿刺)。探讨影响穿刺确诊率的因素。结果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率为79.6%(164/206)。患者年龄、病程、胸膜厚度对穿刺确诊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胸膜厚度≥3 mm、病程≥21 d和年龄≥40岁是影响穿刺活检确诊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膜厚度≥3 mm时,穿刺活检获得确诊的概率是胸膜厚度<3 mm患者的近5倍(OR=4.77,P=0.001);病程≥21 d的患者,穿刺获得确诊的概率是病程<21 d患者的近4倍(OR=3.65,P=0.018);年龄<40岁者,其穿刺获得确诊的概率是年龄≥40岁者的近3倍( OR=2.69,P=0.012)。结论超声引导下切割式胸膜活检安全、方便、经济,确诊率高。胸膜厚度、患者病程、年龄是影响穿刺确诊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超声 穿刺活检 诊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兵生 董宝玮 梁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凝固 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俊来 王月香 +4 位作者 曹兵生 梁萍 史宪杰 段云鹏 周宁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原位肝移植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次行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0例出现排斥反应,多普勒表现为肝静脉频谱变钝,正向波消失,门静脉流速减低,肝动脉阻力指数...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原位肝移植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次行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0例出现排斥反应,多普勒表现为肝静脉频谱变钝,正向波消失,门静脉流速减低,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7例出现肝动脉并发症,其中2例狭窄,5例血栓形成,CDFI主要表现为肝动脉血流信号消失,肝静脉和门静脉充盈良好,经血管造影证实;CDFI发现下腔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1例,经球囊扩张后,血流灌注恢复正常。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肝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管并发症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超声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雷 曹兵生 于德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肝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 19个鼻咽癌肝转移病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 :鼻咽癌肝转移二维超声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回声或囊肿样回声。囊壁多不规则...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肝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 19个鼻咽癌肝转移病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 :鼻咽癌肝转移二维超声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回声或囊肿样回声。囊壁多不规则增厚、囊内有分隔或囊壁上有乳头样结节样实性突起。 5例为多发病灶。 6例彩色多普勒均于瘤内或壁上引出动脉血流信号 ,其中 5例为高速动脉血流 (流速 >40cm/s)结论 :鼻咽癌肝转移表现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肿块或囊肿样回声 ,彩色多普勒在病灶内引出高速动脉血流信号为鼻咽癌肝转移与肝脏良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鼻咽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椎动脉谐波显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翠 曹兵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老年人椎动脉的显示能力及老年人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45例健康自愿者的290条椎动脉分别进行组织谐波显像检查和基波显像检查。比较组织谐波显像和基波显像对椎动脉的显示能力;比较老年组(≥60岁)... 目的研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老年人椎动脉的显示能力及老年人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45例健康自愿者的290条椎动脉分别进行组织谐波显像检查和基波显像检查。比较组织谐波显像和基波显像对椎动脉的显示能力;比较老年组(≥60岁)与对照组(<60岁)椎动脉内径、峰值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和阻力指数。结果谐波显像可提高椎动脉的显示率;谐波显像对椎动脉第1、2、3段的显示率分别为94.4%、100%和95.5%,老年人椎动脉第1、3段的显示率低于对照组;老年人椎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血流量小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椎动脉的显示率低于青、中年,组织谐波显像可以显著提高椎动脉的显示率,多普勒超声能够反映老年人椎动脉血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血流动力学 超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卓 曹兵生 刘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超声造影初诊与手术病理相符24例,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4.6%,准确率为85.7%。表现为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超声造影初诊与手术病理相符24例,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4.6%,准确率为85.7%。表现为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17例(70.8%);造影剂达到峰值时肿块表现为高增强者16例(66.7%)。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腺癌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快进快出",峰值时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卓 曹兵生 刘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160-16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HFRS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我院收治的HFRS患者65例,发病时间1~5 d。对照组为健康人群65例。检测受试者的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中血小板(PLT)和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HFRS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我院收治的HFRS患者65例,发病时间1~5 d。对照组为健康人群65例。检测受试者的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中血小板(PLT)和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与病情程度呈反比例关系,各组间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与病情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总发生率为21.5%,其发生率与病情程度成正比例关系。总病死率为3.1%。结论:早期HFRS凝血功能检测,可以预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凝血功能 早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
9
作者 李卓 曹兵生 刘倩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907-907,共1页
患者,男,61岁,因突发性上腹痛并阵发性加剧6小时于2010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心悸、气促。无发热、黑朦及晕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控制不好。入院查体:体温37℃,脉... 患者,男,61岁,因突发性上腹痛并阵发性加剧6小时于2010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心悸、气促。无发热、黑朦及晕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控制不好。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8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170/105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口唇轻度发绀,意识清楚。颈静脉无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胰腺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