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青 曲丽媛 王烨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1个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咬肌表面肌电图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区、肌肉区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咬肌表面肌电图的紧咬棉棒5 s、牙尖交错位最大自主紧咬和下颌姿势位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总分及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中,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循证护理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 表面肌电图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胃窦癌1例CT灌注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洋 高剑波 +2 位作者 刘甲 刘沛 曲丽媛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8-30,F000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的双病灶的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结合1例HCC合并GC灌注参数特点,与既往文献中单发HCC或GC的灌注参数特点比较,分析多发癌与单发癌的灌注...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的双病灶的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结合1例HCC合并GC灌注参数特点,与既往文献中单发HCC或GC的灌注参数特点比较,分析多发癌与单发癌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肝脏病变:AF=347.1ml/min/100ml、PF=31.5ml/min/100ml,PI=91.1%、BV=37.0ml/min/100ml、BF=31.1 ml/100ml、Clearance(CL)=17.2 1/s,这些参数与文献中单发的肝癌的灌注参数差异不明显;胃窦部病变:AF=96.1ml/min/100ml、BV=4.2ml/min/100ml、BF=2.4ml/100ml、CL=2.2 1/s,这些参数均处于所统计的32例中分化腺癌的灌注参数范围之内。结论 HCC合并GC病例少见,双病灶的灌注参数与单发的肝癌、胃癌的灌注参数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多肽的药效学与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3
作者 叶聪 李国卫 +5 位作者 胡绮萍 童培珍 罗宇琴 罗文汇 曲丽媛 孙冬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757-764,共8页
动物药在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应用和药理活性一直是研究的核心。其中,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肽被认定为其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肽类药物有望成为国际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动物药因富含... 动物药在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应用和药理活性一直是研究的核心。其中,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肽被认定为其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肽类药物有望成为国际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动物药因富含潜在药效活性肽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宝库”。通过综述现有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动物源药物中活性肽的药理功能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常见肽的分析鉴定和发现方法,特别强调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研究动物源药物肽类成分方面的应用策略和现状,及其在动物源药物中的肽成分研究中显示出的独特优势。该技术在动物源药物真伪鉴别、质量控制及潜在活性肽的筛选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深入了解动物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推动肽类药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 活性肽 肽鉴定 液质联用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振雨 何民友 +8 位作者 吕渭升 刘晓霞 周湘媛 梁月仪 何广铭 邓淙友 曲丽媛 陈向东 孙冬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目的: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 目的: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标志物。结果: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苷的含量排序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苷的转移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指纹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成分,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OPLS-DA将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分为两类,并找到5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6、峰5、峰7、峰3和峰2,表明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上述化学成分在标准汤剂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可为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配方颗粒及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炮制品 标准汤剂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楠 郑鑫 +3 位作者 杨虹 曲丽媛 陈旭凯 王立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3-1006,共5页
目的研究金花葵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葵根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金花葵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葵根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臭矢菜素C(cleomiscosin C,1)、东莨菪亭(scopoletin,2)、香豆酸(coumaric acid,3)、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4)、N-cis-阿魏酸酪酰胺(N-cis-feruloyltyramine,5)、N-trans-阿魏酸酪酰胺(N-trans-feruloyltyramine,6)、尿嘧啶(uracil,7)、腺嘌呤核苷(adenosine,8)。结论化合物3、5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7、8为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娅 罗晓蕾 曲丽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实施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6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 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实施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6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零缺陷"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老年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联合LigaSure系统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娅 罗晓蕾 曲丽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总结超声刀联合LigaSure系统应用于1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按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行规范的护理配合。1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护理并发症发生。认为在腹腔镜全子宫切... 总结超声刀联合LigaSure系统应用于1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按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行规范的护理配合。1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护理并发症发生。认为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联合LigaSure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而手术室护士的密切、熟练配合,对LigaSure系统的正确使用和调试,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LigaSure系统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训伤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堂海 于永山 +3 位作者 王海波 解远峰 张杰 曲丽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方法相互配合对军训伤所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对军训伤所致25例急性DVT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6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方法相互配合对军训伤所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对军训伤所致25例急性DVT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6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融11例,血管成形和(或)血管腔内超声消融联合支架置入5例。结果髂股段静脉完全开通24例,除2例造影术无血管狭窄,1例管腔直径〉90%未行扩张外,16例狭窄段血管经球囊扩张后管腔直径≥71%,5例狭窄段扩张后残留管腔狭窄仍〉50%,置入相应大小的支架;左髂总静脉开口未能开通1例。25例随访2-70个月,平均34个月,21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例训练后患肢周径比健侧增粗0.5-1.0cm,经休息、抬高患肢或穿戴血管弹力袜后好转,可从事正常军事训练;1例髂静脉未开通者训练后仍感肢体肿胀。结论多种外科介入技术相互配合可明显提高军训伤所致DV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超声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流域水利基本建设成就与展望
9
作者 谢东 曲丽媛 李金祥 《东北水利水电》 1997年第10期47-51,共5页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伴着香港回归,松辽委迎来了15岁生日。 规划计划处作为松辽委的综合职能部门,代部管理东北地区部属水利基建投资计划工作。走过“七五”、“八五”、迈入“九五”,15年来,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的大力支持和委党组的正...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伴着香港回归,松辽委迎来了15岁生日。 规划计划处作为松辽委的综合职能部门,代部管理东北地区部属水利基建投资计划工作。走过“七五”、“八五”、迈入“九五”,15年来,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的大力支持和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水利厅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市水利局计划部门同行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完成了部属水利基建计划管理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流域 水利建设 基本建设 防洪工程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细节管理在预防腰椎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娅 罗晓蕾 曲丽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7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细节管理在预防腰椎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6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了手术...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细节管理在预防腰椎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6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了手术室的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手术切口感染率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有了显著的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手术中加强细节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切口感染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腔内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少华 解远峰 +5 位作者 曲丽媛 张杰 战激光 逄晓军 郝庭嘉 赵堂海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LI)经腔内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82例(82条肢体)接受...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LI)经腔内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82例(82条肢体)接受CDT治疗的ALLI患者发生的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30.4%),包括骨筋膜室综合征13例(15.9%),CDT治疗中血栓脱落引起二次栓塞5例(6.1%),穿刺点处血肿2例(2.4%),结膜出血2例(2.4%),穿刺点假性动脉瘤1例(1.2%),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1例(1.2%),溶栓导管引起的动脉穿孔1例(1.2%)。结论 CDT治疗ALL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引起的并发症多数可采取保守治疗方式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导管接触性溶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血管腔内治疗
12
作者 赵堂海 秦少华 +6 位作者 曲丽媛 战激光 张杰 逄晓军 解远峰 田宗华 郝庭嘉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62例中275条肢体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62例中275条肢体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其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268条肢体(97.5%),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完全开通。随访240例(91.6%),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48.3±20.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4.2%);明显缓解174条肢体(63.3%);轻度缓解7条肢体(2.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介入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