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央深水水道沉积模式:来自地震沉积学的证据
1
作者
曲洋洋
李涛
+1 位作者
胡望水
张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7-4966,共10页
深水水道及其沉积单元百万年尺度的演化与物源供给、海平面升降、古地形和构造运动等因素有关,海平面升降的速率对深水水道及其周缘沉积单元的类型、规模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未曾深入探究。以北亚特兰大盆地渐新统中央深水水道为例,基...
深水水道及其沉积单元百万年尺度的演化与物源供给、海平面升降、古地形和构造运动等因素有关,海平面升降的速率对深水水道及其周缘沉积单元的类型、规模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未曾深入探究。以北亚特兰大盆地渐新统中央深水水道为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分析深水水道沉积单元地震相特征,利用90°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技术刻画深水水道沉积单元平面分布,利用分频融合技术分析沉积单元演化和砂体分布规律,建立百万年尺度下不同海平面升降速率背景的深水水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早渐新世至晚渐新世依次发育砂质深水水道-末端扇复合体系、砂泥质充填深水水道-决口扇体系和泥质深水水道体系,块体搬运沉积始终伴生发育,沉积演化过程主要受全球海平面控制,可以划分为早渐新世海平面缓慢下降期、中渐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期和晚渐新世海平面快速下降期,海平面缓慢下降有利于陆源粗碎屑物质通过深水水道向大洋盆地输送,是形成砂质深水水道-末端扇-大型伴生块体搬运的重要前提,故而下渐新统砂体最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融合
地震相
北部地堑
渐新世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南福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理及物性耦合性
2
作者
耶祥瑞
宋文礼
+5 位作者
宋立忠
曾凡成
邹晓品
胡望水
曲洋洋
李姗姗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4,共11页
基于多分辨率CT扫描,对川西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建立不同尺度的数字岩心,结合纹层组合对比结果,精细研究了不同类型层理的储层微观特征差异。研究表明:1)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孔隙分布与顺层缝分布耦合。脆性矿物有利于...
基于多分辨率CT扫描,对川西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建立不同尺度的数字岩心,结合纹层组合对比结果,精细研究了不同类型层理的储层微观特征差异。研究表明:1)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孔隙分布与顺层缝分布耦合。脆性矿物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留,在脆性矿物呈条带式分布的区域,孔隙度明显增大。2)页岩纹层的发育制约着储层孔隙的连通,五峰组—龙马溪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与孔隙连通率及裂缝孔隙度分布趋势相同,孔喉半径及孔喉比与连通率和渗透率皆具有正相关性。3)将不同类型层理的物性参数进行比较,水平层理优于均质型块状构造,水平层理中条带状粉砂型优于砂泥递变型与砂泥薄互层型。文中明确了龙一1亚段不同小层的微观特征差异,其中第1小层可作为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优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
孔喉结构
渗流特征
数字岩心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决口扇沉积特征和数值模拟: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
3
作者
张洋
江山
曲洋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4-2331,共8页
决口扇的发育过程和演化模式对河流相储层预测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野外考察,分析东营子扇沉积特征。利用沉积数值模拟,设置了模拟网格、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决口扇的数值模型,...
决口扇的发育过程和演化模式对河流相储层预测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野外考察,分析东营子扇沉积特征。利用沉积数值模拟,设置了模拟网格、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决口扇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阶段决口扇的沉积厚度、河道流速、含砂率平面分布和垂向沉积结构,总结了决口扇的沉积模式、砂体类型和砂体分布。研究表明,东营子扇由决口水道、复合内扇和外扇组成。气候从湿润到干旱的演变过程中,河流决口扇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河流决口期、内扇萌芽期、内扇繁盛期和外扇形成期4个阶段,随着洪水水动力由峰值下降,决口水道、复合内扇和外扇依次形成。复合内扇和外扇是砂岩富集带,是勘探期有利的砂体类型。决口水道是泥岩富集带,是主要的隔夹层类型,周缘的复合内扇是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正演模拟
泛滥平原
储层表征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深水水道沉积模式:来自地震沉积学的证据
1
作者
曲洋洋
李涛
胡望水
张洋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7-4966,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2-002-005)。
文摘
深水水道及其沉积单元百万年尺度的演化与物源供给、海平面升降、古地形和构造运动等因素有关,海平面升降的速率对深水水道及其周缘沉积单元的类型、规模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未曾深入探究。以北亚特兰大盆地渐新统中央深水水道为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分析深水水道沉积单元地震相特征,利用90°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技术刻画深水水道沉积单元平面分布,利用分频融合技术分析沉积单元演化和砂体分布规律,建立百万年尺度下不同海平面升降速率背景的深水水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早渐新世至晚渐新世依次发育砂质深水水道-末端扇复合体系、砂泥质充填深水水道-决口扇体系和泥质深水水道体系,块体搬运沉积始终伴生发育,沉积演化过程主要受全球海平面控制,可以划分为早渐新世海平面缓慢下降期、中渐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期和晚渐新世海平面快速下降期,海平面缓慢下降有利于陆源粗碎屑物质通过深水水道向大洋盆地输送,是形成砂质深水水道-末端扇-大型伴生块体搬运的重要前提,故而下渐新统砂体最为发育。
关键词
分频融合
地震相
北部地堑
渐新世
地震属性
Keywords
spectral decomposition
seismic facies
northern graben
Oligocene
seismic attribute
分类号
TE12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南福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理及物性耦合性
2
作者
耶祥瑞
宋文礼
宋立忠
曾凡成
邹晓品
胡望水
曲洋洋
李姗姗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川南天然气开发事业部(一体化中心)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辽盆地南部页岩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及机理”(41340030)
中石油集团公司攻关应用性科技专项“页岩气规模增储上产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2023ZZ21)。
文摘
基于多分辨率CT扫描,对川西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建立不同尺度的数字岩心,结合纹层组合对比结果,精细研究了不同类型层理的储层微观特征差异。研究表明:1)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孔隙分布与顺层缝分布耦合。脆性矿物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留,在脆性矿物呈条带式分布的区域,孔隙度明显增大。2)页岩纹层的发育制约着储层孔隙的连通,五峰组—龙马溪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与孔隙连通率及裂缝孔隙度分布趋势相同,孔喉半径及孔喉比与连通率和渗透率皆具有正相关性。3)将不同类型层理的物性参数进行比较,水平层理优于均质型块状构造,水平层理中条带状粉砂型优于砂泥递变型与砂泥薄互层型。文中明确了龙一1亚段不同小层的微观特征差异,其中第1小层可作为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优层段。
关键词
层理
孔喉结构
渗流特征
数字岩心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bedding
pore throat structur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digital cor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决口扇沉积特征和数值模拟: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
3
作者
张洋
江山
曲洋洋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4-2331,共8页
基金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G5800-18-ZS-KFGY004)。
文摘
决口扇的发育过程和演化模式对河流相储层预测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野外考察,分析东营子扇沉积特征。利用沉积数值模拟,设置了模拟网格、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决口扇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阶段决口扇的沉积厚度、河道流速、含砂率平面分布和垂向沉积结构,总结了决口扇的沉积模式、砂体类型和砂体分布。研究表明,东营子扇由决口水道、复合内扇和外扇组成。气候从湿润到干旱的演变过程中,河流决口扇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河流决口期、内扇萌芽期、内扇繁盛期和外扇形成期4个阶段,随着洪水水动力由峰值下降,决口水道、复合内扇和外扇依次形成。复合内扇和外扇是砂岩富集带,是勘探期有利的砂体类型。决口水道是泥岩富集带,是主要的隔夹层类型,周缘的复合内扇是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
曲流河
正演模拟
泛滥平原
储层表征
剩余油
Keywords
meandering river
forward modeling
flood plai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residual oil
分类号
TE12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央深水水道沉积模式:来自地震沉积学的证据
曲洋洋
李涛
胡望水
张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西南福集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理及物性耦合性
耶祥瑞
宋文礼
宋立忠
曾凡成
邹晓品
胡望水
曲洋洋
李姗姗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流决口扇沉积特征和数值模拟:以内蒙古凉城县东营子扇为例
张洋
江山
曲洋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