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黄品种间抗连作障碍差异研究初报
被引量:
6
1
作者
曲运琴
任东植
姚勇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以当地主栽的地黄品种北京3号、温85-5和农家品种硬三块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连作试验,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抗连作障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大田连作时,地黄各品种出苗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后期死苗率之间则有着显著差异,以硬三块的出苗率...
以当地主栽的地黄品种北京3号、温85-5和农家品种硬三块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连作试验,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抗连作障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大田连作时,地黄各品种出苗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后期死苗率之间则有着显著差异,以硬三块的出苗率最高而死苗率最低,北京3号次之;北京3号块根产量最高,根腐病发病率最低,与硬三块和温85-5之间差异极显著;②盆栽连作时,北京3号出苗早1-2 d,且只有该品种当年生成了块根。综合性状研究表明:连作时地黄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北京3号为该次试验中抗连作较强的品种,与温85-5和硬三块可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可为地黄的抗连作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品种
出苗率
死苗率
产量
根腐病发病率
抗连作障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南麦茬复播绿豆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海泽
张红芳
+2 位作者
张耀文
曲运琴
姚勇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1-17,共7页
为了筛选适于晋南麦茬复播的优良绿豆品种,先后引进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优良绿豆品种26个进行了为期3年的筛选试验,对其在晋南麦茬地复播的物候期、抗性差异、产量表现、综合性状差异及年际间的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
为了筛选适于晋南麦茬复播的优良绿豆品种,先后引进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优良绿豆品种26个进行了为期3年的筛选试验,对其在晋南麦茬地复播的物候期、抗性差异、产量表现、综合性状差异及年际间的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系)的出苗天数基本一致,均为5-6天,生育天数差异较大,最大相差13天;综合抗性以早熟品种表现较好;与对照‘晋绿豆3号’相比,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气象因素导致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2013年的气象因素能更好满足绿豆此期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籽粒产量最高,可达2140.53 kg/hm2;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当地复播绿豆品种的筛选标准,结合田间试验综合表现,以‘冀绿7号’、‘冀绿8号’、‘冀绿9号’、‘保绿942’、‘黑珍珠’绿豆的产量高、成熟较早、综合性状优,年际间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麦茬复播
晋南
品种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播绿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2 位作者
曲运琴
姚勇
张耀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14-115,126,共3页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试验,总结出适合晋南地区麦茬复播绿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实现了麦茬复播绿豆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绿豆
麦茬复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绿豆1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3 位作者
曲运琴
姚勇
乔玲
赵雪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9期20-21,共2页
晋绿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选育的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水耐肥、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山西省育成的第1个绿豆新品种。适宜山西省绿豆主产区种植。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适时早播,适期追肥灌水,可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
关键词
晋绿豆1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姚勇
武计萍
+2 位作者
逯腊虎
李国强
曲运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22-124,126,共4页
为了选育出丰产多抗的冬小麦品种,在现有育种的基础上,将远缘种间渐进式复合杂交育种和穿梭育种相结合,以高产、多抗、优质、广适为育种目标,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于201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为了选育出丰产多抗的冬小麦品种,在现有育种的基础上,将远缘种间渐进式复合杂交育种和穿梭育种相结合,以高产、多抗、优质、广适为育种目标,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于201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栽培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该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临远8号
选育研究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南盆地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
6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1 位作者
曲运琴
姚勇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试验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序列为底施磷量>底施氮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试验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序列为底施磷量>底施氮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起身期追氮量>密度>播期;研究还明确了晋南盆地冬小麦的最高产量(8 785.74kg/hm2)及其各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冬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因子
冬小麦
产量
磷肥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海泽
曲运琴
张红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34-37,共4页
为研究不同冬小麦—绿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8和2019年2个年度,以安绿07-2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种植密度8万、12万、16万和20万株/hm^(2),研究...
为研究不同冬小麦—绿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8和2019年2个年度,以安绿07-2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种植密度8万、12万、16万和20万株/hm^(2),研究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绿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呈增加趋势,而主茎分枝数、千粒重则逐渐降低。当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和16万株/hm^(2)时,绿豆的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万株/hm^(2)时出现下降趋势。绿豆茎秆和籽粒对氮、钾元素的吸收累积高于磷。此外,随着绿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综合绿豆产量和冬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在晋南绿豆—冬小麦一年两熟区适宜的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16万株/hm^(2),可以起到绿豆经济效益与土壤肥力综合提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种植密度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黄品种间抗连作障碍差异研究初报
被引量:
6
1
作者
曲运琴
任东植
姚勇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文摘
以当地主栽的地黄品种北京3号、温85-5和农家品种硬三块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连作试验,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抗连作障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大田连作时,地黄各品种出苗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后期死苗率之间则有着显著差异,以硬三块的出苗率最高而死苗率最低,北京3号次之;北京3号块根产量最高,根腐病发病率最低,与硬三块和温85-5之间差异极显著;②盆栽连作时,北京3号出苗早1-2 d,且只有该品种当年生成了块根。综合性状研究表明:连作时地黄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北京3号为该次试验中抗连作较强的品种,与温85-5和硬三块可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可为地黄的抗连作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黄品种
出苗率
死苗率
产量
根腐病发病率
抗连作障碍差异
分类号
S567.23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南麦茬复播绿豆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海泽
张红芳
张耀文
曲运琴
姚勇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1-17,共7页
基金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华北区栽培与土肥岗位"(CARS-09)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晋南复播绿豆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20130311007-4)
文摘
为了筛选适于晋南麦茬复播的优良绿豆品种,先后引进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优良绿豆品种26个进行了为期3年的筛选试验,对其在晋南麦茬地复播的物候期、抗性差异、产量表现、综合性状差异及年际间的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系)的出苗天数基本一致,均为5-6天,生育天数差异较大,最大相差13天;综合抗性以早熟品种表现较好;与对照‘晋绿豆3号’相比,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气象因素导致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2013年的气象因素能更好满足绿豆此期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籽粒产量最高,可达2140.53 kg/hm2;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当地复播绿豆品种的筛选标准,结合田间试验综合表现,以‘冀绿7号’、‘冀绿8号’、‘冀绿9号’、‘保绿942’、‘黑珍珠’绿豆的产量高、成熟较早、综合性状优,年际间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绿豆
麦茬复播
晋南
品种适应性
Keywords
Mungbean
Multiple Cropping in Wheat Stubble
the South of Shanxi
Variety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播绿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张耀文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14-115,126,共3页
基金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9-3)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311007-4)
文摘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试验,总结出适合晋南地区麦茬复播绿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实现了麦茬复播绿豆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绿豆
麦茬复播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绿豆1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乔玲
赵雪英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9期20-21,共2页
基金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9-02A)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03D221002-2)
文摘
晋绿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选育的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水耐肥、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山西省育成的第1个绿豆新品种。适宜山西省绿豆主产区种植。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适时早播,适期追肥灌水,可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
关键词
晋绿豆1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姚勇
武计萍
逯腊虎
李国强
曲运琴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22-124,126,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31001-4)
山西省农科院攻关项目(2013GG29)
文摘
为了选育出丰产多抗的冬小麦品种,在现有育种的基础上,将远缘种间渐进式复合杂交育种和穿梭育种相结合,以高产、多抗、优质、广适为育种目标,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于201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栽培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该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冬小麦
临远8号
选育研究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南盆地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
6
作者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4-03)
山西省科技厅科技专项(2006031040-1)
文摘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试验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序列为底施磷量>底施氮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起身期追氮量>密度>播期;研究还明确了晋南盆地冬小麦的最高产量(8 785.74kg/hm2)及其各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冬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关键词
栽培因子
冬小麦
产量
磷肥
氮肥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海泽
曲运琴
张红芳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34-37,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8-G10)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03D221002-2)。
文摘
为研究不同冬小麦—绿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8和2019年2个年度,以安绿07-2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种植密度8万、12万、16万和20万株/hm^(2),研究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绿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呈增加趋势,而主茎分枝数、千粒重则逐渐降低。当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和16万株/hm^(2)时,绿豆的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万株/hm^(2)时出现下降趋势。绿豆茎秆和籽粒对氮、钾元素的吸收累积高于磷。此外,随着绿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综合绿豆产量和冬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在晋南绿豆—冬小麦一年两熟区适宜的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16万株/hm^(2),可以起到绿豆经济效益与土壤肥力综合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
绿豆
种植密度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Mung bean
Planting density
Yiel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黄品种间抗连作障碍差异研究初报
曲运琴
任东植
姚勇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晋南麦茬复播绿豆品种适应性研究
郑海泽
张红芳
张耀文
曲运琴
姚勇
《农学学报》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播绿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张耀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绿豆1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乔玲
赵雪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冬小麦新品种临远8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姚勇
武计萍
逯腊虎
李国强
曲运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晋南盆地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
张红芳
郑海泽
曲运琴
姚勇
《陕西农业科学》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郑海泽
曲运琴
张红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