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鲜皮提取液对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L-10、IL-17和IL-2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裴小平 杨斌 +4 位作者 陈文静 曲永彬 薛汝增 刘红芳 谷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研究白鲜皮对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L-10、IL-17和IL-22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给予2,4-二硝基氯苯诱导和激发造成小鼠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025%地塞米松洗剂和... 目的:研究白鲜皮对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L-10、IL-17和IL-22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给予2,4-二硝基氯苯诱导和激发造成小鼠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025%地塞米松洗剂和不同浓度(0、1%、3%、5%)白鲜皮提取液进行干预处理,测量激发前后耳中部厚度差、左右耳重量差及测定血清IL-10、IL-17和IL-22值变化,进行干预后评估。结果:不同浓度白鲜皮提取液均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耳厚度和重量差,同时升高小鼠血清IL-10含量,但仅中高浓度组可显著降低IL-17和IL-2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高浓度白鲜皮提取液组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在小鼠的耳厚度差和重量差及IL-10、IL-17和IL-22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低浓度白鲜皮提取液组在耳厚度差和重量差及IL-17和IL-22含量值明显高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白鲜皮提取液均可改善湿疹模型小鼠的皮肤损害,而高浓度的白鲜皮提取液与0.025%地塞米松洗剂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IL-17和IL-22、上调IL-10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IL-10 IL-17 IL-22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52例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万里 曲永彬 +1 位作者 潘慧宜 蒋淑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银屑病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51例给予阿维A胶囊,每次10 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均12周...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银屑病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51例给予阿维A胶囊,每次10 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均1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瘙痒程度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降低血液粘稠度可能是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银屑病方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3
作者 罗光浦 王天晶 +5 位作者 任盈盈 李东海 朱清华 曲永彬 底大可 刘守刚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人,235处白斑)及对照组(75人,247处白斑)。对照组予卤米松每日2次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火针每2周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6月...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人,235处白斑)及对照组(75人,247处白斑)。对照组予卤米松每日2次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火针每2周治疗1次。均连续治疗6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观察组内火针对于不同部位、类型、皮损面积、病程白癜风皮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有效率为84.68%,对照组有效率为60.32%,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x^2=36.03,P<0.01);(2)火针对于面部白斑临床疗效最佳,对于手足部白斑疗效最差。病程愈短、皮损面积愈小,临床疗效愈佳。结论: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皮损部位、类型、面积、病程等因素均对火针的临床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清华 底大可 +3 位作者 罗光浦 任盈盈 王天晶 曲永彬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共68处白斑(面部白斑最长处直径为3~6 cm),每一处白斑沿最长直径平均分成两半,一半设为治疗侧,先进行毫火针治...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共68处白斑(面部白斑最长处直径为3~6 cm),每一处白斑沿最长直径平均分成两半,一半设为治疗侧,先进行毫火针治疗,10 min后,整个白斑同时照射308 nm准分子光;未行毫火针治疗的另一半设为对照侧。308 nm准分子光每周照射2次,毫火针每2周1次,连续治疗观察12周,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侧与对照侧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66/68)、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P<0.05)。治疗侧与对照侧治疗次数(以308nm准分子光治疗次数计算)分别为(7.21±1.25)次、(10.71±2.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有效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 非节段型 面部白癜风 毫火针 308 nm准分子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对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里 陈永锋 +4 位作者 张婷 徐一华 王天晶 曲永彬 罗光浦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32-135,1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组和阿维A联合青黄膏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指...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组和阿维A联合青黄膏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7、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组(20例)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各因子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17、IL-22、IL-23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1)。两组间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活血汤 白介素17 白介素22 白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注射液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晗 陈慕刁 曲永彬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精神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白癜风治疗仍然是皮肤科难度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但效果有...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精神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白癜风治疗仍然是皮肤科难度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但效果有限。因此,仍需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补骨脂注射液作为一种中成药,能够促进黑色素合成和转运,并能促使表皮和毛囊中尚未完全破坏的黑色素细胞分裂和增殖。因此,基于补骨脂注射液的联合疗法有望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手段。本文综述补骨脂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注射液 白癜风 肌内注射 皮损内注射 外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5a对HaCaT细胞的增殖、周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守刚 罗光浦 +4 位作者 曲永彬 黄莉宁 底大可 任盈盈 王天晶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以HaCaT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Wnt5a能否激活非经典Wnt5a/Ca^2+信号传导途径,并检测其对HaCaT细胞增殖、周期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Wnt5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Wnt5a重组蛋白对HaCa... 目的:以HaCaT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Wnt5a能否激活非经典Wnt5a/Ca^2+信号传导途径,并检测其对HaCaT细胞增殖、周期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Wnt5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Wnt5a重组蛋白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Wnt5a对HaCaT细胞周期和Ca^2+浓度的影响;不同浓度Wnt5a和Frizzled5分别刺激HaCaT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aCaT细胞内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5μg/mL、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分化,其中15μg/mL和25μg/mL组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可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nt5a和Frizzled5能不同程度的促进VEGF的表达,其中Wnt5a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Wnt5a能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周期,并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进而激活Wnt5a/Ca^2+非经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促进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 HACAT细胞 Ca2+浓度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粘液表皮癌1例
8
作者 何仁亮 敖贤 +3 位作者 曲永彬 潘慧清 薛汝增 谷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85-486,共2页
报告1例上唇粘液表皮癌。患者男,42岁。因上唇反复溃烂渗液10年余就诊。患者上唇唇中线处可见一大小约0.8 cm×1.0 cm的创面,表面可见黑色痂皮覆盖,中间有裂口深及唇肌,挤压有少量渗液,创缘界限清楚,稍高出创面,创周组织肉芽无明显... 报告1例上唇粘液表皮癌。患者男,42岁。因上唇反复溃烂渗液10年余就诊。患者上唇唇中线处可见一大小约0.8 cm×1.0 cm的创面,表面可见黑色痂皮覆盖,中间有裂口深及唇肌,挤压有少量渗液,创缘界限清楚,稍高出创面,创周组织肉芽无明显异常。皮肤镜下可见创面血管粗大丰富,创缘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肤病理显示:真皮内可见较多大小不一的鳞状上皮细胞瘤团,其上见粘液细胞,并见粘液腔内较多粘液和粘液细胞,少许中间细胞,少许细胞呈异型;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病变浸润性生长到横纹肌。诊断:上唇粘液表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癌 上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