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纪立波
赵东霞
+7 位作者
顾雨熹
陈帅
唐芳
刘洋
郭亮
谭林
曲圣极
陈晋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6-34,共9页
目的探究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方法收集了辽宁不同地区的新收获玉米样本,采用微生物学培养、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确定不同霉斑颜色籽粒的带菌情况,并探讨霉斑颜色与3种真菌污染情况...
目的探究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方法收集了辽宁不同地区的新收获玉米样本,采用微生物学培养、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确定不同霉斑颜色籽粒的带菌情况,并探讨霉斑颜色与3种真菌污染情况、特定真菌种群之间的关系。结果霉斑颜色与特定的真菌种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红色、白色、黑色霉斑和脐深可能表明木霉属、镰孢菌属的存在,绿色霉斑可能表明木霉属、蓝状菌属的存在。此外,真菌毒素检测结果表明红色、白色、黑色霉斑和脐深可能表明样品中存在玉米赤酶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感染风险,绿色霉斑可能表明存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感染风险。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感官检验辅助图谱可作为快速筛选工具,初步评估玉米籽粒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但因为霉斑颜色可能涉及多种真菌情况较为复杂,还需不断优化完善为玉米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霉斑颜色
真菌毒素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闽龙
曲圣极
+2 位作者
纪明山
祁之秋
李兴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与构效关系,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展开研究,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首先以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为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后得到2-氨基...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与构效关系,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展开研究,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首先以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为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后得到2-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再与取代吡啶甲酰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分别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与黄瓜活体叶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及其他5种植物病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V-8在离体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为1.41 mg/L,在500 mg/L下的活体防效为79.17%;此外,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0 mg/L下,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大豆根腐病菌、黄瓜绵腐病菌和辣椒疫霉的抑制率高于60%,其中,化合物V-7对黄瓜绵腐病菌的EC_(50)值为2.7 mg/L,其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EC_(50)值为4.4 mg/L),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
取代吡啶酰胺
灰霉病菌
杀菌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纪立波
赵东霞
顾雨熹
陈帅
唐芳
刘洋
郭亮
谭林
曲圣极
陈晋莹
机构
中储粮辽宁质检中心有限公司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储粮质检中心有限公司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6-34,共9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2023年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天府青城计划”(2024-1#)。
文摘
目的探究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方法收集了辽宁不同地区的新收获玉米样本,采用微生物学培养、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确定不同霉斑颜色籽粒的带菌情况,并探讨霉斑颜色与3种真菌污染情况、特定真菌种群之间的关系。结果霉斑颜色与特定的真菌种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红色、白色、黑色霉斑和脐深可能表明木霉属、镰孢菌属的存在,绿色霉斑可能表明木霉属、蓝状菌属的存在。此外,真菌毒素检测结果表明红色、白色、黑色霉斑和脐深可能表明样品中存在玉米赤酶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感染风险,绿色霉斑可能表明存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感染风险。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感官检验辅助图谱可作为快速筛选工具,初步评估玉米籽粒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但因为霉斑颜色可能涉及多种真菌情况较为复杂,还需不断优化完善为玉米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玉米
霉斑颜色
真菌毒素
优势菌
Keywords
corn
mold spot color
mycotoxins
dominant bacteria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闽龙
曲圣极
纪明山
祁之秋
李兴海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0766)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JNYB2016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466)
文摘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与构效关系,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展开研究,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首先以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为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后得到2-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再与取代吡啶甲酰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分别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与黄瓜活体叶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及其他5种植物病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V-8在离体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为1.41 mg/L,在500 mg/L下的活体防效为79.17%;此外,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0 mg/L下,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大豆根腐病菌、黄瓜绵腐病菌和辣椒疫霉的抑制率高于60%,其中,化合物V-7对黄瓜绵腐病菌的EC_(50)值为2.7 mg/L,其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EC_(50)值为4.4 mg/L),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2-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
取代吡啶酰胺
灰霉病菌
杀菌活性
构效关系
Keywords
2-aminocyclohexylsulfonamides
substituted pyridinecarboxamide
Botrytis cinerea
fungicidal activit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分类号
O626.3 [理学—有机化学]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收获玉米不同霉斑颜色生霉粒与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优势菌研究
纪立波
赵东霞
顾雨熹
陈帅
唐芳
刘洋
郭亮
谭林
曲圣极
陈晋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吡啶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王闽龙
曲圣极
纪明山
祁之秋
李兴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