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肘关节“三联征”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荀宝通
智润林
林源
曲铁兵
-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钢总医院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9期650-653,共4页
-
文摘
目的: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9例"三联征"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左侧4例,右侧5例;年龄21~67岁,平均41.2岁。桡骨头骨折根据Schatzker-Tile分类: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根据Regan-Morrey分类: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2例。手术方式采用由深入浅的层次修复,依次为冠状突骨折、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关节囊和伸肌总腱起点。如存在外翻不稳定,需要修复内侧副韧带。术后肘关节完全旋前位屈曲90°固定7~10d,6周以内避免进行完全伸直旋后位功能锻炼(这种体位容易导致肘关节旋后不稳定)。8周可以进行肌力锻炼,3个月左右可以恢复日常生活。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1±6)个月。术后3个月:屈伸度为80°~110°,平均(102±3)°;前臂旋转度100°~150°,平均(135±6)°。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5例,良3例,一般1例,差0例。其中3例术后6个月出现异位骨化,2例不影响功能未进行处置,1例影响屈伸功能,给予外侧入路切除骨化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MEP评分由一般升为良。结论:肘关节"三联征"的治疗关键是恢复正常的肱桡、肱尺关节解剖关系,修复损伤的韧带及关节囊,保证肘关节的稳定。如果软组织损伤严重可以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同时并不影响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肘关节僵硬。
-
关键词
肘关节
桡骨骨折
尺骨骨折
功能恢复
骨折固定术
-
Keywords
Elbow joint Radius fractures Ulna fractures Recovery of function Fracture fixation
-
分类号
R684.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