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8
1
作者 何翠竹 梁欣 曲银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手术成功者96例,将其随机...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手术成功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科室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家访、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期为1年。观察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情况:观察随访1个月和1年时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随访1个月和1年时焦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方面比较,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比较,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焦虑评分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治疗依从性 不良心血管事件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