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模型在城市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林俊雄 江心 +2 位作者 朱建国 曹万春 孔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式发展并不协调。传统消防站选址和责任区划分随意性较大,难见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以火灾问题和防护目标为导向,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式发展并不协调。传统消防站选址和责任区划分随意性较大,难见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以火灾问题和防护目标为导向,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和防护等级分析基础上,通过消防基本单元划分、消防路网模型构建和消防站GIS优化选址三步,实现消防站的整体布局优化。该方法综合考虑道路阻抗、城市火灾风险和重点防护单位分布,从空间角度优化调整消防站辖区,实现消防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避免规划选址的盲目性和理想化,实现消防站数量合理化和消防服务覆盖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规划 风险评估 防护等级分析 模型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水系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万春 杨帆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5期88-89,共2页
校园水系具有保障防洪排涝、维持生态平衡、塑造景观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等综合功能,校园水系规划应以实现水系综合功能、体现人水和谐为目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本文结合部分规划实践,对校园水系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校园... 校园水系具有保障防洪排涝、维持生态平衡、塑造景观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等综合功能,校园水系规划应以实现水系综合功能、体现人水和谐为目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本文结合部分规划实践,对校园水系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校园水系的规划原则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水系 功能 综合治理 规划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水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3
作者 何常清 叶兴平 +1 位作者 曹万春 杨志 《住宅产业》 2013年第9期62-64,共3页
水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作为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建设的启动区,在规划中以水生态安全为准则,采取多种水生态系统措施,主要有保护原有生态较好的河段、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根据河岸特点设置不同类... 水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作为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建设的启动区,在规划中以水生态安全为准则,采取多种水生态系统措施,主要有保护原有生态较好的河段、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根据河岸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设置河岸缓冲带、采取生态工程措施等,以实现区内水质改善、水景优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水系统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供水安全指标体系构建及短板要素甄别 被引量:3
4
作者 钟涛 吴慧芳 +4 位作者 印天成 王俊萍 陈桂顶 朱建国 曹万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
根据区域供水特点和供水安全内涵,构建区域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辨识了2010~2017年江苏省区域供水安全状态;根据短板要素理论,采用均衡度指标计算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将指标分为短板要素、限制性要素和优势要素。从纵向(年际)和横向... 根据区域供水特点和供水安全内涵,构建区域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辨识了2010~2017年江苏省区域供水安全状态;根据短板要素理论,采用均衡度指标计算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将指标分为短板要素、限制性要素和优势要素。从纵向(年际)和横向(指标)两个方面分析江苏省区域供水的发展状态和原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供水安全状态一直在稳步提高,除去随机性较大的水源子系统,其余三个子系统都在向安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水 指标体系 短板要素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长江下游原水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研究
5
作者 吉志一 曹万春 《城镇供水》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Z市位于长江下游段,市区饮用水原水来源于长江。本文以Z市饮用水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各工艺流程出水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规律并讨论增加长江下游段给水厂中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溶解... Z市位于长江下游段,市区饮用水原水来源于长江。本文以Z市饮用水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各工艺流程出水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规律并讨论增加长江下游段给水厂中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以小分子前体物为主,且以强疏水性成分为主,各工艺流程出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以<3kDa的区间内最大,且有机物分子量越小,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浓度越大。各工艺流程阶段的出水中,以强疏水性组分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浓度最大。针对长江下游段原水水质特征,可以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等方式去除水中小分子、强疏水性有机物,有效降低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生成的风险,提高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亲水性 疏水性 消毒副产物 生成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